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2年,成都人共同经历数次大起大落,尤其是下半年:从高温限电全员居家 核酸再到全面放开,每一次都来得匆忙,让人猝不及防。

但正是这种猝不及防,更能让人惊叹于成都这座城市在每一次应对时的从容与坚毅。

在大起大落之间,许多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去年12月被中央财办再度重申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首当其冲:在地产上下游行业中,全年被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难”

不过,“难”的不止是成都——2022年全国几乎所有城市的楼市都受到了巨大冲击。而成都,其实已属其中的尖子生。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1)

2022年,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全国的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持续较大。但无论将成都放在国家统计局的「70个大中城市」还是中指研究院的「百城」中,表现都十分亮眼。

No.1

全国房价累计下跌,成都扛住了!

根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2022总结》,2022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自2014年后时隔七年再次出现年度下跌。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2)

2021年以来百城新建、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变化(来源:中指数据)

具体来看,上半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0.15%,但下半年受疫情多点散发、经济压力加大、“断供”事件等因素影响,百城新房价格各月环比均下跌,到12月已连续6个月环比下跌

但成都却抗住了2022年的“跌价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数据尚未公布,统计截至11月)显示,1~11月各月环比均呈上涨,虽然下半年涨幅放缓,但依然保持了至少0.3%的涨幅。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3)

2022年1-11月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表:成都向上)

再看同比2021年的价格数据,更显“涨势喜人”:2022年,每月同比2021年均呈上涨趋势,并且下半年成都住宅价格涨幅逐步攀升,到11月涨幅已达8%,位居全年全国较高水平。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4)

2022年1-11月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同比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表:成都向上)

显然,近两年的成都房价非常坚挺,“抗打度”甚至能与北上广深同台竞争。那么,价格小幅上扬,是否对销量有所影响呢?

No.2

全国百城成交跌至近8年最低水平

成都成交量居全国第一!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降幅近4成,绝对规模为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5)

来源:中指数据

再看成都:2022年全市商品住宅供应、成交面积同比下降均为2成左右,分别为18.1%、24.5%,市场表现整体优于全国水平

从成交套数来看,成都市场表现更是优秀:2022年共成交约29.4万套,商品房与二手房平分秋色,分别为142982、151376套。其中,商品住房成交量位列全国首位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6)

数据来源:成都住建

从走势图来看,2022年成都楼市成交量波动较大,尤其是9月,直接颠覆过去“金九银十”的传统,走入全年低谷

结合国家与城市政策以及疫情防控策略来看,其实这些波动都有迹可循,最明显的还是9月全员居家导致房产交易几乎停滞,才出现了低谷时刻。

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在各种冲击之下,成都市场依然表现出极强的韧性。中指研究院指出:在短期扰动后,成都楼市仍能稳步回升,四季度新房供销面积均连续环比上升,明显进入修复阶段。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7)

数据来源:成都住建

价格稳步小幅慢涨,成交虽有下跌但仍居全国前列,“坚挺”“平稳”“健康”等正向评价纷至沓来。

那么,2022年,成都楼市靠什么抵住了冲击?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8)

新房价格与成交量,都与两大因素息息相关:土地供求新房供求

两者之间,土地是更主要的因素——近两年的双集中供地,对“12 2”区域新房的清水售价、精装封顶价都进行了限制,这是让成都房价呈现“小幅慢涨”趋势的首要原因,在“买涨不买跌”的市场行为下,这一趋势也推动市场良性发展。

因此,成都楼市健康,归根结底还是土地市场足够平稳,放诸全国市场尤为明显。

中指研究院初步统计,2022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供应、成交面积分别同比下降35.9%、31.5%,绝对规模均处近十年同期最低水平。

成都全年涉宅用地供应、成交同比下降25.1%、22.7%,优于300城整体水平,并且整体供需规模处于近五年相对稳定的水平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9)

来源:中指数据

同时,相较于2021年,2022年成都的“双限地”房地价差持续扩大,企业利润空间增厚。这无疑使得房企有了更高的拿地积极性。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10)

来源:中指数据

去年的土地市场中,不少房企「重仓/深耕成都」的决心展露无遗。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11)

