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变革过程中,个人要想取得一番成就,是个人的努力更重要呢?还是顺应时代的大势更重要?这与一个很经典的辩论题目有些相似,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最近看了《大江大河》有了些许新的感悟。

两年前一部电视剧《大江大河》在网络上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当时我刚看完小说《平凡的世界》,时代变革激荡起的一种情怀在我心中还未散尽,所以一看到类似主题的《大江大河》播出,我立马又钻了进去。

最近终于又出了续集《大江大河2》,我也是迫不及待地看完了。剧集制作上,原班人马出演,诚意满满。拍摄水准很稳定,服化道也很精良,我记得梁思申作为美国企业派来的谈判代表,用的是一个块头很大的Dell笔记本电脑,很厚重。这是符合当时那个年代的一个小细节。除了最后几集,台词雕琢略微粗糙了一些,比如宋运辉劝说梁思申、宋运辉结尾画外音这两个片段,语言虽然符合人设,但主旋律得有些生硬。

人间正道是沧桑典型人物(识时务者为俊杰)(1)

社会大变革时代的魅力,就在于一定会涌现出一批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弄潮儿。他们有胆识、有魄力,能够成普通人不能成之大事;他们有情怀,有毅力,能够为逐流者不敢想之作为。同时他们也必然经历着感情纠葛、权术欲念的侵扰。这样的故事就会很好看,有戏有人生,他们就是一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缩影。

在本剧中,雷东宝、宋运辉、杨巡三个男主角的奋斗历程各自不同却又相互交织在一起。不可否认他们自身都具有着许多优良品质,使得他们能够有所成就,同时周围有许多值得信赖的人也给他们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所经历过的起起落落更受到时代大势的影响。

人间正道是沧桑典型人物(识时务者为俊杰)(2)

时代的潮水暗流涌动,能够准确把握机遇总能够产生最优的效果。宋运辉想要促成东海厂与国际一流化工企业合作,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时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于是他提出让国企通过合资的形式换技术。这个提案当时太过于创新,推进一直受到多方阻碍。直到1992年国家领导人的南方会谈之后,国家坚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大方向确定,这才让他的宏伟抱负有了实际进展。换句话来说,与宋运辉持不同意见的其他厂长们为什么屡屡折戟。他们没有为工厂考虑过吗?不是。他们不认真工作吗?不全是。达到宋运辉那般才气和严谨的确很难,但我想他们个人工作能力打八十分也还是有的。之所以会被宋运辉压一头,部分原因是他们没有站到历史的高度去看问题,没有站到时代发展的方向上去。

人间正道是沧桑典型人物(识时务者为俊杰)(3)

雷东宝的发迹始于“大包干”。当时文革结束百废待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思想,唤起并激发了农民的创造精神。在雷东宝带领下的小雷家村的做法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帮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开办养殖场、电线厂都是因势利导,顺应时代做到了在农民角度上能够想到一些勤劳致富的法子。然而,在后续发展中雷东宝没有进一步顺势而为,惹出来一些麻烦,导致了小雷家的衰落。例如没有关注市场对产品要求的升级,未及时给电线进行质量认证,影响了销路;例如换了县委书记,又正逢整顿三角债,手忙脚乱。这些都是没有赶上趋势而产生的不利后果。雷东宝被判刑入狱以后,加强了学习,冷静思考出了顺应产业集群趋势的想法,回村后成立了雷霆公司,整合乡里的电线厂,想必会给小雷家带来新一轮发展动力。期待下一部剧集中演绎小雷家走出当前的困境的部分。

人间正道是沧桑典型人物(识时务者为俊杰)(4)

杨巡是个体经商者,他白手起家,一直在追求着出人头地。他最初能做起来建材电器市场,是因为发现了假货横行,而且他自己的市场保证不售假货打响了名声。他的诚信经营理念可以说既是老古人留下的经商之道,又是在当时商品混乱时期最被倡导的发展路线。这如果不足以说明时势对他命运的影响,杨巡金州市场差点被强行掠夺一事,更能体现出个人努力强大的时运面前状如蝼蚁的可怜。首先是杨巡将市场挂靠在了小雷家村集体,政策明确规定下变得不合法,他好不容易拿出了自己的出资证明,暂时保住了市场。但紧接着乡里和县里各怀心思的人盯上了市场这块“肥肉”,政府欲强行收回再转卖他人。经过这一番波折,杨巡元气大伤。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我们看到的成功者,都是有意识地看清时代变化、发展趋势的一群人。能够把握住时代变革的命脉,就是在把握自己的命运。时运重要,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也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我们个人而言,就是在努力之外,也要审时度势,明白大势所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