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很难准确说明“心智”的意思,但不阻碍大家交流这个词,我们用的这个词用得最多的,当属“这个人心智成熟。”或者“这个人心智不成熟。”

如果你跟我一样比较较真,可以百度搜寻下“心智“这个词,也可以用英语词典找找”mind“或者”mental“这两个单词的意思和差异,也顺便查找下”心智成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还有与之相关的词”心智模式“。

我如此做了,发现心智也就是思维或者思想的一个代名词,我原本以为它指的是人的心力和智慧,是包括身心脑的智慧的。

不管大家是怎么理解这个词,都可以归入狭义广义的解释,大家按照你的理解来思考,你会觉得心智突破会受到哪些阻碍呢?

昨天参加了一次线上“心智突破“的活动,在主办方的复盘中,我发现了我的心智模式,也发现了案主和部分提问者的心智模式。

怎么提升自己的心智水平(如何做到心智的突破)(1)

回顾线上活动:有三位案主提出了自己的生涯困惑,而只选择了其中一位,这个困惑是:如何打破部门墙,实现跨部门沟通。

我的心智模式的展现:

1, 我不会选择有这个困惑的人当案主,因为这不是一两个小时可以解决的,(依旧经验提前预判)且提出这个需求的人是案主的内部“客户”,ta只是中间方,作为咨询师,不是第一手对接的需求,总是会有偏差,所以需要接近客观事实,才能找到解决困惑。

2, 当大多数人选择这个困惑来解答且帮助案主心智突破,我只能选择接受,但是,我也需要透过案主,让ta知道,针对于你提出的困惑,是需要站在你的内部“客户“的角度出发。于是,我问了很多会影响ta内部”客户“需求变化的问题。唯独没有关心ta接到这个需求后,她的需求和她的看法。我的观念是:帮助你分析出你的”客户“的需求,也其实就帮助了你,从而你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把我的主观想法变成了对方的想法且还没有跟对方沟通。)

阻碍我心智模式突破的影响因素是:

1, 工作习惯;

十多年咨询工作的习惯,会不顾主观的“人”,而关注在客观的“事”,尤其是从宏观视界先出发,再看微观。

2, 个人喜好:认为追求事实,不管是主观事实,还是客观事实才是重要的线索;

3, 想要帮他人解决问题的思维强过关注他人情绪情感的需求

案主的心智模式展现:

1, 我的内部“客户“提出了一个需求,我也发现ta的需求是一个真需求,确实公司组织架构中的权责模式会导致部门出现部门墙,而在单一部门之下,大家都非常好,自己也想通过这个方式,让大家真正拧成一股绳,走出公司的低谷。(我和我的”客户“目标一致了,也就不需要从零再思考,就从一开始做,只剩下具体要怎么做的方案了。)

2, 我有方案了,已经出了一个方案,等“客户“的反馈,而我还想做的另一个方案就是“引入团队教练”,这个工作坊,我自己就可以做,一方面可以实践,一方面又可以达成“客户”的需求,就不要想太多,就这么干。(客户的需求一旦也符合了我的主观动机,就不要怀疑需求的客观性了)

怎么提升自己的心智水平(如何做到心智的突破)(2)

阻碍案主心智模式突破的因素:

1, 受自己动机的影响,更多需要得到别人的关注

2, 个人偏好:关注人,喜欢讲情怀和理想

而提问者当中,还可以看到的心智模式展现是:

1, 这不是要帮别人解决问题吗?就以具体问题来出具体方案,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说自己觉得可行的方案。

2, 喜欢给自己“画地为牢”,我想成为教练,我就用教练的身份来进行对话;我是创业者老板就以我管理公司的经验给对方参考;我是一个老师,根本不熟悉职场,会对对方没有帮助的;这是一个心智模式突破的活动,我们就应该符合这个主题,这个流程……

写了这么多,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家心智模式受阻的因素,虽然人是不同,但受阻因素却大同小异,为此你们脑海里会有什么图片出来吗?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这幅图,也许你很熟悉也许你很陌生,在咨询圈、教练圈大家会更加熟悉。

怎么提升自己的心智水平(如何做到心智的突破)(3)

我们的心智模式很难脱离主客观环境对我们的限制,最容易受我们的动机和身份的影响,这个的影响甚至很多时候都是无形的。

找到了限制心智模式突破的因素了,你就可以试试不断突破自己,下三层,即能力突破,行为改变,环境变化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你的信念,你的身份还有你的动机总是无形中影响着你的心智。而要想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就是梳理你的信念,转换多种身份,发现你的动机(深层次和浅层次的动机)

实际可以用的方法就是:接触不同环境,不同身份,不同特征的人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