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是讲的一个时候。一时应用特别广泛,如过去,现在,将来都可以用一时。不是固定在某年某月,时是超时空。凡夫有时空概念,有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未来。都称为时。虽然时空会消失,但时从未改变。一时代表佛与众生机缘成熟,已经达到教化普度众生的时候了,所以称一时。一时是表示佛与这些众生缘分已相当成熟,应当为这些众生说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了,这些众生与阿弥陀佛有缘,这个时候应当宣扬净土法门的时候了。释迦佛当时宣说弥陀经时已过了两千五百五十多年。当时称一时。几千年后的今天,与阿弥陀佛有缘的众生并没有放弃执持名号,持续到今天还是称一时。

藕益大师在要解中说:如是,是代表信顺。就是相信后归顺的意思。讲经说法要有人相信,有人相信才有说法的机会。就是信成就。现在这个时后佛说弥陀经与众生信受,这一法门的机会完全成熟。

什么是讲经什么是讲法(具备哪四条即可讲经说法)(1)

藕益大师说佛标主,佛表明是说法的老师,以老师为主。就像我们现在学校的班主任,有了主任说法,这个主任就是释迦佛,称为主成就。有了主成就,还要有一个说法的地方。大师说舍卫国等,标说经处也。舍卫国就是现在的印度其中的一个国家。弥陀经,就是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讲的,是标说经的地方。称为处成就。这个花园是当时舍卫国一个十分有财势有学问,道德高尚的人叫须达多,他时常救济穷苦人,所以就叫他给孤独长者,当时舍卫国的王子叫祇陀太子,他有一个花园叫逝多园,他在里面种了很多树。孤独长者想买这个花园,造些房子,请佛来说法。太子假意不肯,说:你把花园的地全部铺上黄金,我才会卖给你,孤独长者真的铺满黄金,看他真心想请佛来讲经,就把花园卖给了他,但里面的树没有铺上黄金。太子说这样吧,花园是你的,树是我的。我将树来供养佛,我们两个人共同来供养佛法僧。请释迦牟尼佛来这里讲经说法。是表明佛在什么地方讲法。在祇树给孤独园。讲经说法的班主任有了,讲经的地方有了,那么还有听众。没有听众给谁去讲。弥陀经中说,释迦佛当时在孤独园讲经时的常随听众,就以舍利弗等一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个场面已经相当大。当时是否有别的外来听众不得而知,这样规模大的讲堂肯定会波及周围群众去听法。即使是现在一个老师讲课的范围只不过百把平方米,学生几十个。这就是表示众成就。这四个条件全部成熟,在有关资料上说,佛祖在这里住了很长时间,阿弥陀经就在此讲,重要的经典都在这里示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