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通达人体全身的水道,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膀胱经穴位图与功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膀胱经穴位图与功效(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经穴位图与功效

一、概述

通达人体全身的水道。

二、循行

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内眼角,向上过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其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其直行经脉,从头顶入颅内络脑,再浅出沿枕项部下行,从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下行到达腰部,进入脊旁肌肉,入内络于肾,属于膀胱。一支脉从腰中分出,向下夹脊旁,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一支脉从左右肩胛内侧分别下,穿过脊旁肌肉,经过髋关节部,沿大腿外侧后缘下行,会合于腘窝内,向下通过腓肠肌,出外踝的后方,沿第5跖骨粗隆,至小趾的外侧末端。

【附】《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三、疾病

膀胱经发生病变时,主要表现为以下疾病:

经络症:膀胱经虚寒则容易怕风怕冷、流鼻涕、打喷嚏,经脉循行部位如项、背、腰、小腿疼痛及运动障碍。

脏腑症:小便不利、遗尿、尿浊、尿血;膀胱气绝则遗尿,目反直视(三白眼)。

亢进时症状:泌尿生殖器疾病、后背肌肉强直酸痛、脊椎部酸痛、下肢痉挛疼痛、前头与后头痛。

衰弱时症状:尿少、生殖器肿胀、背部肌肉胀痛、四肢倦重无力、眩晕、腰背无力。

四、保养

膀胱经从头顶到足部左右共134穴,可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脊柱两边肌肉(或用掌根)尽可能从颈椎一直推到尾骨,然后十指并拢,按住脊柱向上推回到开始的位置;腿部的膀胱经可用点揉或敲打的方式充分刺激穴位。每日1次,每次反复推几遍。

申时(15:00~17:00)是膀胱经当令,膀胱负责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此时宜适时饮水。申时体温较高,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五、禁忌

饮水后一定不要憋小便,否则不利于排毒。另外,午时睡个午觉,有利于保证申时精力充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