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感觉真的很不好受,心里总想着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前段时间,我在阅读《认知觉醒》一书的时候,书中提到“早起、冥想、读书、写作、跑步”,是低成本的成长五件套。

所以当焦虑、迷茫袭来的时候,如果你还没想到有哪些事情可以做,不妨试试下面这5件事,它们不仅能舒缓焦虑,也可以让你得到成长。

迷茫时做的三件事(感觉迷茫的时候)(1)

一、迷茫的本质

迷茫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你的时间和注意力没有倾注到“有意义”的事情上。

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一收一放”。

收,就是要把时间和注意力从不重要的事情上,拉回来。

放,则是把时间和注意力倾注到有利于调整心态、保持成长的事情上。

二、2件事把时间和注意力“收起来”

迷茫会让我们感到焦虑,而焦虑则会让我们的脑子里充斥着繁杂的念头、还会让我们熬夜。

所以在“收”这一块,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早起和冥想。

1.早起

迷茫的时候,常爱熬夜。睡觉之前刷着手机,看这看那,有时是想拼命找到一些可以尝试的方向,有时只是为了暂时摆脱不好受的当下。

熬夜一时爽,但它不仅大量吞噬我们的时间,还会影响隔天的精神状态。而糟糕的状态,更不利于自己走出迷茫。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积极的转折点,而早起会是打破坏循环的契机。

迷茫时做的三件事(感觉迷茫的时候)(2)

早起会让你拥有“大块不受干扰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冥想、运动或阅读,如果你喜欢,用来打会游戏我也没意见。

它不仅让你拥有更多可控的时间,还会带来积极的心态转变,这一点至关重要!

想要更健康且不痛苦地实现早起,不能盲目牺牲睡眠时间。而且是要科学地做好规划。

例如:我们睡觉的时候是有周期规律的。从浅睡到深睡再回到浅睡为一个周期,大部分人的睡眠周期都是1.5小时。如果我们按1.5小时的倍数要设计睡眠时长,例如睡觉6小时或7.5小时,就会在浅睡阶段醒来,这时整个人是相对清醒的,否则醒来的时候就会觉得头昏脑涨、浑身难受。

对这方面知识感兴趣的,可以读一下《睡眠革命》。

2.冥想

迷茫的时候,脑子里的思绪是很容易混乱的。而冥想可以清空大脑的杂念,为我们创造一个能好好思考的状态。

而且长期坚持冥想,还能让我们更好地觉知自己的情绪、念头等等,对于保持专注、做好情绪管理都很有帮助!

迷茫时做的三件事(感觉迷茫的时候)(3)

更关键的是冥想并非大家想象中那么玄乎,大家只要花上十几分钟看看观呼吸或者身体扫描的教程,就能入门。

学会之后,我们可以在早起之后、在地铁上、在午休时、甚至在做家务的时候练习冥想,每一次的练习都会让你对自己的注意力有更强的觉知和控制。

对冥想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读一下《十分钟冥想》这本书。

三、3件事将时间和注意力“放出去”

一旦开始实践早起和冥想,你会感觉自己的状态在慢慢回归。这时我们可以考虑将收回来的时间和注意力,用在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

1.读书

读书的意义毋庸置疑。书籍的知识密度高、自带逻辑,而且看书的成本低。一本几十块钱好书,知识含量不比几百上千的培训课差。

如果不知道读什么,选书可以有2个方向:

一个是读经典名著;

另外一个就是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主题阅读。把阅读圈定在某个细分领域,而不要东读一本西读一本,不然容易出现“啥都懂,但啥都不精通”。

如果之前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不需要一下给自己安排每周一本书的目标。可以从每天读10分钟开始,这个雷打不动的10分钟,会让你收获知识、也会让你收获一份确定感。这份确定感,对于走出迷茫和焦虑,很有帮助。

迷茫时做的三件事(感觉迷茫的时候)(4)

2.写作

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写点什么。但不需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

当你读到有触动的句子时,可以摘抄下来,并加上几句自己的理解或感悟。当你在书中看到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思路时,也可以把问题和解决方法记录下来,写成短文分享出去。

写作能帮我们消化知识、记忆知识;如果分享出去之后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还可以收获一份自我认可。

3.健身

健身不仅让我们身体更健康,还会让我们的体力变得更充沛。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体力,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和底气。

在很多时间管理和个人成长的书籍中,都强调过“精力管理”,而有规律地保持健身,就是精力管理的重要举措。

健身除了带来身体方面的好处,还会让我们变得自信且愉悦。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和身体,都共用一套“化学语言”,例如多巴胺、内啡肽等等。

健身的时候,会推动身体分泌一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在《心理健身房》那本书里,作者就告诉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来提升心理健康。

迷茫时做的三件事(感觉迷茫的时候)(5)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当你感到迷茫的时候不妨试试这5件事:早起、冥想、读书、写作和健身。

如果您感觉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记得给我一个鼓励,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