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但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这是史上最浪漫的情话,出自周总理对他终身伴侣邓颖超的深情告白。

他们是羡煞众人的灵魂伴侣,更是为新中国燃尽一生的革命伉俪。

周总理是绝大多数中华儿女心目中的偶像,他的一生为新中国鞠躬尽瘁,晚年更是以一己之力支撑着国家的正常运转;而邓颖超不仅是周总理的贤内助,同时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

他们不仅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更是诠释了伟大的爱情:

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柔情;

有温情脉脉,吻你万千的浪漫;

有从一而终,相敬如宾的陪伴;

更有革命到底,同上断头台的誓言。

他们的相识是在五四运动后的一次南开中学的表演中。为了救亡图存,周恩来、邓颖超等20名怀揣着爱国主义思想的天津进步青年成立了觉悟社,此时周恩来21岁,邓颖超只有15岁。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的(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1)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的(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2)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流言,成员们均恪守独身主义思想,周恩来也誓言“终身不婚”,邓颖超更是有厌婚情结,所以二人的相识并不是一见钟情。

为了探索真知,周恩来踏上了法国留学之路,分别前,邓颖超为周恩来织了一件毛衣,领子内侧绣了一行小字“给你温暖,小超”。但二人只是单纯的革命战友,没有想过会成为恋人。

一战后的德国逐渐走向纳粹,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卜克内西与卢森堡夫妇因叛徒告密而被捕,二人手牵手走上了血淋淋的断头台。旅居欧洲的周恩来被这一对慷慨就义的革命夫妇深深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终身不婚”的誓言是多么的幼稚,而映入脑海的正是被自己当作小妹妹的有着“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的“小超”。

于是周恩来在一封印有李卜克内西夫妇照片的明信片上写道“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寄给了远在家乡的邓颖超。他们相爱了。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的(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3)

英俊潇洒的周恩来完全可以被称为史上第一美男子,所谓郎才女貌,但邓颖超长相并不独特,周恩来看重的是她的才华和革命热情,而她也正是陪伴他走完一生的革命伴侣。“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他们的爱情没有一丝的庸俗。

二人的婚礼非常简单,他们甚至本不打算请客,然而,正是这样最平凡的仪式成就了最伟大的爱情:1925年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广州结婚了。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的(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4)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时间留给二人温存。邓颖超第一次怀孕时,周恩来正跟随部队东征陈炯明,为了不影响繁重的工作,邓颖超自作主张将孩子流掉了。

一向谦和的周恩来一生中唯一一次冲着妻子发了火,批评她的想法幼稚——孩子不是障碍,而是革命的财富和希望。

然而,革命的发展不允许邓颖超弥补犯下的过失,第二次分娩时,正值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对共产党人展开了疯狂屠杀,第二个孩子也不幸夭折了。

更不幸的是,产后的颠沛流离对她的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后果,从此她再也无法生育了。周恩来并没有因此抛弃革命战友,他们夫妇也就彻底失去了为人父母的权力。

爱,不是信仰,不需要天长地久的承诺,不需要海枯石烂的誓言;而是超脱一切物质的依赖,没有理由,没有怨言,任何时候都相互挂念,陪伴终生。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的(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5)

由于工作原因,周恩来与邓颖超一生聚少离多,他们之间的爱情以一种非常浪漫的形式表达着——不似情书胜似情书的通信,而其中部分书信被收录在《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中,使这种浪漫成为永恒。

1942年,周恩来致邓颖超:“……天气虽热,尚能静心。望你珍摄,吻你万千。”

邓颖超回:“……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

邓颖超致周恩来:“你走了三天了。我可想你的太。……深深地吻你!轻轻吻你!”

周恩来回:“……祝福你,热吻你!”

周恩来和邓颖超从不吝惜表达他们的爱情,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周恩来也可以亲吻邓颖超的脸颊,这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轰动。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的(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6)

爱到深处,自然流露;情真意切,何必遮掩。

前半生一直处于革命旋涡中的伉俪,在解放后终于有了安定的居所——中南海西花厅。他们都喜欢这里的海棠花,在建国初期相对宁静的岁月里,他们时常携手在海棠树前散步,感受花的绚丽与芬芳,稍稍休息后再回去工作。生活就是如此惬意。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的(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7)

周总理在日内瓦开会时,海棠花盛开了,邓颖超剪下一枝压在书本里,寄去了日内瓦,希望总理在繁忙的工作中得以休息,并获得家的回味。总理收到信后,在日内瓦驻地附近采摘了一朵芍药花和蝴蝶花,随信寄回。后来,邓颖超将这飞越了半个地球的两地花精心制成了画框,挂在了西花厅卧室的墙上,伴随终生。

然而,美好的日子还是远去了。

总理凭借七十多岁消瘦的身躯,以一己之力支撑着国家的运转,直到被病魔击垮了身体。总理也有无奈和不甘,但为了人民,他仍然坚持工作。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的(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8)

弥留之际,最让他放不下的,就是陪伴了他半个多世纪的妻子。他用那早已皮包骨头的双手紧紧握住自己的机要秘书,说道:“赵炜,你要照顾好大姐。”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总理溘然长逝。他再也无法为挚爱一生的妻子送上亲吻。三天后,是总理的追悼会,邓颖超看着丈夫的遗体,抚棺恸哭:这世上唯一称呼她“小超”的那个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的(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9)

“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

西花厅的男主人走了,女主人在十六年后,也走了。她用他曾用过的骨灰盒,而骨灰也同样撒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时光流转,你们已随着春风,吹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吹进了千家万户,留在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我们都是你们的子女,也将永远铭记你们伟大的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