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一切事物,无论大小,都会有起因和结果,这起因和结果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人们只有了解并掌握了这些事物的规律,把规律原理发自内心的认识,这样我们做任何事情就会非常圆满,不会有遗憾,不会有缺陷和烦恼,从而远离灾祸和伤害。小至个人和家庭、大至单位和国家,谁也脱离不了这个规律。这就是《道德经》里说的,道不可须臾离也。

国学经典十大预言(国学中的因果规律原理)(1)

儒家最初也是提倡因果规律原理。《易经》在开篇就说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说,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积累的善的力量和福报会延续不断,家族的后代也会承受善果和福报。这个就是因果规律原理!!积善是起因,必有余庆是结果。那么反之,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那么积累的恶的力量也延续不会断绝,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这些恶的后果会连累后代,这个就是是事物发展的准则,也是整个宇宙最根本的规律。积不善是起因,必有余殃是结果,这就是事情的起因和结果的自然规律原理,哪里有什么迷信呢?规律原理,并不是佛家学说专有的名词,道家和儒家里面也提倡,只是没佛家讲得那么清楚和圆满。天地施无言以教,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在自然界里,到处都可以体现出这种因果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瓜是原因,最后得到瓜是结果。我们要明白,发生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的结果,必定有一个或多个与其相伴而生的原因,简单说就是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因果定律之中。

国学经典十大预言(国学中的因果规律原理)(2)

再看《论语》里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意思讲的就是一个国家如果实行仁爱政策,就会吸引老百姓,得到他们的拥护和爱戴,并且其他的国家也会来学习效仿的规律原理。那我们看唐朝,当时的唐太宗施政清明,经济政治和文化得到空前发展,成为很多国家学习的榜样,目前在美国,唐人街就是象征。这里面为政以德是起因,那么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其他国家学习效仿和尊重就是结果,好的起因自然得到是好的结果。

国学经典十大预言(国学中的因果规律原理)(3)

《论语﹒尧曰》有这样一句话: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是对整篇《论语》的一个总结,这是修身的规律原理。意思是如果人不了解生命成长的规律,不知道要如何做人道理,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让人尊重的君子;如果不知道礼的规则,不去遵守,就不能够安身处世;如果不善于去分辨别人的言语,仔细观察别人,就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他人,也就满足不了他人的需求。这些讲的都是规律原理。不学礼,是起因;无以立,是结果;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就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

国学经典十大预言(国学中的因果规律原理)(4)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是非常明白因果规律的,孔子也不否认因果规律。只不过,儒家专门的论述没有,只是告诉人们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当要做什么,比较模糊。只是告诉当时的人们应当要干什么,要遵守的内容,这在当时的社会时代是没问题的。但没有专门重点提出人们为什么要遵守仁、义、礼、智、信的好处,以及没有讲清楚真正实践的后果。这是儒家的不足,以至于后世的人慢慢就没有自我约束力,在利益面前,礼义廉耻犹如鸿毛一样轻,早就抛掉了。越往后越严重,再结合现在,我们目前的社会处在巨大的转型时期,所谓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来仔细观察,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各种压力非常大,由于竞争激烈,生活的节奏加快,这是西方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越来越复杂、人心越来越复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很难安静下来。再搬用简单的以前儒家的思想不可能对大家有很大的约束力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国学中提到因果规律原理教育、善恶标准教育充分发挥出来,发扬光大。把事情起因和结果的原理讲清楚,用因果规律原理把大家的心约束住,这样我们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就会有希望和光明的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