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幼升小面谈日,一家四口陪着6岁的女孩参加面试。妈妈说:“家人为了备战孩子幼升小,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爷爷负责日常生活,奶奶负责所有饮食,接送往来由爸爸承担,妈妈则陪伴做功课。”

上海的家长很拼,谁知香港更拼,六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上学习班,Sharoni的孩子五岁半就取得了北京大学颁发的普通话证书。很多孩子还未出生,父母就开始未雨绸缪,香港人把这个现象称为“赢在子宫”。

资讯的爆炸带动了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让许多家长陷入焦虑之中,有些家长觉得让孩子提前学一些知识很重要,这样孩子就能赢在起跑线上。还有的家长则认为,孩子过早学习只会拔苗助长。那么,学龄前(0~6.5岁)的孩子究竟该不该学知识呢?

儿童发展指南里的学习注意事项(学龄前的孩子学习知识)(1)

首先,孩子学知识是顺应成长规律,而不是为了抢跑道

家长要理解儿童学习和成长轨迹,学龄前的孩子学知识,并不是为了强行灌输,也不是为了让他成为天之骄子,而是要让孩子成长在知识环境中,让孩子内心富足。

从孩子的成长曲线来说,0~2岁是孩子大脑发展最快速时期,2岁之后孩子大脑中的突触数量大量增加,7岁到达稳定。突触就是连接脑细胞的神经节点,也叫神经元。突触越多,脑细胞的使用率越高,记忆力也就越好。

突触数量大增,说明孩子正从四面八方,快速地吸收新鲜知识,迅速地扩大脑中的知识容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我们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问“为什么”。到了6~7岁,孩子的大脑总量已经达到成年人90%的重量,大脑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发育过程。

我们在学龄前让孩子接触知识,不是强迫和加重负担。而是按照孩子天然的规律,用他们喜欢的方式,陪他们一起发展。

儿童发展指南里的学习注意事项(学龄前的孩子学习知识)(2)

其次,为孩子积累知识,可以减轻他们未来的学习负担

有一次坐车的时候,听到两个家长聊天。其中一个家长说,孩子幼儿园快毕业了,担心孩子上小学跟不上进度,所以给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

其实这位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让孩子自由生长、充分玩耍,我们并不焦虑,但是上小学之后,我们发现孩子学起来特别吃力,对考试做题完全不适应,我们就会加倍焦虑。

幼儿园到小学就像跨越了一道鸿沟,从无忧无虑的时光,一下子跨越到了天天陪读的日子,连我们都不适应,更何况孩子。如果我们能让孩子,在学龄前学习知识,不仅可以让孩子有大量的时间积累,更加可以减轻孩子未来的学习压力。

儿童发展指南里的学习注意事项(学龄前的孩子学习知识)(3)

但,学习知识并不代表要上培训班,培训班让孩子提早面对各种运算符号,反而是把困难提前了。这里说的积累知识,是指让孩子在具体情景和大量游戏中学习。

比如:国外的幼儿园看上去天天在让孩子玩,但是并不是只是“玩”这么简单,他们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此外,他们也非常重视孩子的阅读环境,通过童书阅读,将书中的场景和生活场景无缝对接,通过书中的文字符号和其他逻辑符号,让孩子熟悉书面文字表达。

除了阅读,我们也可以帮助孩子熟悉概念,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比如:先让孩子有具体的概念,像动物,食品这些实际可以触摸的知识点。然后,通过这些具体认知,引导孩子学习动物的数量,这是数学;各个物品之间的方位排列,这是逻辑;更加可以通过具体的概念引导孩子认识抽象的概念,完成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结构。

儿童发展指南里的学习注意事项(学龄前的孩子学习知识)(4)

最后,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会,融会贯通的学习知识

数学、语文、物理这些知识是融会贯通的,就像我小的时候老师一直说,只有把语文学好,才能好好审题,看懂数学应用题让你求的是什么?直到孩子上学后,这些知识点被切割成各个学科。不同的学科有各自的学习方式,思考方式也完全不同,孩子难以建立完整的全景框架。

让学龄前的孩子学知识,他就能在自己的脑海中把世界串联起来,使世界成为一个大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他能够看见世界的“大”,也能建立自己的格局,这种格局需要从小就打开,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未来的路。

所以,让学龄前的孩子学习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还能帮助孩子建立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应对将来在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那么,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学习知识呢?

