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该何去何从(生而为人意义何在)(1)

总有人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有人说,人生苦短,意义不重要,应该及时行乐;有人说,建功立业,儿女双全,幸福美满;有人说,努力挣钱,为儿女留下两箱钱财,三栋房子。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走的时候,相比来时,心灵会美好一些。 生而为人,如果每天只是追名逐利,吃喝玩乐,肆意放纵,沉溺于感官享受,终会空虚落寞。等到老去那一天,蓦然回首,会不会有诸多遗憾呢?会不会因为荒废人生而喟叹呢?会不会因为浪费光阴而悔恨呢?怎样才能不枉此生,如何才能活出生命的价值?答案是:去奉献,去利他。我是80后,还有一些担当意识,因为从小吃过苦,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所以还算坚强、独立。而如今的孩子们,虽然接受新事物更快,更加聪明伶俐,可内心却脆弱不堪,空虚孤寂。因为没有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独立、坚韧、担当、奉献的精神,缺少仁爱、包容、宽厚、广博的心量。所以,在面对繁重的学业和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时,不少孩子精神抑郁,甚至自寻短见,早早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所以,如果我们不付出行动,不去传播善知识、正能量,不去燃烧、奉献自己,照亮身边人,孩子们的未来怎么办?祖国的希望在哪里?鉴于此,作为成年人,我们要日益精进,努力修正自己,哪怕现在能量微弱,不足以影响照亮他人,也要努力践行,能帮一个是一个,影响几个算几个。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生而为人该何去何从(生而为人意义何在)(2)

勤于修身之人,即使没有能力帮助他人,也不会给别人增添负担,因为守身中正、内心纯良,言语温润和煦,行为谦恭礼让。而当我们稍有能力,颇有智慧时,就可以尽己所能,济世利人。正如孟子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人说,我力量有限,实则不然。如果我们真的念念利他,无论当下能力大小,贫富与否,无论身处何种职位、行业,都可以贡献自己,帮助他人。有人说,我没有智慧,如何帮助他人?其实,智慧的增长也源于强大的利他、奉献精神。当愿意做一根电线,为所有家用电器供电时,就会有源源不断地电流流向我们。当愿意做一根水管,为千家万户供水时,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流入我们体内。当不停地救人慧命,化身他人的指明灯时,自然会倾尽全力,修正、提升自己,如此,何患无智?佛法讲,金刚非坚,愿力为坚。金刚石,坚硬之最,也比不过愿力。当我们一心救人慧命,念念利他时,一切困难都只是暂时,如此,必能无往不利、无坚不摧。读过佛经文的人都知道,佛、菩萨成道前都会先发大愿。药师佛12大愿,阿弥陀佛48大愿,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生而为人该何去何从(生而为人意义何在)(3)

坚持不懈,努力不止,进德修业,奉献利他,当我们将此奉为人生的座右铭时,可以生出无限力量,激发无限潜能。如此,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没有做不到的。 我们每个人都很平凡,很普通、甚至很庸俗,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份愿力,这点慈悲心,这些许善念,天性才能大放异彩、人生才会光芒万丈,我们才能不知疲倦、敢于承担、勇往直前,如此,普通才能变不凡。 再过30年,六十几岁,垂垂老矣。那时,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如果没有做过一些利他的事,没有为社会贡献一份价值,一定会留下遗憾。反之,好好学习,精进修行,让自己变得有仁德、有智慧、有光芒、有爱心,然后去照亮身边每一个人。让他人因为遇见我们变开心,因为认识我们而改变,如此,我们的心灵才能被净化,人生才能被升华,我们才不枉一世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