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说杜甫的诗。

《尧典》里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显然,这里的“言志”最明显的意就是“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志向;到了汉代,人们对“诗言志”的理解变成了“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志并提,两相联系,后来的说法似乎更准确。

杜甫是怎样走上诗圣之路的(杜甫完全走向了苦难大众)(1)

(杜甫像)

杜甫当然也不例外,他常常在诗里表达自己的愿望,他有两个最有名的愿望,一个是生涯后期,他自己坐在破旧的茅屋里,望着国为茅屋漏雨而到处都是被雨水淋湿的室内,他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己穷得一无所有,心里想的是天下寒士;另一个是生涯前期,他在洛阳城里,听着前线不断传来的战争消息,他说“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前一个非常有名,几乎人尽皆知,后一个就知名度差一些,因为《洗兵马》这首诗并没有选入课本。但宋代的王安石非常赞赏《洗兵马》,他在选杜诗时,把这首诗定为杜甫的“压卷”之作,所谓的“压卷”,意思一般是指“诗文书画中压倒其他作品的最佳之作。”显然,在名列“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眼里,这首诗是杜甫诗里极突出的一篇,今天我们就来读这首诗,全诗如下:

杜甫是怎样走上诗圣之路的(杜甫完全走向了苦难大众)(2)

(杜甫诗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餧肉蒲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鹤禁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杜甫是怎样走上诗圣之路的(杜甫完全走向了苦难大众)(3)

(安史之乱形势图)

诗比较长,特别有名的句子也不多,所以一般人都容易忽视它,但真正要了解杜甫,这一首诗很关键,因为在写这首诗的前后,杜甫完成了他的人格转变。这首诗的前后,是杜甫诗歌人生分界线,前面他侍奉皇帝,后面开始走向人民。

诗题是《洗兵马》,额外还有一个小标题,叫“收京后作”,这是杜甫在759年春天于洛阳写的一首诗,这个时候,长安和洛阳两京都已收复。我们知道,前一年他才从长安离开到华州司功参军任上,在那里,他只能做一些对朝局无关痛痒的小事,百无聊赖之际,杜甫决定暂离华州,到洛阳一带回故乡探亲。

安史之乱,杜甫是亲历者,他甚至还被俘虏过,他亲眼见证了这一声战争,战争期间他在洛阳、长安、鄜州、凤翔之间来往奔波,他狼狈之极、仓皇之极,但也由此接触了广泛的底层民众,也因此感受到战争给民众带来的苦难,他亲眼见过开元盛世,因此,对于如此苦难深重的国家和民族,他发自内心的痛苦,他的痛苦是切肤的,入骨的,他发自内心的渴望战争早点结束。

这首诗很长,限于篇幅,我们只对其中若干句子进行解说:

杜甫是怎样走上诗圣之路的(杜甫完全走向了苦难大众)(4)

(郭子仪像)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这里的“诸将”指的是李俶、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张镐等人;清昼同,指晚上和白天捷报频传,而且捷报的内容是相同的,后一份捷报证明前一份,足见前线那边的胜仗是真真实实的。河,指黄河。一苇过,典出《国风·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用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胡,指的是叛军,安禄山、史思明军因为首领是胡人,所以,一般就以胡指叛军。中兴的将领们收复了山东,捷报昼夜不停地向朝廷传送。黄河已经是一苇便可渡过的容易了,消灭胡人军队的就像在破竹一样容易了。杜甫是听到捷报之后写的这首诗,他很高兴,觉得胡人军队很快就会被消灭了。他相信在这些有名的将领率领之下,唐军消灭胡人将是很快的事情,事实上,他对于战争的前景显然有点乐观了,那是后话,以后再说。

诗中并没有一味的乐观,他显然看不惯那些无功受禄的官员,他认为他们“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这些人打仗时不效力,但是战争之后,攀龙附凤起来,一个比一个强,很短的时间里,天下已经有了无数的王侯。这里指的是攀附唐肃宗和张淑妃的李辅国等人。他们靠着有拥戴唐肃宗之功,回京后气焰极高,实质上这一段时期,唐肃宗封官也确实非常泛滥。几乎在安史之乱之初跟随玄宗奔蜀的人以及跟唐肃宗在灵武的扈从之臣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杜甫认为这些封赏之中很多是不必要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有那些功劳,不过是“蒙帝力”罢了,完全是皇帝的影响,他们不应该“夸自强”夸赞自己的功劳,你看,杜甫多么不合时宜,他这一句,几乎打击了大部分受封赏的权贵,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勾心斗角的官场活下去呢?

