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读译 王根权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从文武合一到文武分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从文武合一到文武分治( 王根权著 运笔论)

从文武合一到文武分治

《书谱》读译 王根权著

运笔论 第三十八章

共习分区

一、原文

所謂涉樂方笑①,言哀已歎。豈惟駐想流波②,將貽嘽口爰之奏。馳神睢③,方思藻繪之文④。雖其目擊道存⑤,尚或心迷義舛⑥。莫不強名為體⑦,共習分區⑧。

二、注释

①涉乐方笑,言哀已叹:语出陆机《文赋》,“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意思是说,人的情感的产生和表现是人的一种自然本能。受环境条件的反射,遇有快乐的环境条件,言形就表现出高兴。处于悲伤的环境条件,言形就表现出哀叹。

②驻想流波:驻足小河边,看着流水缓缓淌去,想象流水的节奏和旋律。

③驰神睢涣:站在河岸上,放眼相望波澜。“睢涣”,睢水与涣水,代表大河。睢水,古水名,也叫睢河,上游在今河南睢县以上,下游在今安徽境萧县、宿县、云壁、宿迁、泗县等地。涣水,亦名沧水,源出今河南省陈留县境,东经安徽省境入淮水。相传其波澜有五彩之色。

④藻绘之文:文采优美的文学作品。“藻绘”,有文采的词汇。

⑤目击道存:眼睛所能看到的所有事物,其存在都蕴含着一定的内在道理。

⑥心迷义舛:思想迷乱,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不清或认识错误。

⑦强名为体:强调笔画、结字的书写,有出处有名称,并且符合各种书体固有的特点。

⑧共习分区:同样在学习,效果却不同。

三、译文

人的情感的产生和表现,是人的一种自然本能。受环境条件的反射,遇有快乐的环境条件,言形就表现出高兴。处于悲伤的环境条件,言形就表现出哀叹。但是,“驻想流波”并不是“啴口爰之奏”的唯一前提条件。并不是只有驻足小河边,看着流水缓缓淌去的时候,想象流水的节奏和旋律,才能演奏出和缓悠扬的乐曲。同理,“驰神睢涣”也不是“藻绘之文”的唯一前提条件。不是只有站在河岸上,放眼于睢水、涣水的彩色波澜,方才会有华丽的辞藻迸发,才能写出优美的诗文。虽然说,眼睛看到的所有事物,其中全都蕴含着深刻的内在道理。但是,这些道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得清楚的,不是所有道理人们都能够理解的。其中许多道理,人们一时半会是认识不了的,或者是认识错误的。有些学书人,对书法艺术中书写情感的无知与无视,不明白书法艺术中运笔的道理,不去琢磨书写中运笔的用意。只在那里强调具体笔画应该怎么去写,具体写法应该叫什么名称,具体字的书写应该属于什么体。如此以来,表面上看去都是在学习书法,实际上却是大相径庭,学习的效果将大不相同,差异也就明显地区分开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