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好碳中和投资,必须精准细化,找到其中的投资逻辑。

今年以来,极端高温席卷全球。更令人忧虑的是,这场酷暑并未一次偶发的极端天气,或将成全球未来常态。

从长远来看,碳中和这一长期措施极利于缓解和应对气候危机。在一级市场,VC/PE纷纷押注碳中和。近日,《家办新智点》特邀中璟资本管理合伙人李世华谈谈对于碳中和的理解。

本文详述了碳中和的缘起、发展历程及投资机遇,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缘起,科技界的翻转事件

人类对于地球温度的思考始于欧洲科学家约翰·廷德尔对瑞士冰川的观察。最早发现温室效应的是美国科学爱好者尤尼斯·富特,她揭示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温室效应中的作用,并前瞻性的预测二氧化碳影响全球温度。

由于当时性别极度不平等,富特作为一位女性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未受到重视,这也是女性科学家遭受性别歧视的典型案例。之后,英国气象学家盖伊·卡伦德证实了富特的判断,正式提出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变暖的理论,被称为“卡伦德效应”。

碳中和利好碳交易(内涵与投资机遇)(1)

*尤尼斯·富特

在20世纪中叶之前,主流科学家对于气候变暖持欢迎态度,认为全球变暖有助于改善寒冷地区人类的生活,提高粮食产量,并防止下一个冰纪时代的到来。

随着科学家深入研究,发现碳排放将使人类面临直接的危险,对于地球温度的研究过程出现了翻转。在计算机技术出现后,引入数学模型,绘制出了大气碳浓度上升的基林曲线,使得气候变暖的研究实现了长足发展。经过科学家的不断努力,全球变暖的问题也转移到政治领域,形成了部分社会共识。

02 幻灭,公地悲剧的悲哀

当大家发现碳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将威胁人类的生存,需要团结协作共同面对时,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公地悲剧事件如约而至。(公地悲剧是一种涉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对资源分配有所冲突的社会陷阱,发生在个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福利的时候。这会导致过度消费,最终耗尽公共资源,对每个人都不利。)

这种自私的行为使各个国家互相指责,迟迟无法做出行动。此外,大家对气候升高对自然界的影响感受不太深刻。

当外界发生3-5度气温变化时,对人类生存威胁不大,实际上全球变暖对于地球而言则是“发烧”。好似人发烧一样,如果发烧致使体温上升3-5度,轻者四肢无力,重者一命呜呼。因此,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民众,对气候变暖的灾难仍处于扯皮和懵懂阶段。

03 共识,着手解除气候危机的魔咒

随着地球自然灾难性事件频繁发生,例如今年欧洲和中国南方出现的极度干旱,应对气候问题摆上日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几百年人类对地球的消耗巨大。

在15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只有3.7亿人,此后世界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一个多世纪,从20亿增长到30亿用了32年,而从1987年开始,每12年就增长10亿。预计2040年前,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人口数量剧增,使得对自然界的掠夺不断加剧。

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德隆教授估算,在工业革命以前,世界的人均GDP长期停滞。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三千年时间里,世界人均GDP增加了20%。在工业革命至今的两百多年时间里,世界人均GDP几乎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

2000年,世界人均GDP已经达到6600国际元,是1750年的36.7倍。可想而知,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何其巨大,碳排放也呈直线上升。

碳中和利好碳交易(内涵与投资机遇)(2)

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导致气候变暖,解除气候危机势在必行。提及科学家试图化解气候危机,不得不提到一个组织——成立于1988年的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发布的五份评估报告,是历次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行动框架,这也使得IPCC在2007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谈判成果大事记

1997年京都议定书,首次承认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影响

2009年哥本哈根,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减排

2015年巴黎协定,覆盖200个国家的减排协定

2020年11月,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2021年1月拜登重返巴黎协定

04 澄清,碳中和的阴谋论

有观点指出,碳中和是西方世界最大的阴谋,目的是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在2009年11月,在哥本哈根大会开幕前夕,黑客攻击了东英吉利大学数据库,科学家上千封邮件被盗,这些数据记录20世纪60年代就停止了全球变暖,引爆了整个世界的舆论。

今天,气候变暖对全球的影响已是铁证。但碳中和变成全球的硬约束机制,的确会加大贫富差距。

大摩认为,在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发展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巨大的投资场景,加上从产业链安全考虑,相关制造业都会本土化,从而为重振制造业解决了需求不足的问题。此外,绿色相关投资与原有的工业体系并不完全匹配,大规模新建产能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工业自动化、物联网等先进制造业方式,从而弱化劳动力成本等供给端因素的制约。

在发展中国家中,对于已经完成初步工业化的国家如中国,在继续深度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也能够实现与绿色发展的无缝衔接。