杜甫是怎样走上诗圣之路的(杜甫完全走向了苦难大众)(5)

(房琯放粮塑像)

当然,他也不是全盘否定所有人,他挑出来了两个人大加赞扬,一个是房琯,一个是张镐,他把房琯比作汉代名相萧何,把张镐比作汉代名相张良,他讲述他们的功劳,说房琯“征起适遇风云会”,这其实不合实情,房琯当然是个清官,但房琯给肃宗送继位凭证后跟随肃宗后带着几万兵马跟胡人军队作战,因为并不懂军事而导致“四万义军同日死”(《悲陈陶》),他在安史之乱的贡献并不突出,但房琯跟杜甫私人关系很好,所以,杜甫认为至少在国家危难之际,房琯是挺身而出的那个人。

杜甫是怎样走上诗圣之路的(杜甫完全走向了苦难大众)(6)

(张镐塑像)

张镐呢,张镐曾准确预料史思明的诈降,长安和洛阳的收复,张镐出力很大,实际上张镐对杜甫本人也有恩典,前面他因替房琯说情得罪肃宗,就是张镐上书力保杜甫,才使杜甫没有获得重罪。杜甫点明的这两个人,其实都跟杜甫有不错的私人关系,“诗圣”也是人,他力保房、张,恰是他真实性情的一面。这个时候,房琯、张镐已经罢相,杜甫摆出这些,希望肃宗能起复房琯和张镐。并且说,如果起用他们的话,“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杜甫是怎样走上诗圣之路的(杜甫完全走向了苦难大众)(7)

(侯景之乱)

“青袍白马”是个典故,指的是梁武帝时的“侯景之乱”(也叫太清之难),侯景作乱时,他的部下都骑白马,穿青袍,杜甫以侯景之乱比喻安史之乱,如果起复房琯、张镐等人,国家就再也不会有侯景之乱这样的叛乱,将再一次呈现后汉东周一般的昌盛。各地郡县将争先恐后地呈献祥瑞,“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白环,是传说中西王母朝虞舜时献的宝物。银瓮,指的是一种银质盛酒器。据《孝经援神契》载:“神灵滋液有银瓮,不汲自满”,传说当王者刑罚得当时,银瓮就会出现。我们回顾当时的情景,在各地都争相呈献祥瑞的时候,战争远还没有结束,叛军势力仍然不小。人民的日子也依旧苦不堪言: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望望,指望了又望,农民们在田地里望了又望希望土地不要干涸,多么形象啊。当年正值大旱,农民们希望土地不要干涸的心情是殷切的,而布谷鸟正在一声声催促着播种,为什么要催呢?时节到了,因为春旱,土地不能播种。

捷报频传让杜甫认为战争就要结束了,因此他说:“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淇上的健儿(指围攻邺城的士兵)赶快归来不要懒散,城南的思妇们正因思念你们而忧愁入梦。传说武王伐纣,遇大雨,武王曰:“此天洗甲兵。”于是杜甫也盼望上天能下起大雨,“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哪里能得到壮士引来天河水,洗干净甲兵永远不再使用。他太希望罢战休兵,让老百姓过上安乐日子了。

杜甫是怎样走上诗圣之路的(杜甫完全走向了苦难大众)(8)

(武王伐纣)

这首诗的基调是歌颂祝愿性的,因此它更多是热烈欢畅,诗人热切关怀国家命运、又充满乐观信念,这是一曲展望胜利的颂歌。但杜甫并不是一味地歌颂,他向来是面对现实的人,诗中对某些不良现象也有批评和忧虑,但这并不影响诗人对整体形势的兴奋与乐观。我们说,杜甫的诗一向是以“沉郁”诗风见称,这一篇古风却类似初唐的“四杰体”,清代田雯《古欢堂集杂著》里也说:“子美为诗学大成,沉郁顿挫,七古之能事毕矣。《洗兵马》一篇,句云‘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犹是初唐气格。”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初唐气格与诗歌表达的喜庆内容完全相宜。如果这样表达欢快情感的诗也老气横秋沉甸甸的,才是怪事。

杜甫是怎样走上诗圣之路的(杜甫完全走向了苦难大众)(9)

(杜甫诗意:石壕吏)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这首诗的重要,主要在于它一个分界线,此后不久,杜甫结束探亲时,唐军以20万军队讨伐叛军却大败而归,各地又陷入骚乱与不安之中,杜甫在回华州途中,经过新安、石壕、潼关时,他接触的都是老翁老妪,人民在官吏的驱使、催逼之下担受着无处申诉的痛苦,杜甫身在其侧,蘸着血泪,写了“三吏”“三别”一组六首诗,也从这组诗开始,杜甫完全成了后世我们所认识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总之,《洗兵马》的欢乐梦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打碎了。但从《洗兵马》开始,杜甫完全走向了苦难大众。

(【唐诗闲读】之134,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