清咸丰、同治年间,杨禄躔客居北京城充旗营教师时,“得其传者盖三人,万春、凌山、全佑是也。一劲刚、一善发人、一善柔化。或谓三人各得先生之一体,有筋骨皮之分”。因三人身份较低,不能与当时的王公贝勒同等,“旋从先生命,均拜班侯先生之门,称弟子”。①此三人之中,惟全佑“最著者也”②,后继有人。

全佑,字公甫,号保亭,正白旗人,满姓乌佳哈拉氏,生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卒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籍贯直隶顺天府大兴县,即北京内城东部一带。明清两代的顺天府,包括二十四个州县,其中有两个县最为特殊,即大兴和宛平。因大兴、宛平的县衙都设在北京城内,以中轴线为界,东为大兴县(管理北京内城东部及东郊地区),西为宛平县(管理北京内城西部及西郊地区),皇帝“身坐金銮殿,脚踩两个县”,说的即是此二县。

吴式太极拳南北拳架图解教学版(随杨禄躔习练老架独得柔化)(1)

全佑(公甫,1834—1902)

全佑其人外柔内刚,为人慷慨,诚朴笃实。先跟杨禄躔习老架,又跟杨班侯学小架,技艺精湛,人称“全三爷”。

据全佑的孙女婿马岳梁述:

有位时贝勒想给他儿子请一位有名望的武术老师,武汝清得知,遂举荐杨露禅到时府,教其子绍南学习太极拳。另有岳柱臣军门,他是武状元出身,闻杨之名,也到时府学太极拳。他二人是正式拜在杨露禅先生门下的,当时有很多王公子弟来学太极拳,他们没有恒心,都没有正式拜门。凌山、万春、全佑三人因碍于级别,不能同贝子和将军称师兄弟,所以奉杨露禅之命,列入他次子班侯门下。

时绍南太极拳的功夫是上乘,杨露禅十分喜爱,不幸41岁生天花病故。露禅先生伤心之至,又因年老,遂回永年家中休养。全佑先生也脱离旗营,设馆于北京水磨胡同惠宅的箭院。他融汇杨露禅之大架和班侯之小架于一体,自创太极拳功架,教授学生,名望大盛,人称全三爷。。惠新吾是行五,官居督察御史,任九门提督,乃管辖北京之地方官。因此商业、镖行等均在他管辖之范围,如会友標局之大刀王五,名王子斌,就把他老师宋迈伦先生(人称宋老迈,南宫冀州人)举荐给惠五爷,教三皇炮捶门,也住在惠宅箭院。箭院很大,能跑马射箭,有大厅五间,中间三间,两旁各有一间耳房。宋老迈和全三爷各居一间,他们一处喝酒、谈心、论武,遂成莫逆。③

又据全佑隔代传人刘晚苍述:

杨禄躔从北京回老家,全佑依依不舍,跟随骡车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杨老说,回去罢,不要送了。全佑则坚持再送一程。骡车到了卢沟桥,杨老对徒步扶车送行的全佑说:“回去好好练,站住中定往开里打。”据说,就是这句“站住中定往开里打”的指点,令全佑融会贯通,在拳架和推手方面,才形成他独到的风格。④

吴式太极拳南北拳架图解教学版(随杨禄躔习练老架独得柔化)(2)

杨禄躔

全佑虽外表柔和,却有任侠之气。据说,他曾于途中遇兵痞欺压商贩,遂上前阻止。兵痞自恃孔武有力,见全佑斯文可欺,一言不合,拳脚相加,却如蚍蜉撼树,倒地不起。

据全佑孙女吴英华等口传:

全佑家住北京城前门附近,一日有客求见,全佑乃出客厅。来者已进大门,身着长衫,疾步趋前,一揖到地,行礼时向全佑下腹偷袭,全佑技高一筹,拱手还礼的瞬间,稍经转化,便将那人发出,跌到四合院的门楼处。

一日,全佑路过北京东城泡子河附近,见有数十人围攻三人。那三人每人一支长枪,鼎足而立,与围攻人对抗,均已受伤。全佑夺过一根杆子,横打竖扫,把围攻者击散。三人叩谢,自言是回回,姓丁。此后某日,有客来请全三爷看鸽子。全佑爱好养鸽,即随此人到了东城一家,见笼内有佳鸽多羽,全佑爱不释手。兴尽辞别,门楼上忽然倒下一筐石灰,全佑两眼被迷,有多人戴着风镜用铁尺铁棍打来,全佑只用两臂抱头,听任毒打,遍体受伤,腿臂皆断,倒地不起,打人者一哄而散。等全佑家人闻讯赶来,人已不能动弹,而那家人已不见踪影。

