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是一抹亮色,在绘画、文学、建筑多方面都有很杰出的成就,而且每方面都有优秀的人才问世,或者是代表作品传世。而文艺复兴在西方的历史进程中,也是一个闪光点,同样在绘画、文学、建筑等多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每个方面也都有出色的人才,以及著名的作品流传后世。宋朝和文艺复兴,可谓是中西方文化艺术史上的双峰。
同时,宋朝和文艺复兴不仅有举世瞩目的成就,还根据中西方各自的文化历史背景,继承了各自传承性和思辩性的艺术观念,分别升华了中西方艺术的本质,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有学者提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
中国宋朝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
宋朝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巅峰。宋朝自公元960年建立以来,到公元1279年灭亡,共历时319年。虽然人们常说它积贫积弱,还因为它最后没有抵挡住蒙古的入侵而对它常有微词。但是,宋朝在文化艺术上的登峰造极,可谓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一次巅峰。连陈寅恪先生都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艺术的曙光。自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历时数百年。人们提起它,都说它为中世纪的欧洲注入了一道光,说它解放了人权,奠定了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但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化艺术上的空前绝后,也是西方文化艺术上的一次高峰。连恩格斯都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1,宋朝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
1,1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北宋的统一消除了五代十国因为长期割据带来的地区隔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都处于相对安宁的环境。这样的局面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达到空前的繁荣,连偏安的南宋也是经济发达物产丰富。这样城市繁茂的社会面貌影响到了宋代的绘画艺术。
宋代的绘画需求量增加,服务的对象也有所扩大,反映的内容多为百姓的现实生活。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是很特别的,因为前朝的绘画多是服务于士大夫的审美,像宋朝这样表现人们文化生活的很少。比如,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图》,就十分生动的描绘了当时都城汴京各阶层的生活面貌,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繁华,也是当时城市经济的写照。另外,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等各自形成体系,又互相融合交融,画风时而博大如鸿,时而飘渺如 仙。
宋代山水画代表中国画的最高成就。宋代的山水画继承发展了唐代以来的青绿山水画法,注重构图的大势,笔墨的运用上也偏严谨,意境上更加的高远。更是诞生了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等著名的画家,以及李公麟的《五马图》《维摩居士像》、《免胄图》,苏轼的《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等著名的画作。
1,2文艺复兴是欧洲绘画的成熟期
文艺复兴是欧洲绘画的成熟期。文艺复兴之前,欧洲处于中世纪时期,当时宗教统治欧洲的文化艺术,连带着绘画等也深受宗教的影响,比如《查理曼福音书》插图的《圣马太》,就是为宗教服务的绘画作品。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美学理论和解剖、透视、索描、色彩等绘画的基础手法都逐渐成熟,也涌现了很多的艺术大师,比如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
他们不仅在创造了杰出的作品,多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理论和绘画技巧等,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绘画技巧上发明透视法,能在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在作画颜料上,改革了传统油画的材料,优化了油画的创作技法,让西方绘画能够更客观地表示创作的对象。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杰出的作品。
宋朝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
2,1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中国文学史上由"雅"到"俗"的转变时期,在此时期之前,中国的传统文学多是为社会的中上阶层服务的,比如汉赋广博,但是普通百姓根本看不懂,唐诗精炼,但是用典韵脚普通百姓也不能欣赏。可是,宋代的基础文学体裁——宋词,原本就是诞生于勾栏瓦舍之间的,诞生于普通百姓之间,意味着文学从社会的中上阶层逐步流传到社会中下层。
另外,宋代继唐代以后掀起了又一个诗歌高潮,并且在继承发展唐诗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思想内容上,宋诗、宋词都反映了民生疾苦,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黑暗,比如,梅尧臣同情民间疾苦的名篇《田家语》、《汝坟贫女》,欧阳修揭露官府腐败的《食糟民》。再者,宋代的话本小说,也代表了文学服务的对象开始转向普通市民,比如《简帖和尚》、《错斩崔宁》等话本小说,清新活泼很适合在底层百姓间流通。
2,2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大量体现人文主义的文学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大量体现人文主义的文学作品。在文艺复兴之前,文学作品与绘画作品一样都是为宗教服务的,比如宗教著作《上帝之城》,充斥着对上帝的虔敬溢美之词。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开始体现人文主义,主张人的思想解放,此外,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坛 三杰"一 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他们三人提倡"人学",反对"神学"。比如薄伽丘的《十日谈》就以歌颂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为主,揭露讽刺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生活腐朽,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
