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时代,大家都很少提起笔来写,有时,看见一个字即熟悉,有陌生,但是,认识某个字的时候,却还读认识错了,导航的时候想到那个地方,却又打不出来那个字。所以,今天就带大家看看江苏省那些认识那些容易读错,写错,认错的地名。

1、秣陵 mò líng

秣陵是南京最差的旧称,秦代置秣陵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曾经五次出巡,其中有两次路过今南京。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归,至金陵时,几个陪同的望气术士见金陵四周山势峻秀,地形险要,就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天子气。秦始皇一听大为不悦,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把王气泄散,并将金陵改为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意即这里不该称金陵,只能贬为牧马场。秦朝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郡)。秦朝所置秣陵、江乘、丹杨三县县治都在今南京地区,其管辖范围为宁镇山脉以南,横山以北,茅山以西的广大区域。起初均隶属鄣郡,后又一度改属会稽郡。今秣陵镇(一名秣陵关),就是秦汉时代南京地区的政治中心——秣陵县城。李清照的词“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说的就是南京。秣陵亦可指今南京市区的秣陵路。

秣陵街道

2、石湫 shí qiū

石湫镇位于南京南部,紧靠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距离8公里。地处南京半小时都市经济圈内,距南京40公里,有地铁经过。位于“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区域”——溧水区西部,是溧水区的工业重镇。东邻溧水城区,南临石臼湖,西依西横山脉,北靠江宁禄口。全镇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电影《金陵十三钗》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古今中外写错读错的字有哪些(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容易读错认错的字)(1)

石湫

3、柘塘 zhè táng (这个真的不读食堂啊)

柘(zhè)塘街道位于南京市溧水区西北部,总面积107平方公里,人口5.39万人,下辖14个居委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西距南京主城32公里,东距溧水区政府驻地16公里,南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2.7公里。

古今中外写错读错的字有哪些(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容易读错认错的字)(2)

柘塘街道

4、鼋头渚 yuán tóu zhǔ

鼋头渚是横卧无锡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鼋头渚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2012年10月26日,鼋头渚晋升为国家5A级风景区。

鼋头渚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广福寺、太湖仙岛、江南兰苑,中日樱花友谊林等众多景观,各具风貌。风景区已成为旅游度假休养胜地。(到无锡千万不能错过)

古今中外写错读错的字有哪些(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容易读错认错的字)(3)

鼋头渚景区

5、蠡园 lǐ yuán

蠡园位于无锡市风光秀美的蠡湖之滨,是国家重点名胜区“太湖”的主要景点之一。它占地123亩,其中水域面积约五分之二,以水景见长。蠡湖,原名漆湖、五里湖,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湖因人而得名,园因湖而得名。民国初年,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湖畔建青祁八景,号称“山明水秀之区”。1927年至1936年,同村人王禹卿父子在虞的帮助下,利用原有基础,建蠡园;1930年王的亲戚陈梅芳在其西侧再建“渔庄”,又名“赛蠡园”。建国后,于1952年扩建蠡园长廊,与渔庄相连;1980年前后又拓建“层波叠影”新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风光秀美的蠡湖之滨,春秋末期的政治家范蠡曾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

古今中外写错读错的字有哪些(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容易读错认错的字)(4)

蠡园景色

6、沙文丼 shā wén dàng (无锡市中心的一条小弄堂)

无锡地名中还有“丼”字,无锡人读dang,如城中沙文丼、市西郊陆丼等。查《辞海》、《辞源》都无此字。《康熙字典》中有此字,同“井”义,且音不同。《中华大辞典》此字另有意义为东西落入井中之声音,同音。而无锡的这一“丼”字实际上是河池潭之义,因此音同“潭”。沙文丼,原名沙坟潭,东端在打铁桥,后为中山路第一百货商店旁,辛亥革命后开光复门,经此可通城内。至2001年,拆除老“一百”,建造胜利门广场,沙文丼只剩下菜场。陆丼有著名的风景名胜——东大池,积山涧水而成,邑绅陆培之、复旦大学教授徐燕谋曾先后构建园亭,抗日战争爆发后遭日军毁坏。

无锡西北乡和江阴西南乡地名中多“宕”字,如玉祁的唐家宕、郑家宕、邬家宕、施家宕、魏家宕、徐家宕等。“宕”与“荡”同音,在无锡,宕与“荡”同义,即“荡”字,解释为浅水湖荡之义。古时,无锡西北玉祁、前洲及江阴东南等地原为芙蓉湖,一片汪洋。后经治水,筑圩田,水势渐小,留下大大小小的许多浅水荡。人们依水而居,逐渐成为村落。大多以姓为名,附带上“宕”字,故有许多带有“宕”字的地名。

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咱们下期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