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5日,一部电影的上映,再次将我们带回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

《十月围城》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前往香港参加革命会议,在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的双重施压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有志之士自发地保卫孙先生的故事。

尽管电影是虚构的,但当时的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佩之情却是真实的。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1)

彼时的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列强欺辱一再退缩,对外委曲求全,对内却是凶相毕露。

人民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出路,而就在国家陷入生死存亡的时刻,是孙中山先生为我们带来了民主。

三民主义遍布全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响彻神州。

1911年,武昌起义的胜利,彻底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也为人民的新生活打开了大门。

但就在这个国家需要如孙文先生一样的有志之士时,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却因肝癌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

而在孙先生故去之后,围绕他的葬礼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01 孙中山先生的逝世

1924年10月22日,冯玉祥成功发动了政变,并邀请孙中山先生回到北平共商国事,随后,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表示同意回到北京。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2)

但这一趟路程,注定不会轻松。

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先生由广州乘船北上,在检阅了黄埔军校的演习后,他将蒋介石叫到了一旁。

“我这次赴京异常危险,能否回来尚不可知,然而此次北上是为了革命,是为了救国救民,也就顾不得危险了。况且我今年已59岁,即便死也可以安心了。”

蒋介石问道:“先生何出此言啊?”

孙中山只是摇了摇头:“都是有感而发罢了,今天看到黄埔学生个个吃苦耐劳,革命的事业交给他们,也必定能够继承,如果在两三年前,我还不能死,但如今有了他们完成我的志向,即便死也再无遗憾了。”

早在那时,身为医生出身的孙中山可能就已经感觉到自己身体的状况了。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3)

连日的车马劳顿,导致孙中山的旧病复发,当12月31日孙中山赶到北平时,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了。

而千里迢迢赶到北平后才发现,冯玉祥早就提前离开,而张作霖对孙中山的联俄联共的政策十分不满,段祺瑞又对孙中山阳奉阴违。

留在北平,孙中山面临的压力同样是巨大的。

原本就有病在身,加上国事的操劳,在回到北平27天后,孙中山还是病倒了。

医院里,孙中山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在妻子宋庆龄的搀扶下,孙中山费力地在遗嘱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革命事业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况且如今后继有人,最让孙中山放不下的,还是妻子宋庆龄了。

作为知己,也是战友,更是爱人,宋庆龄陪孙中山走过来很多艰难的岁月,面对晚年对他最重要的一个人,孙中山将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她。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4)

1925年3月12日上午,孙中山在北京铁狮子胡同11号溘然长逝。

这位为中华民国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临终前只留下七个字:“和平、奋斗、救中国”,而后便撒手人寰。

很快,孙中山先生去世的消息传遍全国,无数爱国青年捶胸顿足,感叹老天无眼,更多民众也是泣数行下。

但人死不能复生,如今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让孙中山先生早早地入土为安。

早年间,孙先生在南京紫金山打猎时就曾说过。

“等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

因此即便是孙中山先生在北京辞世,当时的人们也想遵从他的遗愿,决定将他安葬在南京。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5)

可安葬的地点决定了,采用何种方式下葬却成了难题,北平的临时政府决定用国葬的方式,南京政府提议党葬,而因为孙中山生前信奉基督教,所以他的家人想用基督教的礼葬方式。

关于这个问题,南京政府与北平一直争论不休,这看似是葬礼,可背后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如果采用了国葬,那无异于承认了北平临时政府的合法性,最后还是段祺瑞落了好处,南京方面自然不同意,所以坚持采用党葬。

最后,还是由南京政府主持,为孙中山先生采用党葬的方式,并于1929年6月1日开始,举行了长达四年的奉安大典。

02 奉安大典

孙先生去世后,他的灵柩第一时间被暂时安置到了北京的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

其实,在孙中山在世的时候就曾表态,想将遗体捐赠给北京协和医院用于医学研究,并且葬礼和棺木采用苏联的方式,由水晶棺保存供民众瞻仰。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6)

而在孙中山去世的第二天,南京政府就与苏联方面进行了沟通,预订了一个与列宁相同的水晶棺椁,因为水晶棺的制作需要时间,孙中山的遗体就只能暂时安置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一口美式沉香木棺椁中。