3,宋朝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3,1宋朝建筑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
宋朝建筑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宋朝建筑上承隋唐、五代,下启元、明、 清,使古代建筑体系从隋唐时的高峰转入了成熟的阶段。比如,宋代建筑营造制度被纳入了"律"、"令"、"格'、"式"典章制 度分类的"式"中,还检核律尺,修正典章,恢复了上古积黍为度的黄钟律。还修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包含了设计、 用料和施工详细内容的营造规程——《营造法式》一书。
而《营造法式》一书与古建筑中的"斗拱"有关。因为在古建筑中,斗拱作为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其建筑度量基准的作用就是在唐宋时期得到强化的。而这样的建筑方法,在宋代《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拱与梁架结合,并在后代的元明清时期也被继承,促进了中国古建筑的成熟化。比如,故宫中就有很多这样结构的建筑。
3,2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在欧洲的中世纪,建筑风格也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诞生了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的特点,意味着与上帝更近,比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等都是这一特色的建筑代表。
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则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包括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的特色,没有了尖形的顶部,还把文艺复兴时期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例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府邸,维琴察圆厅别墅等,都是这一特色的代表建筑。
宋朝艺术观的传承性,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观的思辩性比较
宋朝的文学、绘画、建筑等艺术,都是在前代的基础上,进行继承性的发展,所以宋代的艺术观特点为继承性。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绘画、建筑等艺术,都是建立在对前代艺术观念的彻底推翻、突破上,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观特点为思辨性。这两大艺术观念,不仅是宋朝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化艺术的成就之本,更是中西艺术的差异之源,也和上文所述的中西方历史背景不同有关。
宋朝和西方艺术观念产生的背景
中国人讲究"三纲五常",在文化意识上中国社会重视经验,崇拜长者、先辈,而在这样的意识下,传授和继承是中国人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这样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文学、绘画、建筑等艺术领域,形成了中国"传承性的艺术观"。
而西方人则受到了基督教"平等博爱"教义的影响,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崇拜长者、先辈,更重视个人的主动性、个人的价值观。所以,形成了西方"思辨性的艺术观"。
传承性与思辩性在艺术观上的差异
由于指导艺术发展的观念不同。中国和 西方艺术在服务对象、发展方式、风格定位上 都体现了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更深刻地诠释了中西艺术的本质。
2,1服务对象的差异
中国古代社会封建社会的性质,导致中国传统的艺术受到了统治阶级的影响,所服务的对象也是统治阶层。甚至,文学、艺术等大众可以接触到的艺术形式,都是统治者教化百姓的工具,比如,传统的戏曲,以及《红楼梦》《西游记》等在古代被立为禁书。甚至,宋代统治者本人都热衷于追求艺术,比如,宋徽宗的瘦金体,以及他的书画,都是当时顶尖的艺术。宋代时期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的历史之最,宋朝艺术服务于统治者的封建性的本质没有变。
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服务对象是普通新兴市民阶层。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后,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促使了文艺复兴的爆发,人们开始追求个人的幸福,不追求教会的认同。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形式也受到此意识的影响,上文提到的文学、建筑、绘画等等都有了不同的转变。此时,艺 术从本质上已不再只为统治阶级服务,而是成为一种反映人自身价值的表现形式。
2,2 风格定位的差异
在继承性艺术观念下,中国的艺术总体走向都是单向性的发展,即便不同朝代或者是时期会有不同的艺术形式,比如,汉赋、唐诗、宋词等等。但是,传统的艺术形式理论和服务于统治阶层的本质,却从未改变。传承性的艺术风格是中国艺术形式的定位。
在思辨性艺术观念下,西方的艺术总体走向都是不断的推翻与否认,各家各派斗争很常见,没有像中国一样文学艺术形式单一的特点。比如,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同放异彩。多变性的艺术风格是西方艺术形式的定位。
总结
在中国的宋代,绘画、文学、建筑多方面都有很杰出的成就,但是又不仅仅只有这些方面。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也是一样的,绘画、文学、建筑多方面都有很杰出的成就,也不止于此。宋朝和文艺复兴,可谓是中西方文化艺术史上的双峰。所以有些学者将二者进行比较,在比较之下,我们可以看出,受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中西方形成了继承性和思辨性的艺术观念,也升华了中西方艺术的发展,对后世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