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职场剧《完美关系》火了。
然而与佟丽娅和黄轩这对玛丽苏官配无关,火的是以陈数为首的青衣大配角。
她扮演的史黛拉仅靠眼神、气场、动作,粉碎性碾压了佟丽娅饰演的圣母小白兔。
已经43岁她,不仅身材玲珑有致,连举手投足间的“高级”气质,都令一贯毒舌的网友纷纷折服。
很多人羡慕地问:43岁的陈数,状态也太好了吧?
她的魅力到底来自于哪里?
她不会遭遇中年危机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她,揭开谜底。
看清自己,逆风发力
与荧屏上常常出现的“优雅”、“高级”不同,曾经的陈数其实极其普通。
1977年,在湖北黄石市的一个艺术世家,陈数出生了。
与漂亮的哥哥相比,那时的她还是一个单眼皮,好动不听话的“丑小孩”。
11岁那年,他的父亲将他送入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习舞蹈。
毕业后,便顺利留在了东方歌舞团。
21岁那年,当年还是夫妻的王刚和成方圆要拍摄《音乐之声》,故事中的长女丽莎,不仅需要演,对唱功和形体也有很高要求,便从舞蹈演员中选择。
那时的陈数尚且稚嫩,天天从团里的公告栏经过,却从未与自己联系在一起。
直到有个同学建议,她才抱着试试的心理去面试。
或许是缘分,忐忑紧张的陈数被一眼相中。
有一天排练,导演问她:“你想过以后要干什么吗?”
“如果你喜欢表演的话,可以考中戏。”
这个导演刚好就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教授钮欣慈。
当时,陈数有些犹豫,毕竟自己已经在东方歌舞团呆了6年,只要再呆一年半,就能赶上国家福利房的末班车。
这对于当时还是“北漂”的她来说,无疑是天大的诱惑。
但从小独立的她,非常明确自己想要学习表演。
她知道,如果因为物质而放弃了内心的追求,她会失去的更多。
十分钟不到,她已经下定决心要报考中戏。
9个月后,她以高出表演系录取分数170分的成绩,进入了中戏。
然而,文化课高分没有为中戏的生活带来光环,陈数几乎每天都在犯错。
用她自己的话说:“几乎没有一个作业是做对的。毕竟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更糟糕的是,演员的行当,对颜值要求很高,“长相普通”,在表演行当几乎是致命的弱点。
但陈数偏偏是不出众的类型,每次听见班主任夸赞隔壁班的同学,她都会很难过,甚至一度很羡慕肤白貌美的李小冉。
再加上当时很多同学都是影视院团过来,或者已经具备多年表演经验。
他们会说:“陈数其实你并不适合当演员,你太理性了。”
形象上、技能上都没有任何优势。使得她一度很灰心。但她是个喜欢较真的人。
皮相不被认可,那就让技艺和灵魂去发光发热。
她决定把所有时间都用来打磨钻研,自律地几乎可怕。
哪怕是上厕所的时间,都要和对戏的同学边走边说。一度陷入了“疯魔”状态。
有次,她和同班的于小伟搭作业,饰演他妈妈。
其他同学都是走走位,串串词就外出娱乐了,但陈数却拉着于小伟反复琢磨,排练。
后来于小伟评价说:
“她是个特别较真的人,而且特别自律。属于到点要吃饭、睡觉、上厕所的类型。从不出圈。有点后悔和她搭作业,浪费了业余生活。”
在同学看来,这份较真和自律,或许有些无趣。
但陈数从不后悔,只是一笑而过,然后默默坚持。
当她确定自己要成为一个演技派,外界的声色与喧嚣就成了无关之物。
接受现实,强大自己
从央戏毕业的那一年,陈数给自己立了一个目标:
希望能将自己的灵魂贯穿在每个角色当中,然后传递出一种属于独立、自信女性的正面力量。
但娱乐圈是一个鱼龙混杂的世界,刚出道的她,籍籍无名,何况还没有可以走捷径的美貌优势,根本毫无选择。
那时,她的同班同学陈思诚已经签约了华纳唱片,大三时出演的处女作《法官妈妈》更夺得了两项大奖。
于小伟、靳东、李光洁等人也陆续崭露头角。而专注于打磨自己的陈数,却仍过着被排挤、打压的新人生活。
有次还在临上场前被解约,连起码的招呼都不打。而原因只是,接替的人名气更大。
不被尊重,一度令她很愤怒,也很伤心,尽管她迫切渴望得到行业和观众的认可,但一无所有的必须正视自己还没有任何优势的事实。
