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网友私信:脚后跟是怎么回事,好折磨人呀!其实,足跟痛症是骨科很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在门诊,也常有很多患者因为足跟痛来就诊。相信阅读这篇文章的朋友,也有过足跟痛的经历。这种疾病虽然多不会产生急性剧烈疼痛,但是病史很长,慢性疼痛对往往使人更难以忍受。


为什么足跟痛治不好(网友私信答疑详解)(1)

什么是足跟痛症?

足跟痛的特点是跟骨疼痛,多表现为足跟的脚掌处疼痛,局部皮肤一般无红肿,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肥胖患者,一侧或两侧足底可同时发病。表现为足跟负重受力后即出现疼痛,比如走几步路脚后跟就疼,早上下床一踩地脚跟就疼等,足跟痛患者一般没有外伤史,但多存在长期站立,远距离行走等诱因。

为什么会足跟痛?

足跟虽小,但是它周围的组织结构却很复杂,当这些结构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就会导致足跟痛了。

为什么足跟痛治不好(网友私信答疑详解)(2)

足跟纤维脂肪垫炎 足跟纤维脂肪垫是足跟部的重要结构,足跟底部皮肤厚韧,纤维脂肪垫就在足跟的深层,它能把足跟部皮肤和跟骨相连,防止足跟部皮肤滑动并吸收人体运动时的震荡。当足跟部受外伤、受到寒冷潮湿刺激或者存在长期应力及劳损时,该纤维垫可产生炎症,引起跟骨疼痛,肿胀。

纤维脂肪垫萎缩 随着病情的延长,或者年龄的增加,足跟部纤维脂肪垫内含有的弹性脂肪组织或者胶原水分逐渐退变萎缩。当脂肪纤维垫萎缩后,站立或行走时足跟得不到缓冲保护,会出现慢性足跟痛,病程较长者,甚至会出现足跟部皮肤变软,感觉过敏,症状也就更为严重。

跖筋膜炎 相信朋友们都知道,足存在足弓,足弓消失也就是扁平足,足弓分为足纵弓和足横弓,其中跖筋膜是维持足纵弓的重要结构之一,它起自跟骨,止于跖骨,类似于弓箭的“弦”,长期站立、步行、负重时,会持续牵拉跖筋膜,久而久之会使跖筋膜产生劳损,使其附着部产生炎症,导致疼痛。

为什么足跟痛治不好(网友私信答疑详解)(3)

跟腱炎 在足跟的后面,可以摸到一粗大的肌腱,也就是跟腱,俗称“脚筋”,跟腱与跟骨结节相连,行走、跑步,跳高等动作都需要跟腱的配合。当跟腱被过度使用时,如超负荷的运动、频繁在硬性地面如公路上奔跑、爬山等,可导致跟腱内的纤维发生慢性损伤,可引起跟腱炎。慢性跟腱炎会使肌腱纤维老化退变,会表现为足跟后方持续疼痛,突然用力后甚至会出现急性跟腱断裂。

跟骨后滑囊炎 跟腱后方皮肤很薄,且存在隆起,因此许多爱美的女性由于长期穿高跟皮鞋,坚硬的鞋帮会和足跟后方的皮肤持续摩擦,从而使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严重时滑囊会破溃,影响穿鞋和行走。

为什么足跟痛治不好(网友私信答疑详解)(4)

跟骨骨刺 “骨刺“也就是骨质增生,多出现在跟骨前方或者后方肌肉韧带附着处,跟骨骨刺仅仅是影像学所见,跟骨出现骨质增生说明病史较长,局部已经出现退变,肌化。并不能说有骨质增生就一定会导致跟痛症,足跟痛疼痛的程度与骨刺大小不成正比。少数斜向前下方足掌处的骨刺可能引起疼痛。

为什么足跟痛治不好(网友私信答疑详解)(5)

此外,跟骨骨折,创伤导致的距骨下关节炎。跟骨骨膜炎,骨膜损伤,感染,高弓足,扁平足等足弓结构发育异常也会导致足跟痛。

足跟痛症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不同的病因,足跟痛症的疼痛位置也不一样,纤维脂肪垫炎表现为跟下疼痛,跖筋膜炎表现为足跟底部前方疼痛,跟腱炎为足跟后疼痛,滑囊炎多能摸到一隆起的滑囊。一般来讲足跟痛表现为晨起或坐片刻后加重。行走后减轻,行走时间过长后又会加重。压痛点周围有时可出现轻度肿胀及红斑,纤维脂肪垫炎有时用手可触及皮下的脂肪纤维块,犹如可稍滑动的结节,压痛明显。

为什么足跟痛治不好(网友私信答疑详解)(6)

跟骨滑囊炎

足跟痛怎么办?

一般治疗 当跟骨出现疼痛时,首先应尽可能减少活动量和负重,注意休息,使损伤的韧带有休息恢复的时间,足跟局部应注意保暖,不要天冷时穿露脚踝的鞋子。长期坚持热水泡脚,足跟热敷,烤电。可以买双足跟垫,垫高脚后跟,让周围肌肉韧带放松,对于较胖的朋友,还需要控制体重。

为什么足跟痛治不好(网友私信答疑详解)(7)

足跟垫高,足弓支撑

病因治疗 对于长期穿高跟鞋的女性朋友,应换双舒适宽松的矮跟鞋,或者改穿运动鞋,注意足跟的保护;对于存在扁平足的朋友,应将足弓垫高;运动员应减少训练强度;创伤性关节炎应早期口服氨基葡萄糖等药物保护软骨,病因治疗常常也能取到不错的效果。

抗炎镇痛 由于足跟痛多为慢性炎症,因此抗炎镇痛治疗同样十分重要,临床上多选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若疼痛范围广泛可以选择口服药物,若疼痛范围局限,可以选择外用或者外敷的药物。临床上口服建议使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等),对于足跟局部疼痛,常用外用药物,比如扶他林软膏等,配合一般治疗,效果也不错。

局部封闭 在痛点处注射糖皮质激素可短期内抑制炎症,缓解疼痛症状,但属于有创操作,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免疫力抑制患者存在较高感染风险,

手术治疗 手术主要是针对原发病治疗,比如跟骨滑囊切除术,平足症矫形术,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融合术等,针对跟痛症本身的手术,比如足跟骨刺切除术,跟骨钻孔术等,临床上很少应用。

总结一下,足跟痛症虽然病因复杂,但总体与足跟周围组织劳损、退化有密切关系,治疗不仅需要缓解疼痛,最好能针对病因治疗,对症下药,纠正不良生活喜欢,坚持积极治疗,一般都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欢迎关注@骨科晓王医生,一名热爱科普的骨科医生,与您分享更多您关注的骨科健康知识。

@清风计划@头条健康@南方健康

#健康科普大赛##我要上##细聊各种慢性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