据说,当时有一规矩,伤者不能抬回家中,否则官方即不负责,只好在街旁临时架一席篷,设床将全佑放上,遍请名医,皆束手无策。时有一老翁,赠与药丸三粒,一粒用水化开敷在伤处,一粒口服,另一粒同鸽子煮熟当饭吃下。几天后伤势渐愈,一则老者的跌打药丸有奇效,一则全佑本人功夫深厚,可惜家人忘问老者姓名住址,未能前往答谢。

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惠五爷,得知打人者是全佑泡子河救人的前仇,他们是抬皇杠的,首领是尹太监。惠提督准备抓人,先请全佑到尹宅门前走了一趟,惠派兵跟随,尹太监得知全佑是惠宅教师,遂托人说情,愿赔礼道歉,因而在同兴楼饭庄设宴四十余桌,一时传闻颇盛。⑤

上述逸事,另有一个版本,为王培生的传人所述:

全佑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爱管闲事。有一次巡逻,遇到两伙轿夫因赌博而相斗,全佑下令把他们拉开驱散。旧时北京轿夫由杠房组织管理,全城的轿夫分别由东、西两个杠房统管。全佑家住阜城六内宫门口,对西杠房的轿夫较熟。可巧,这次互殴中,西杠房的人把东杠房的人打了,东杠房的轿夫便认为是全佑拉偏手,造成他们的人受伤,于是存心要报复全佑。

你可别小看轿夫,按当时社会地位,虽然轿夫排在下九流里,可他们之中也有通天的人物。比如东杠房的人就有在恭王府听差的,就跟今天给某领导开专车的司机一样,他们能跟上边说得上话,可是不好惹的。

过了几天,东杠房的人下帖子请全佑到大高殿议事。大高殿在今北海前门东边,是东杠房的上级机关所在地,当时属禁地。

全佑师毫无防备,持帖前往。他进了大院,静悄悄的没人迎接,便有点纳闷,再往里去,不由得有了林冲误入白虎堂之感,心说不好,正要返身退出,突然间闯出一群大汉,手持棍棒兵器围住全佑,大喊一声“捉贼”,便向全佑师乱打。刹那间,全佑师遍体鳞伤,骨断筋折,早已不能动弹了,手中的请帖也早被人抢去撕成了碎片。这时有个人假惺惺地说:“误会,误会,原来是全佑巡官呀。”便吩咐人把重伤的全佑装进一个大笸箩里,抬着送回家去。

老天有眼,半路上来了一位黑胡子的道爷,自称是从武当山来的。他先叫人停下,给全佑师的伤口涂上药,而后又跟随到全佑师家中,给了全佑师内服之丹药。七天之后,全佑师神奇伤愈,便雇了一顶小轿,打起轿帘到东城转了一圈儿,也算是示威游行吧,好让谋害他的人看看,“我全佑自有高人相助,安然无恙”。

全佑师伤好后,武当祖师又给他传授了一些武当内功,对太极拳法作了一些指点便告辞离开。道爷走后全佑师忽然悟到是三峰祖师显现相救。后来,全佑师把这套武当内功巧妙地揉进了太极拳之中。

武当祖师与吴式太极拳门有不解之缘,据全佑师之孙吴公藻讲,1979年他在武汉有灾,又是被武当山道爷所救,这位道爷跟当年救爷爷的道爷长得一模一样。⑥

从前拳技传习者多椎鲁不文,对人物生平往事少有确切文字记述,多靠口耳相传。全佑此事,望风捕影,几近奇闻异事,真相已难分辨。不过,从如上传闻来看,大约全佑确曾与人有过节,且遭不测。

注释

①许靇厚:《太极拳势图解》“太极拳之流派”,北京:京华印书局,民国十年(1921),第十页。

②吴图南:《国术概论》“国术史略”,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八年(1939)。

③马岳梁:《吴式太极拳简史》,《中国太极拳》1993年第1期。

④刘光鼎:《怀念太极大师刘晚苍》,《武魂》2006年5期。

⑤阎泗磊:《全佑轶事二则》,《武林》1989年第10期。

⑥关振军:《吴式太极拳与武当内功》,《武当》2007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