来源:中指数据

「兴城人居」全年斩获15宗土地,在蓉拿地金额107.8亿元,拿地规模151.1万㎡,均位列首位,也是房企在川拿地金额首位。值得一提的是,兴城人居不仅稳坐成都土储面积、在售项目“榜首”,综合实力位居也成都市属国有城市开发企业首位,更凭借超级产品力领跑多个区域或细分市场:九林语2021年以3.4万/㎡高位面市,认购产值及面积、成交均价连续2年稳居区域第一;2022-2023年,包含“TOP级”林语系在内的29大在售项目,以更丰富的产品选择回应客户期待,为业主打造更完善的配套、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12)

兴城人居林语系项目分布图

「华润置地」在蓉发力不断加强,2022年二批次集中供地连续出手,2天豪掷87亿布局锦江生态带、二八、白鹭湾、青羊新城等主城核心的热门板块,位列成都拿地金额TOP2。年末7大全新项目(玺宸上院、锦官首著、锦官和鸣、天府九里、锦官云玺、中环天序、锦江悦府)集中亮相,产品更是从设计理念、到户型、归家动线等都进行了品质跃升,让市场见识了何为“央企实力”。与此同时,时代之城、未来之城、天府幸福里等项目持续热销,使得华润置地在蓉全年销售业绩名列前茅。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13)

华润置地成都布局示意图

「成都城投置地集团」在蓉拿地金额74.4亿元,位列第三。作为市属全资大型专业房产集团公司,城投置地无疑是「高端人居标杆」的缔造者:当前市场唯一在售的俯瞰一线湖景住宅——观澜名著,坐享TOP级城市生态资源,可谓「公园城市生活美学的湖居样本」;天湖岸作为城市级地标——凤凰山体育公园的住宅部分,更堪称“含着金汤匙出生”,从建筑、园林到产品设计,各方面均与地标建筑的品质、水准一脉相承,以高水准、高品位的居住空间匹配国际化的城市界面,铸就真正的「主城封面」。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14)

凤凰山体育公园夜景(图源:成都城投置地集团,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龙湖集团」作为在蓉拿地金额TOP10中唯一的民营企业,实力不凡——连续6年保持绿档,最近被选为示范房企获得了融资支持,开发业务在行业调整期仍取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成绩,经营性收入创造历史新高。龙湖的稳健,从其在拿地时的沉着冷静就能窥见一二:2022年,龙湖夺得的6宗土地都优秀素质、成本合理,既不盲目抢夺“大热门”高溢价地块,也无惧继续落子热点板块,始终保持对自身品牌力、产品力以及客户忠诚度的信心。商业运营更是有口皆碑,年末开业的龙湖成都蜀新天街人气爆棚,开业2天总客流超26万、总销售超2300万,20家品牌斩获全国业绩第一,无愧“民企之光”的美名。

「成都空港城市发展」作为拿地金额TOP10中唯一的区级国企,既是双流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手,更是引领双流经济新腾飞的核心引擎。其二级子公司空港置业旗下五大住宅产品序列涵盖从TOP级、深改、首改、刚需到保障性住房的所有住宅产品型态,2022-2023年度四大全新“云”系项目均站位双流公园城市核心区域,打造匠心独居的品质舒居,这种“ALL IN”式的开发节奏不仅充分展现出了国企的过硬实力、成体系开发能力和深耕区域的决心,其宏大格局和前瞻性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15)

「中海地产」虽未进入成都拿地金额与规模的TOP10,但2022年,成都双集中供地中,面积最大、总价最贵的单宗土地以及竞争最激烈的土地,均花落中海。2022,中海接连拿下三块地,结合天府前湾70亩土地,以新川140亩-中海新川华府、麓山31亩-中海麓之山、前湾58亩-中海天府麓湾、前湾70亩-天投中海天府合印,四子合为一“川”,形成天府东翼战略布局,以极大的张力和引力,全面发力天府新区。当业内誉为「楼市风向标」的中海重仓天府东翼,我们知道,又一个城市价值高地已诞生。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16)

房企的积极,其实已经体现在数据上。成都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成都住宅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4%,而这一指标的全国数据是:下降9.2%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17)

2022年成都新房成交量(2022新房成交量全国第一)(18)

来源:成都统计局&国家统计局

房企重仓/深耕成都,自然意味着激烈的竞争。2022年,什么样的项目、产品更戳成都人的“心巴”?

明天,我们将站在「产品供求」的角度为大家揭晓答案,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