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和湖北省相对应,湖南省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湖南省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截至2019年7月,湖南省下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包含了36个市辖区、18个县级市、61个县、7个自治县。

湖南一共有几条河(湖南省一个县人口超90万)(1)

其中,就澧县来说,人口超90万,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介于东经111°12′30〞至112°0′5〞与北纬29°16′至29°57′之间,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澧水下游。澧县北连长江,南通潇湘,西控九澧,东出洞庭,自古就有“九澧门户”之称,总面积2107.3平方公里。在历史上,澧县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也即属于因为一条河而得名的情况。

首先,澧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地域呈弯月形,东西极度长约83公里,南北极度宽约46公里,呈现东西距离相对狭长,南北距离相对较短的状况。地势西北部偏高,属山区;南部与北部属丘陵区,起伏不平;东部和西南部为湖垸区,水网纵横;中部系省内著名的澧阳平原。澧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丰沛,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寒秋,冬季严寒。澧县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无霜期272天,适宜水稻、棉花、油料作物生长。由于受地形影响,全县气候呈现非地带规律。西部山区,太青年平均气温9.2℃,而澧水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6.8℃。平原区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湖南一共有几条河(湖南省一个县人口超90万)(2)

就澧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楚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湖南省澧县一带属黔中郡这一建制。汉朝建立后,该地区属武陵郡零阳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常德市澧县一带先属蜀汉,后成为东吴的疆域。晋朝时期,该地区属天门郡,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年),南朝梁正式设立澧州。按照介绍,澧州和后来的澧县一样,都是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罢天门郡,置澧州,新置澧阳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澧州,设立澧阳郡。澧阳郡治澧阳(今石门),辖澧阳、石门、孱陵、安乡、崇义、慈利6县,该地区属之。

湖南一共有几条河(湖南省一个县人口超90万)(3)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唐朝建立后,改澧阳郡为澧州,隶属江南西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改澧阳郡,今澧县一带属之。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澧州,受武贞军节度。澧州治澧阳,唐初辖6县。高宗麟德后辖4县:澧阳、安乡(废孱陵县并入,今安乡、南县地)、石门、慈利(崇义县并入,今慈利、永定区、桑植、临澧县地)。宋朝这一历史阶段,澧州治澧阳,隶属荆湖北路。辖澧阳、安乡、石门、慈利4县,该地区属之。元朝建立后,在澧水流域置澧州路,隶属湖广行省,澧州路治澧阳。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设立澧州安抚司,至元十四年改为澧州路总管府。辖澧阳县、石门县、安乡县、慈利州(宋慈利县升,今慈利县、永定区、临澧县地)、柿溪州(析宋慈利县置,今桑植县地)。

湖南一共有几条河(湖南省一个县人口超90万)(4)

最后,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澧州府降为澧州,并裁澧阳县入州治,属常德府。洪武三十年(1398年),澧州改属岳州府。辖安乡、石门、慈利。常德府、岳州府隶属湖广布政使司上荆南道(驻澧州)。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澧州隶岳常道。雍正七年(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与常德府同级,隶属岳常澧道(岳常道更名为岳常澧道,驻澧州)。辖安乡、石门、慈利、安福4县。到了1913年,澧州改为澧县。1928年,澧县直属于湖南省。1988年6月,撤销常德地区,设立地级常德市,澧县属之。截至2019年底,澧县下辖4个街道、15个镇,总人口约为93.16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