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五一假期就来到了最后一天。刘德华主演的《拆弹专家》,成为五一假期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
这部电影的剧情很简单,甚至有些套路:
刘德华饰演一名拆弹专家,曾经当过卧底混进姜武带领的悍匪团队,并把姜武的弟弟送进监狱。一年后,姜武回来复仇,劫持了一整条红磡海底隧道,准备了一吨炸药,要把这条香港交通命脉彻底炸毁。
但是,除了刘德华,还有谁能把这种一身正气的角色演得毫无违和感?
电影里,刘德华有一句名言:“用生命保护生命”。拆弹专家的日常工作就是跟炸弹打交道,要么成功、要么死,每次行动都在“搏命”。
防爆服重达40公斤,大热天也要穿着这件衣服去拆弹。
在拆一个二战遗留炮弹的时候,刘德华却没有穿防护衣了,因为这个炮弹太强劲——威力可炸毁一辆坦克,电影里刘德华特别淡然地说:“这炸弹一爆,啥都没了,还穿什么防护衣?”
拆弹专家是一项孤独的工作,一个人冲在前头,生死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导演邱礼涛说,他在网上看过不少新闻片段,有些拆弹专家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突然遇到爆炸,“真是炸到‘渣都冇’。他们每一次出任务都可能回不来,值得把他们的故事拍出来”。
《拆弹专家》里,刘德华用自己的努力拯救了整个香港,他甚至把炸药绑在自己身上,走进隧道威胁劫匪。
这种一人救800万人的戏份,只有由“民间特首”刘天王来演,才是最最有说服力的。
除了刘德华,《拆弹专家》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把警匪片拍出了战争片的气势。
反正海带君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一是有钱任性(1.8亿港元的投资),电影里不只是飞车、枪战了,还有各种嘭嘭嘭的爆炸场面,经费真的在燃烧;
二是邱礼涛导演的想象力啊,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他要在《拆弹专家》里面炸掉整条红磡海底隧道啊!
去过香港的人都知道,红隧连通了九龙半岛和香港岛,车流量极大——永远都在堵车。作为香港的交通命脉,红磡隧道自然不可能封路给电影拍摄。怎么办?——剧组就在香港郊区,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搭出一条“A货红隧”。
这是真实的红隧
这是《拆弹专家》搭出来的“红隧”
里面就更像了
这条“A货红隧”的总长度为真实红隧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大概600米长,仅仅是搭建费用就要1000多万港币,还不算土地租金。这条矜贵的“A货”完全就是为电影而生,因为拍完电影之后就马上被拆掉了……
导演邱礼涛和其他工作人员曾经在真红隧里徒步走,亲自观察和感受红隧的感觉。
之后再加上各种资料收集,才能搭出这条以假乱真的“A货红隧”。
导演邱礼涛说,剧本还没成型的时候,他们就决定要搭这样一条1:1还原的红隧。当然,现在技术那么发达,他原本可以让演员在绿幕前拍摄,之后再加特效。
比如像某抠像大剧一样……
但是邱礼涛说,绿幕太扼杀想象力了——
“如果是在厂里,到处都是绿布景,这种环境是会影响演员的演出的。我的想象力也会消失,所以我从开始就很坚持要搭出真实的红隧。你看《指环王》的彼得•杰克逊,他也是个不愿意过分依靠特效的人,他还是要搭很多东西、做很多模型。”
在《拆弹专家》里,特效只是用来锦上添花的。电影基本上所有场面都在“A货红隧”里拍摄,再用后期补一些特效,做得更真实。
比如,把隧道口附近的景色补足——
把600米的隧道延伸得更长——
而电影里的各种嘭嘭嘭的爆炸场面,也是用“实拍+特效加强”的方法拍。邱礼涛说:
“比如,你看到银幕上有8辆汽车飞起,其中起码有4辆是真被炸飞的。“
最后红隧大爆炸的那一幕,第一辆卡车爆炸的场景也是真实拍摄的,后面连续爆炸的场景是依靠后期特技来完成。
这样拍很烧钱,但邱礼涛这位写实派的导演很坚持:
“如果我是观众,我也很怕看到不真实的场面啊!”
这几年来,无论是题材还是成本,香港电影都拍得越来越“小”。这样一部1.8亿港元的大投资,如今真是买少见少。看过电影的都来说说,对这部难得一见的港产大制作,你们都满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