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谣零零#

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提高个人科普知识,然后注重演练,切勿慌张,大喊大叫。一旦被困,坚信会即使有人来救命。

因此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基础。最重要的是常演练,因为大多数人面对的是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去背诵那些防震减灾知识。

所以尽量做到一年演练两次,让学生,老师,民众,干部等都熟悉各个流程,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撤离建筑,到达指定安全区域。让民众养成反射反应。

一、在室外怎样避震地震时处于室外。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狭窄巷道等。

二、在室内怎样避震地震时处于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

关于地震防灾知识(应急防灾减灾小知识)(1)

三、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四、做好防震准备1.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2.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的在下,轻的在上。3.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拿取处。4.把牢固的家具下面腾空,以备地震时藏身。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一般依托公园、绿地、操场、广场建设,里面具备突发应急事件应急的基本功能。比如,应急指挥、应急物资发放、应急棚宿、应急厕所等。

  地震发生后,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不要急于拥向楼梯口,容易造成挤踏。

  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不要急于打电话,以免线路拥挤,影响救灾指挥通讯。

关于地震防灾知识(应急防灾减灾小知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