虽然焦躁,但她始终相信:脚踏实地的人,一定会有出路。
理智说服她,还要继续磨练,等待机会。
终于,在28 岁那年,她遇见了《暗算》。
这部戏的女主角“黄依依”原本选定的是宁静,但她因故不能出演,导演柳云龙为此停机了15天寻找女主角。
当素面朝天的陈数来到他面前,他一眼看出了陈数与这个角色骨子里那种“契合”。
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做派,专业素质极强,独立而真实,敢爱敢恨,从不把精力花费在蝇营狗苟上。
的确,这是最符合陈数本人的角色。
她曾在采访中说:“如果一生只能扮演一个角色,我选择黄依依。”
这部剧很快大火,也让摸爬多年的陈数,终于有了知名度。
但尽管如此,属于她的黄金时代,还远没有到来。
一次闲聊,朋友对陈数说:“我觉得你可以试试年代戏。”
那时,她已年近30,理智再一次告诉她,不能再等了。
她决定主动出击。
于是,当时收入非常有限的她,拿出了年薪的一半去拍摄了一套旗袍写真,并寄送给了很多导演。
《聂耳》中的一个电影明星,是她得到的第一个反馈。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其实陈数一贯朴素,性格直爽,和三十年代的上海明星差距很大。
但为了演出上海女人的感觉,她只好刻意模仿张曼玉在《阮玲玉》中的表演,没想到,竟然得到了导演的赞许。
然而,她并没有沾沾自喜,较真的她深知模仿是不能长久的,为了抓住人物的灵魂,她疯狂迷恋上了张爱玲的小说,先后8次走进徐家汇那幢著名的小红楼。
听着忧伤的音乐,看着满墙上海电影明星的照片,寻找上海风情。
一番苦心,终究没有白费。
2007年,高希希重拍《上海滩》,大幅改编了原作中的方艳云。
这个角色是个内心和情感极其复杂的人物,穿梭于觥筹交错的十里洋场,风情、美丽,既深陷泥潭又清高自持,自带悲剧色彩,还有点忧国忧民。
导演高希希选了很多演员,最后看中了陈数,正是看中了她骨子里和三十年代契合的忧郁色彩。
同剧组的演员常常听到高希希称赞陈数,说她眉梢眼角都是戏。
更盛赞说:“陈数是中国穿旗袍最美的女演员。”
可谁都不知,陈数为了这个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角色,准备了整整一年。
从此以后,陈数真正开启了她的“旗袍女王”时代。
接演的话剧《日出》,赢得了媒体的盛赞和曹禺迷们的压倒性认可。
顶着“旗袍女王”的光环,2009年,又遇到了《倾城之恋》。
这部剧让她一举夺得了第4届华鼎奖中国爱情题材类最佳女演员,也彻底让她声名大噪,成为了千万观众心中的“白月光”。
不同于黄依依的张扬洒脱,方艳云的风情万种,和陈白露的虚荣悲情,亦有别于原著中的卑弱和做作,陈数版的“白流苏”,儒雅而端庄,睿智而又坦荡。
对人情,泰然通达,对感情,不卑不亢。
这些东西,绝无法用“漂亮”去狭隘定义,却让陈数以“最美”的形象,在大众心里驻留。
回想起刚出道做新人的时候,有个制片人曾对她说:
“陈数,你其实不适合做演员。因为你太像大家闺秀了。而这个行业并不需要大家闺秀。”
一路走来,陈数遭遇过很多这样的质疑。
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根本看不到她身上有可能发生的潜质。
但她习惯于迎接挑战,并专注发力,用事实来证明。
兜兜转转了一圈,磨炼多年的陈数终于成了有口皆碑的演技派,更是凭借这个曾经被质疑的“大家闺秀”印象,大红大紫。
不安分于事业,甘平淡于生活
旗袍时代以后,同行和身边的朋友和她说:
“你不要任性,应该朝着成功的路继续走下去,把它彻底夯实,成为这个方向绝对的第一。”
但她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不喜欢在舒适圈里停留。
一旦某种单一角色获得“成功“,她就会想要离开它进入下一个类型。
2010年,郭靖宇正准备拍摄《铁梨花》。
当他第一次听别人推荐“白流苏”的时候,他毫不客气地说:
“全中国的演员都可以演,唯独她演不了”
先是盗墓贼的女儿,之后是军阀的姨太太,然后成了江湖乞丐,最后是落草为寇、人到中年的大婶。
前后50年,宅斗、匪斗,还有中日民族争斗,跨度和难度实在太大。