儿童发展指南里的学习注意事项(学龄前的孩子学习知识)(5)

1、多阅读

阅读在各个年龄段,都是追求知识增量的最好途径。现在的儿童书众多,家长和孩子往往无从下手。在我小的时候,曾经有一套书让我开启了世界的新大门,这套书叫《十万个为什么》。后来每次上数学或者物理的时候,我总能回忆起书中似曾相识的部分,那套书让知识联系到生活中来,并让我觉得数理化并不是枯燥的学科。

到了现在,很多父母会认为这些书是“闲书”,因为这些书剥夺了孩子做题、看课本的时间。其实,这反而影响了孩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因为课本本身是高度抽象的结论定义,如果没有大量的知识背景打基础,也是非常难理解的。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培根曾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鼓励人们要博览群书。

大文豪鲁迅也说过:“可以看看本份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即使和本意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这番话对孩子阅读课外书,同样也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孩子的年级增高,学业负担也会越重,到时候可能就真的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所以,我们应该早一点带孩子阅读,让他充分享受在书海中徜徉的快乐,这对孩子的将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儿童发展指南里的学习注意事项(学龄前的孩子学习知识)(6)

2、多接触

我的同事给孩子订制了英语课,有所不同的是,外教和孩子是通过网络上课。一开始我也心存疑虑,想着没有面对面接触,那么孩子怎么能畅快地和老师学知识呢?

不过,当几个月后,我听到同事的孩子虽稚嫩但标准的发音时,我才暗自觉得自己真是落伍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课程,像英语课、动画课、游戏课,连我自己也在网易公开课上收看课程。我们可以为孩子挑选一些适合他,并且制作精良的网络课程,让孩子增长知识,拓宽眼界。

当然也有家长会担心,网络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孩子都会从各种渠道学会上网,并从网络上摄取信息。比如:在学校孩子有电脑课程,孩子与孩子之间也会通过网络交流。

我们可以提前为孩子规划,筛选出优质的内容,合理安排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电子产品也能够成为孩子的好伙伴。

儿童发展指南里的学习注意事项(学龄前的孩子学习知识)(7)

3、多体验

前不久霍启刚在微博晒出一组照片,是他和妻子郭晶晶带儿子霍中曦到农田体验插秧的场景。他配文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天都跟孩子念,但是真的知道背后意义吗?”

照片中的一家三口,顶着烈日,挽着裤腿,站在满是淤泥的稻田里劳作。他们带孩子一起下田劳作,体验生活,把育儿的所思所想全都落在实际行动上,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带孩子体验生活、开阔眼界,他就会发现原来除去自己的小家外,外面还有一个那么大的世界。他的内心就不会局限在一个小角落里,更不会为日常的生活琐事钻牛角尖。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旅行,有很多父母都说,孩子旅行回来都长大了不少。

儿童发展指南里的学习注意事项(学龄前的孩子学习知识)(8)

如果,没有时间出去走走,父母也可以教会孩子观察身边万物,生活中就有许多真实的知识可以用来学习。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在“闲书”中的知识学以致用,更加能够通过亲子沟通,为孩子赋能。《少年文字》的主编周晴老师,就曾对我们说:她和儿子玩英语接龙游戏,比让儿子纯粹背单词,来得效果更好。

我们让孩子从小学习知识,不是为了提前抢跑道,而是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内心富足的人。就像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需要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一样,我们的孩子只有多阅读、广接触、多体验才能使他们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世界观,从而面对将来在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