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满江红哪一年写的(满江红还是岳飞写的)(1)

岳飞的满江红哪一年写的(满江红还是岳飞写的)(2)

于右任的三个版本满江红书法之一。图源:公版

电影《满江红》热映,我就料到一定会有两个历史问题又要浮出水面了。一个是秦桧的历史定位问题,另一个就是《满江红》一词的作者问题。

不用惊奇,这是宋史里的经典问题。

反方主要观点是:这首词被认为是明人而非岳飞所作。

这个说法源自上世纪30年代,学者余嘉锡在他的著作《四库提要辨证》里首先提出的,说这首词首见于明代徐阶所编的岳飞集,而从岳飞在世到徐阶已经有300年了,其间我们没有找到别的有关岳飞的文集有记载,比如岳飞的孙子岳珂整理的文集里就没有。

到了六十年代又有夏成焘先生继续的质疑。他们的质疑很有分量。所以一直到本世纪初,还在做节目的李敖在他的《李敖有话说》里仍旧延续他们的说法。

疑点重重,我们为什么仍旧相信满江红是岳飞所作?

反方论据主要有这几点:1.该篇的出现在现存文献里的最早记录是明代;2.贺兰山的位置是在西北方向,不在宋金对峙的线条上;3.进而有读者质疑岳飞的文采:他是不是有能力写那么好的词。

关于这些质疑,宋史专家邓广铭也做了回答,回答一样有分量,可能分量更重。

邓首先反驳了怀疑家丁和武将出身的岳飞有没有写诗的能力。岳飞确实写过不少很不错的诗文,比如这一首:

《题翠岩寺》:

秋风江上驻王师,

暂向云山蹑翠微。

忠义必期清塞水,

功名直欲镇边折。

山林啸聚何劳取,

沙漠群凶定破机。

行复三关迎二圣,

金酋席卷尽擒归。

意气风发,文采也和《满江红》相拮抗,这样的诗作岳飞似乎没有少写。

对“300年后才出现”的质疑,邓也找出来这首词在明初就存在的证据:比徐阶成书早八十年,就有人提到过汤阴岳庙里的一块碑,文字只有一两处不同。

岳飞的满江红哪一年写的(满江红还是岳飞写的)(3)

汤阴县岳庙的满江红版本,最后一句是朝金阙,和通行版一字之差。图源:公版。

邓顺便批判了余夏两位学者的另一个假说:满江红是明代将领王越所作。

余夏二位的假说建立在贺兰山当时属于西夏,而金国的黄龙府在今天的哈尔滨,在东北,不在岳飞需要进攻的路线上;却恰是王越在贺兰山战胜蒙古北元军的地方。

基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证据,他们假设满江红是王越战胜敌人以后写的词。

邓先生却认为王越确实在贺兰山破敌,但是明朝战胜蒙古的事件完全不必要假借岳飞的名义来书写。

关于贺兰山,邓认为就是一个文艺化的边关的代称,未必是指在进攻的路线上一坐具体的山。

比如陆游的“铁马雄风大散关”里,大散关就在汉中,也是宋金对峙的战场。

不过最新的一种说法是:《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可能是河北磁州(今邯郸磁县)的贺兰山。

这个说法可能加多了问题的复杂性,但是确实也不是没有道理,就一起列举出来了吧。

最后,笔者很想借用岳飞和《满江红》这一问题提一下历史问题的特殊性。

史料只是历尽了岁月的淘汰到达你面前的部分,而那个岁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都可能是留给历史学者猜想的空白。

比如徐阶距离岳飞300年,我们距徐阶600年。我们现在的发现是那300年里没有其它岳飞作品集收录了《满江红》,但很可能徐先生看到过某本收录了该词的岳飞作品集,而那本书在其后的600年里失传了。

让我们一起等待更新的史料。

另一个会引发争论的话题是关于秦桧的历史定位,我认为这个问题大家已经讲的很明白:真正要杀岳飞的只可以是宋高宗,秦桧在这件事上算是操盘手而已。

可是悲催的是,我们并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证据实锤地说宋高宗下了杀岳的指令。足够多的动机,但是没有证据。

难道不会有其它新证据在未来出现,证明岳飞确有某罪或宋高宗的指示实锤?

就像韩世忠向秦桧询问杀岳飞的理由的时候,秦只能有点无奈的回答:“或许有吧?!”。

岳飞的满江红哪一年写的(满江红还是岳飞写的)(4)

宋人笔记小说《癸巳存稿》记载的“莫须有”故事。图源:公版

小编按: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国家地理中文网立场。

作者:蔡霄 I 编辑:框舅

岳飞的满江红哪一年写的(满江红还是岳飞写的)(5)

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