解决了棺椁问题,第二件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安葬地点,于是人们对孙中山的墓址选择展开了激烈讨论。

1925年4月4日在宋庆龄与筹备委员会共同的实地勘探下,最终还是决定选在南京中茅山南坡。

墓址虽已选定,但陵园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切只能等南京的陵园建好后,才能举行下葬和遗体转运工作。

在3月下旬,从苏联定制的水晶棺终于运到,但最后却没有采用。

关于为何千里迢迢定制棺椁却没有使用,当时有许多传言,有人说是因为水晶棺在运输的途中发生了破损,有人说是尺寸不合适。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7)

其实之所以没有采用水晶棺的原因,一是专家认为,在气候普遍寒冷的苏联,水晶棺能起到很好的保存效果,但在气候湿热的南京,最长时间也只能保存20年。

其次,由于当时医疗技术的落后,导致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已经出现了发黑的情况,失去了长期保存,供人瞻仰的意义。

最后只能由协和医院制作新的中式棺椁,新棺椁整体为楠木材质,内壁采用耐腐蚀的铝材制作,棺内满盛福尔马林药水,浸没遗体,以达到防腐的目的。

棺椁上还装有玻璃盖罩,用来观察遗体的情况,最后盖上楠木的盖子。

1925年3月19日,在一切安排妥当后,装有孙中山先生遗体的楠木棺被移灵至中央社稷坛大殿。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8)

初春时节,隆冬气息还未完全消散,天气也带着些许凉意,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平添了一些悲凉。

遗体运送的路上,放眼望去,黑压压的皆被人群围拢,人们穿着棉衣,神情严肃,父母也将孩子抱在肩头。

各学校的学生集体走上街头,手中高举旗帜与花圈,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到来,街道上已经没有了落脚的地方,晚来的人纷纷爬到树上,围墙上,甚至屋顶上,只为送孙中山先生最后一程。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9)

伴随着护卫队伍开路,移灵队伍也缓缓走上了街道,迎头的是一个写着三民主义的巨大花圈,而后便是装有孙中山遗体的灵车慢慢向前。

四周人群窜动,但是却安静无声,只能听见马蹄的落地,汽车的轰鸣,还有时不时的抽泣呜咽之声。

在这条并不算远的路上,目光所及之处尽是送行的人群,据悉,在移灵过程中有将近12万民众自发护送,足可见孙中山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在随后几天的公祭中,从3月24日至4月1日,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前往停放灵柩的大殿祭拜、其中李大钊、邓颖超等我党人士也前往悼念。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10)

根据统计,在这短短的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有76万人前往大殿祭拜,导致北平城万人空巷,所有人都沉浸在孙中山先生逝去的悲痛之中,感叹这位先驱的英年早逝。

03 千里送行

公祭结束后,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就要按照他生前的意愿前往南京了。

南京方面,在各路海外侨胞的帮助下,中山陵正在用最快速度加紧修建,而更大的难题还是落在了遗体的运输上。

北京与南京相隔千里,最稳妥的运输方式只能是铁路运输。

孙中山灵榇南下一共动用了九组专列,其中的第六列为灵榇专用的灵车列车,共挂15节车厢,上面配有两节外宾车,一节餐车,一节车长车,并且每节车均配有护卫长,用来预防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11)

而承载孙中山灵榇的车上是用前清慈禧太后的御用龙车改装而成的,除此之外其他车厢都是当时最为先进的蓝钢新型车厢,安全性自然不必多说。

确定了铁路运输后,接下来便是要考虑如何将遗体运上火车,原本到前门火车站这段路是打算使用汽车,但如此一来这段长48华里的路就需要进行大修,时间上来不及。

最后,还是决定用中国传统的殡葬方式,“杠夫奉移”,并最后选定了专门经营红白喜事多年的西长安街日升杠房。

所谓杠夫,就是指殡葬时抬运灵柩的职业人员,杠房则是专门出租殡葬所需灵杠、棺罩、等执事的店铺。

在曾经,所有人家举行葬礼都要抬棺入土,那也自然少不了抬棺的杠夫,别看这抬棺只是个体力活,但死者为大,这抬棺的讲究也多。

包括起落杠、垫换肩、快慢步、左右转、上下坡等动作要保持杠的绝对平稳,绝对不能让棺中的死者晃动,否则是对逝者的不敬。

传闻杠夫们在平时的练习中,会在杠子上放十几个装满水的碗,搬运结束,碗里的水不能撒出来才算合格。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12)

