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石器时期遗址(深圳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

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在位于深圳市东南部大鹏街道办事处咸头岭村,发现一处遗址。

该遗址被列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咸头岭遗址是深圳可追溯最久远历史的证明,它被考古学界认为是7000年前珠三角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深圳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即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最为著名的就是这个咸头岭遗址,该遗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发现的,出土的遗存有新石器时代和商时期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最为重要。根据碳十四测定的数据,该遗址应距今7000―6000年。

广州新石器时期遗址(深圳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2)

咸夫屹遗址

1981年全市文物调查时已先后进行过五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白陶、彩陶、石器等史前人类文化遗存。经科学鉴定,最早的遗物距今近7000年,是珠三角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为建立珠江三角洲地区史前文化编年序列提供了重要标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广州新石器时期遗址(深圳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3)

咸头岭出土文物

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迹主要有灶、立石、建筑基址,以及大面积的红烧土面等。出土陶器以夹砂陶为主,主要器类包括釜、碗、支脚和器座;泥质陶多为白陶和彩陶,还有少量的磨光黑陶,器类有罐、杯、盘、豆、钵等。石器则有锛、拍、砧、石饼、砺石等。

广州新石器时期遗址(深圳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4)

l咸头岭出士的陶器

咸头岭遗址出土的文物,商时期的陶器也以夹砂陶为主,器类主要是折沿或盘口釜等,多饰粗绳纹,少量饰菱格纹;泥质陶多呈灰色和灰黑色,也有浅黄色和白色的,器类主要包括罐、钵、圜底大口尊和纺轮等,器外表饰有雷纹、菱格纹、曲折纹、重圈纹和方格纹等。石器种类有锛、镞。(文/聂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