但陈数接了。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她是个乐于挑战自己的人,也非常欣赏铁梨花骨子里的一种,类似自己,也类似男人之间的“情义”。
理性之余,干脆和简单,不喜欢以矫情和撒娇的方式打交道。
几个月后,导演郭靖宇已经改口:“只有你陈数能演。”
而这次突破,也将她捧成了白玉兰奖和华鼎奖的双料视后。
尽管她一次次地突破别人对于她的定义和定位,但生活中的陈数,却是一个不喜欢惊喜的女人。
甘于平淡细琐,喜欢平凡而真实生活。
2011年,她和相恋了4年的男友结婚了。
在拍摄电视剧《相思树》时,导演孙周将自己的朋友赵胤胤,介绍给了陈数。
图片来源:陈数微博
刚认识的时候,陈数就说:“我是一个不喜欢惊喜的人。”
赵胤胤觉得,陈数是稀缺人才,自己的眼光很准,下手也得要狠。
于是,15天后,他向陈数求婚。
但突如其来的“惊喜”被陈数果断拒绝。
因为对她来说,男女在一起至少半年以后,所思所想才会趋于“理性”。
何况婚姻是很慎重的承诺,比起一时兴起,草率收场,她更偏好细水流长。
在4次求婚失败后,在某个很平常的瞬间,赵胤胤说:“要不,我们结婚吧?”
陈数说:“好。”
没什么复杂的心情。
没有戒指、没有跪地、没有仪式,她决定嫁给一个二婚带娃的男人。
图片来源:陈数微博
有影迷为她觉得不值,但她觉得这个问题并不复杂。
事业上,她要勇于挑战;但生活中,要懂得回归平凡。
比起很多同行因为怕影响人气而隐婚,过真实的生活才是她最想要的。
而喜欢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无关身份与身家。
在用力过猛的时代,保持松弛
陈数说:现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在学会如何为自己增加武器,增加筹码,但是唯一需要增加的,其实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正能量”。
“如果可以,在这个大家用力过猛的时代,我愿意保持松弛。”
大火以后的陈数,光芒愈盛。
按照同行的路径,她应该趁热打铁,跑戏捞金。
但出人意料地,她却选择了休息。
去旅游,吃美食,去体验生活,陪伴家人。
她一贯清醒,与物质和声名相比,爱和家人才是这个阶段最值得重视的东西。
这一休息,就是4年。
再回归,已近40。
多年没演戏的陶虹说,“有一件事我觉得需要很诚实地面对,不仅仅是中国,亚洲文化其实都偏少女文化,人到中年,有合适而值得演的角色少之又少。”
40岁的中生代女演员,普遍开始演妈妈了。
即便是曾经的收视女王,最佳女主,也不得不面对青春衰弛,角色减少的现实。
但她从不焦虑,因为她相信,真正优秀的东西,经得住时间的考量。
多年的自律、较真为她积累的良好口碑,在这时候发酵。
在很多同行拼尽全力装嫩,挣扎求存的时候,她成为了《和平饭店》导演李骏的钦点女主角。
再次掀起了观剧热潮。
中年大女主戏,高收视,高口碑,这在中年女演员行列,是凤毛麟角。
但此次回归的她,已不再汲汲于个人的成就。
她说:“到了一定年龄,你会发现,人不应该只为自己活着。”
在戏里陈佳影这个角色身上,她首次尝试以减法的方式来做表演,把自己放在更小的位置上,更多地去关注与其他角色的配合,更多地,去照顾身边的工作人员。
在戏外,除了坚持做公益外,她也更加重视自己的角色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尤其是青年演员崇拜资本,中年演员“夹缝求生”的当下。
许多同行一度绝望。
但她却以少见的积极口吻说:越是这个时候,中年演员才越是应该挺身而出,去引领社会审美的发展,给行业以积极正面的力量。
去向大众证明,一个有魅力的女性角色,不止存在于青春时代那种,柔软、脆弱、无奈,或装傻、充楞、依附男性式的原始表达。
而这种魅力,也绝不止来源于短暂而青春的肉体,而是内在所散发出来的东西。
这些东西永远不会腐朽,反而会让人在更年老的时候,更温柔而有力量。
就如同她曾经塑造过的女性角色,以及她精心打磨的自己一样。
有耐心、有决心,有信仰,有担当。
永远理性、独立、自律而又真实。
永远赏心悦目,落落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