绿色发展需要巨大的投资和强大的制造业,发达经济体和已经完成初步工业化的先进发展中国家这一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需要指出的是,部分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可能在此过程中会受到负面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都是利用本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禀赋来参与全球分工,在承接全球中低端产业转移过程中完成初步工业化。之后部分国家利用此前积累的资本和技术来完成产业升级,进而成为中高收入国家。虽然发展路径十分清晰,但真正能实现跨越的国家屈指可数。

二战以来,公认已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只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少数几个国家,例如拉美和东南亚等大部分国家仍在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沼中挣扎。

鉴于绿色转型对资本和技术有较高的门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工业基础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无法有效参与。如果发达经济体未来开启基于工业4.0的“绿色再工业”进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通过直接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将可能会有所下降,从而使得那些还没有完成初步工业化和原始积累的发展中国家陷入长期贫困。

此外,绿色能源区别于传统能源。传统能源主要依赖自然资源,资源禀赋优异的地区和国家过去一个多世纪快速发展,如中东地区,澳大利亚。但新能源的发展高度依赖工业制造能力,如光伏产业、锂电新能源产业等。这意味着工业制造能力强,能源优势更明显。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拥有工业制造能力的国家不多。因此,在碳中和发展过程中,或将逐步拉大地区发展的差异。

碳中和利好碳交易(内涵与投资机遇)(3)

05 殊途,碳中和与能源革命

人类生存的历史就是能源演进的历史,通过一次次能源革命延展着人类发展的边界。

从历史宏大的视角看,人类已经经历了第三次能源革命:

从第一次火的出现,人类从寒冷的黑夜中迎来光明与温暖,使群居成为可能,农业文明得以发展;

第二次能源革命覆盖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煤 火车、石油 汽车,使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经济突飞猛进,奠定了现代社会的基石;

第三次能源革命则是电力能源革命、电磁技术与信息文明的演进,大大提升了人类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人类的文明程度进一步发展;

当前,我们将迎来第四次能源革命,这是人类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地球发展的硬约束倒逼能源的革命和技术的转型。

第四次能源革命的特点主要是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光伏、风电、氢能以及储能技术不断的技术突破。与此同时,全新的技术如人造太阳(核聚变)、核反应电池等处在技术发展的前夜。

第四次能源革命除了技术发展的进阶以外,也是人类解决自身问题的必然选择,碳中和与能源革命相伴而生。

06 同归,碳中和与投资

碳排放导致气候危机挤压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为了生存不断的抗争,无论经济行为的改变还是技术的突破都在逐步进步,甚至不排除开拓人类星球栖息地。

但无论是碳中和还是能源革命,终究会走到一起,殊途同归。祭起碳中和投资大旗的可能只是个概念,从本质上讲,碳中和只是一个目标。碳中和如何成为投资赛道?其中有哪些投资机遇?

从碳中和投资路线图看:

碳中和利好碳交易(内涵与投资机遇)(4)

碳中和投资涉及减少/投资碳排放、增加/促进碳吸收、绿色金融等大的领域,又涉及能源结构调整、重点减排节能、CCUS等方面,又有to B to C的区别,甚至投资一个牛肉干的企业也可以说是碳中和投资。因为牛肉干的原料牛肉改进了饲养方式,从而降低了碳排放。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很多行业涉及到央企和国有控股,市场化基金很难参与。要想做好碳中和投资,必须精准细化,找到其中的投资逻辑。

07 最终,ESG是大势所趋

所谓ESG就是Environmental(环境,涵盖气候风险、天然资源稀缺、污染及废弃物等主题以及环境相关投资机会)、Social(社会,包括劳工问题及产品责任、信息安全等风险以及利益相关者异议)、Governance(公司治理,包含董事会素质及成效等公司治理及行为相关议题) 。

ESG概念最早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4年提出,2014年以来,ESG资产管理规模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

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投资者,甚至是监管机构都开始关注ESG,全球范围内各大证券交易所和股权投资机构也已在ESG方面布局。

ESG投资不同于传统财务投资方式,而是更侧重于可持续发展、长期价值的一种投资理念。摩根大通、富国银行和高盛等金融服务公司定期发布报告,广泛审查ESG投资策略和方法。国内的红杉、高瓴等知名机构也在布局ESG投资策略。

ESG因与碳中和高度的相关性,不断的被提及,但实质上两者有交融,也有区别,有着不同的概念体系,不能混为一谈。

总结而言,碳中和叠加新一轮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能源革命的逐步深入,对投资领域的影响巨大,把握碳中和也可能把握住这个时代。

同时我们也需有清醒的认识,不可人云亦云,毕竟一个好技术、一个好公司、一个好的投资方向,和真正的投资回报没有因果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