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技网】

月球,俗称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1969年的今天,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在月球留下人类足迹,从此7月20日被定为“人类月球日”。中国探月工程从2004年正式启动,至今已有18年。风雨兼程、不断攀登,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从未停歇!

当前网络不佳,建议切换清晰度或暂停一会

上次观看到00:00点击继续×

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歇)(1)

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歇)(2)

音频播放中

切回视频

本视频由获得场景视频提供技术服务V3.2.0版本复制视频网络信息 切到线路2 音频播放 字幕切换

00:00/01:35

BBT 高清 正常 列表 2倍1.5倍1.2倍正常0.8倍 高清清晰

7月20日

人类月球日

对于每一代人来说

月球都是一座灯塔

遥望它

咏叹它

更要无限接近它

……

中国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

2004年1月,中国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歇)(3)

2009年3月1日,正在执行“嫦娥一号”受控撞月测控任务的北京航天指挥飞行控制中心。人民视觉 图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轨有效探测16个月,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7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发射,12月14日实现落月,开展了月面巡视勘察,获得了大量工程和科学数据。

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歇)(4)

2019年1月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与被命名为玉兔二号月球车的巡视器分离后按计划开展相关任务,部分有效载荷已开机工作,玉兔二号则继续在月球背面行走。人民视觉 图

嫦娥四号任务是嫦娥三号的备份。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详情

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歇)(5)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人民视觉 图

“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启动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其中就包括探月工程四期。

“探月工程四期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几次着陆,着陆过后计划在月球南极建一个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这是我们整个四期的主要目标。”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

据介绍,探月工程四期将分三步实施,计划在2030年之前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目前研制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其中,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极区进行采样返回,争取从月球极区采集一公斤到两公斤样品回地球。>>详情

世界各国铆足劲向月球进发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活动的第一站。1959年至2017年年底,人类共发射132个月球探测器,成功率约为50%。

苏联拉开人类探月序幕

1959年1月2日,苏联经历了“月球计划”三次任务失败后,终于成功发射“月球一号”,拉开了人类探月的序幕,同时也在美苏探月竞争中占得了先机。采样返回等活动。此外还发射过“宇宙”“探测器”系列月球探测器。

到1976年,苏联先后发射了24个“月球”系列探测器,开展了巡视探测、

美国后发先至登上月球

1962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完成了“土星”重型火箭的设计,并对登月轨道进行了研究。1965年至1966年,美国从“双子座”载人飞行、“勘察者”计划、“月球轨道器”计划中掌握了载人空间飞行、空间对接、轨道机动、月面登陆等关键技术,为登月储备了大量数据。

1969年,“阿波罗11号”飞船迎来了发射倒计时。美国东部时间7月20日22时56分,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爬下“阿波罗11号”的舷梯,用脚上的九号半靴子在月球表面踩下了深深印记。他说出了那句人类航天史上的名言:“对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第二轮探月高潮仍将继续

1994年1月25日,美国发射了“克莱门汀”探测器,获得了当时最详细的月球表面图像,并发现月球南极可能存在大量水冰。这次任务也宣告了全球第二次探月高潮到来。

2003年9月27日,欧洲发射了首颗月球探测器“斯玛特-1”。它是世界上首个正式应用太阳能电推进系统飞向月球的探测器。

未来,人类还将开展多次月球探测活动,美国也宣称要载人重返月球。可以预见,月球上将再次热闹起来。>>详情

科学和浪漫,真的有冲突吗?

时至今日,世界上已有六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探测器们忠实地拍摄着这颗遍布陨石坑的星体,带回了来自天外的岩石和土壤标本。当然,这也让人类千百年来对于月亮瑰丽的幻想回归现实。

古诗词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灿烂瑰宝,而当人们在探究那些辞藻背后的科学原理时,却会或多或少显得有些“不解风情”。

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歇)(6)

9月24日,香樟雅苑小学的学生们在诵读有关中秋古诗词。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地理老师DNA动了:黄河的流向说明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生物老师推推眼镜:因为觅食、防御、繁殖等原因生活在一起,这是动物的群聚现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物理老师敲黑板: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发生的是凝华现象!

诗意和科学,真的有冲突吗?科技,会“谋杀”浪漫吗?

“浪漫”,可以解释为幻想、深情、富有诗意。然而,“浪漫”这两个字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它被称之为“浪漫主义”。

古人对“月亮”的幻想很浪漫,难道今人对宇宙的探索不浪漫吗——那些充满机械美感的火箭、航天器和空间站,凝结了地球最高的智慧成果。你说浪漫是举杯邀月憧憬琼楼玉宇,我说浪漫诞生于人类探索宇宙时望向银河的星尘万里。>>详情

新闻多一点|关于月球的冷知识

我们对月球的了解到底有多少?下面这些关于月球的知识,快来看一看吧!

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歇)(7)

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歇)(8)

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歇)(9)

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歇)(10)

>>详情

组图|月亮的别称有多美

如今,“上九天揽月”已不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神话,多年前,古人望月而歌,留下无数关于月亮的诗篇和畅想,正是他们的这些寄望,引领着后人不断追问、不断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

看一组图,赏一轮月,读一句诗,听听古人给月亮起的这些美好别称,感受这份跨越古今的优雅。

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歇)(11)

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歇)(12)

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歇)(13)

>>详情

本文来自【中国科技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