并且,这中途不能让棺材落地,是个十足的体力与技术活,所以尽管人们对殡葬行业一直讳莫如深,但旧社会对杠夫一直是十分尊敬。

为了保证孙中山先生遗体的顺利运输,这批北平的杠夫要一直随着火车南下,直到将遗体运到中山陵下葬。

此行,迎榇专员办事处一共雇用了3班杠夫,每班64人,此外还有负责拨旗、拉幌、以及托举遗像的人员共283名,可谓是声势浩大。

1929年5月25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正式开启了南迁之行,天空中礼炮齐鸣,北平城30万民众也自发上街送别孙先生最后一程。

5月27日,在徐州车站内刘工天面色沉重,身旁站着副车长蓝君以及四名工人,大家都没说话,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进站口的方向。

整个车站内所有的列车都停止开动,任何人都禁止喧哗,刘工天双拳紧握手心出汗,开了一辈子火车的他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务,那就是运输孙中山先生的遗体。

一路上,沿线的所有铁路员工都换上了蓝白色的统一制服,并且必须佩戴写有“奉安大典”的铜质纪念章。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13)

一切准备就绪,在晚上11时,灵车终于缓缓地驶入车站。

简单地休整后,5月28日凌晨2时,灵车再度出发,驶往浦口车站。

巧合的是,在列车靠近曹老集车站时,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狂风大作,顷刻间便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了大雨,而透过朦胧的雨幕望去,铁路沿线有许多青年学生自发地站立两旁,默默地为孙先生送行。

28日10时30分,列车到达浦口车站,比预计时间晚了30分钟。

蒋介石率先下车,孙科与宋庆龄分列两旁,三人肃立台前迎接灵车,周围的官员一律身穿黑马褂,带黑呢礼帽,脚穿黑皮鞋站在两侧低头默哀。

而在浦口车站外的江面上,海军威胜军舰早就接到了命令,提前一个星期停靠在此,等候灵车的到来。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14)

从浦口横过长江,这段水域的运输任务就由这艘军舰负责,舰船按要求提前进行了装饰,并且配有演奏哀乐的乐队。

当遗体横过长江时,周围的其余军舰纷纷横列江面进行护卫,来往的日、法、英等国的船只也一律降半旗默哀。

5月28日下午3时15分,孙中山遗体顺利抵达,结束了这趟千里之旅。

1929年6月1日,是正式的“奉安日”,整个南京城万人空巷,灵柩由北京的108名杠夫抬起,缓缓地走向中山陵,一路上近50万的南京百姓站立两旁,所有人无不含泪饮泣,做着最后的道别。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15)

正午12时,送行队伍来到墓前,孙中山的灵柩也被缓缓放入墓中,这一刻被称为“奉安”时刻,全国的交通一律禁止三分钟,所有人都要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马上站立静默,而与此同时狮子山炮台鸣放101响礼炮。

在这山河皆动的炮声中,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在宋庆龄等人的注视下缓缓关闭,这场举国震动,规模宏大的“奉安大典”也终于宣告结束。

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的“国父”,就连毛主席也十分尊敬,他的离去,对彼时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如今中山陵已经扩建到3000多公顷,被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便这么多年过去,每天来到这里的瞻仰者依旧是络绎不绝。

孙中山入殓(孙中山葬礼祭吊者达74万人)(16)

许多人来到这里,都想一睹当年孙先生的风采。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肺腑之言,也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困难,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孙中山与中华文化的复兴》新华网

《孙中山遗体改殓易棺之谜 揭秘“奉安大典”细节》中国新闻网

《“党葬”孙中山:现代中国的仪式与政治》 清华大学学报

《"百岁"老人忆"奉安大典"》钟山风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