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旅途中遇小雨有感而作。

小雨

宋 · 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注:

疏疏:稀稀的样子。

“千峰”句:远山好似隔在一层珠帘中,似有似无。

译:

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雨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

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

神:

这首诗,善用拟人手法,说自己生平喜欢看山,这雨似乎对自己妒忌,有意从屋檐上滴下,组成一张珍珠般的帘子,把那千峰给遮挡。“珠帘”很确切,因为雨不大,像是一点点在下滴,如成串的珍珠;小雨本身就成了帘子了。

比较著名的古代诗人写的情诗诗句 唯一用号命名诗体的诗人(1)

说雨妒,诗人是在调侃,但这一调侃非常有意思。因为雨的嫉妒,挂上了珠帘,却使原本的景色似乎更加优美。因为是稀疏的珠帘,隔着它去眺望远处的山峰,增加了迷濛,比直接看山更富有诗情画意。

清代蒋士铨《题王石谷画册》中有“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句,说出了雨中青山的韵味。

比较著名的古代诗人写的情诗诗句 唯一用号命名诗体的诗人(2)

杨万里眼前的山,正带有这样的韵味,也正是杨万里追求的意境,他在《秋雨叹》中也这样写道:“横看东山三十里,真珠帘外翠屏风。”对隔着窗前珍珠般的雨帘眺望婀娜的青山,充满了喜悦。

首句以两组叠字状出小雨的情况,非常传神,与他的《雨作抵暮复晴》中“细雨如尘复如烟”句一样,描绘得很细,但有程度上的不同,这里写的是小雨,不是毛毛雨,所以不如尘似烟,而是“细细”与“疏疏”。

想:

雨本是没有情的东西,杨万里偏要赋予它与人相同的感情,于是使诗充满了新鲜感。

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今存诗4200余首。

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因此他自名书室为“诚斋”。字号“诚斋”,是唯一一位用号命名诗体“诚斋体”的诗人。

他的诗早年模仿江西诗派,后来决定自创一派,他热爱大自然生活,诗从自然中来,清新,简约,浅显易懂,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巧用拟人的手法,将大自然描绘得生动,有情有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