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集中开工12个重大项目(灵川十年奋进交出高质量发展)(1)

高速发展中的大美灵川。黄勇丹 摄

□本报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黄勇丹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过去的十年,是灵川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

这十年,灵川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沿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2021年,该县生产总值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2%、9.8%。入库县政府口径收入12.7亿元,增长4.9%,是全市17个县(市、区)连续2年保持正增长的唯一单位。

漓江上游,甘棠江畔,灵川县繁华绽放。灵川人用36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斗,谱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华丽篇章,交上了一份“非凡答卷”。

这是乡村发展速度最快的十年

十年变化,如何体现?放眼灵川的众多乡村,那里的新产业、新景象,给出了闪亮的答案。

漫步在潭下镇薛家村广袤的田野,青青的稻田里藏着当地农户增收的小秘密:禾花鱼、青蛙等特色养殖正悄然进行。近年来,薛家村坚持以“种养结合、稳粮增效”为原则,利用水稻田因地制宜发展“稻+鱼、稻+蛙、稻+菜”等“稻 N”生态种养模式,大幅度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的同时,特色产业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眼下正值黄金李的采收季节。在灵川县海洋乡小平乐村黄金李种植基地里,黄金李迎来大丰收。村民们摘果、运输,一片繁忙。优质桃李种植是海洋乡的一大特色产业,目前全乡种植规模已达13000余亩。得益于独特的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当地高山果蔬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以上两个村庄产业兴旺的景象,正是过去十年间灵川县的现代特色农业提质升级的写照。该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要抓手,推动特色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截止到2020年,该县共建成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45个,实现水稻、食用菌、蔬菜及养殖业、林业、休闲农业、水果产业全覆盖。同时,品牌效应持续提升,该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0多家,其中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9家,全县培育“三品一标”农业品牌达16家,认证品种20个。脆蜜金桔、漓香牌提子获广西名优农产品称号;葡萄一年两收及果蔬套种技术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产业兴旺只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潭下镇千年古村山口村的美丽蜕变,则是文旅融合发展的代表。在山口村的风貌提升过程中,注重深挖当地历史文化,将古村风貌之美和历史文化之美巧妙融合。自2021年至今,已有6万余人次到该村参观游玩,节假日平均接待游客量就有1000余人次。

据了解,过去的十年,灵川县积极融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进一步打响“神奇灵川”旅游品牌,推出了大圩古镇、九屋江头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古镇古村。此外,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建设、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总消费创历史新高。接待旅游总人数从2015年的263.59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053.08万人次,年均增长40%以上;旅游总消费从2015的21.99亿元增长到2019年132.13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

这是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十年

乡村振兴蹄疾步稳,仅仅是灵川县过去十年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过去的十年,让生活更美好、让群众更幸福,是灵川发展过程中永恒不变的初心。

这十年,灵川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灵川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138.60亿元增加到2020年173.40亿元,年均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9144元增加到39067元,年均增长6.0%;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577元增加到18169元,年均增长9.4%。

这十年,灵川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建设统筹发展。按照建设“桂林北新城”的要求,灵川县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夯实基础设施,促进城乡统筹和“产城融合”发展。截至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2平方公里发展到2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7.55%,加快了与桂林中心城区一体化建设步伐。与此同时,全县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85%,通畅率达100%。最为广大百姓所称道的是,总投资逾10亿元的甘棠公园基本建成,建成环江休闲步道10余公里,成为广西规模最大的县城水系城市公园之一。

这十年,灵川县紧扣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截至2020年,灵川县34个贫困村、7439户2562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该县公共财政民生支出2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2%;发放低保、特困资金5959.8万元;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4%、97%;改造老旧小区2799户,建成棚户区安置房391套,1604套公租房全部入住。

这十年,灵川县注重教育均衡发展。该县新建义务教育学校3所,改建义务教育学校1所,义务教育学位增加7500个,大班额比例下降至1.35%,率先在广西实现12年免费义务教育。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十年,灵川县切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开展“美丽灵川·生态乡村”工程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治漓江沿岸“四乱一脏”,全面完成漓江流域采石场复绿工作。此外,该县集中开展青狮潭库区专项治理,拆除库区周边非法养殖场322家,安排专项资金2200万元用于漓江沿江可视范围景观林提升工程及青狮潭库区转产,灵川县因此荣获自治区第一批生态建设示范县称号。2021年,遥感监测显示,灵川县森林覆盖率达76.5%。大美灵川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绿色发展步履更加铿锵,未来也将更加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