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傍晚,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附近发生了既惊险又让人暖心的一幕!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小余(化名)在医院对面路旁突然昏倒失去意识,小余爸爸被吓得高声呼救。此时,心血管内科孙硕主治医师、刘方舟医师、心外科规培生和一名护士正好下班经过,他们连忙为小余紧急处理,为小余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目前,小余情况已恢复稳定。
医护路过紧急施救,坦言救人是本能反应
原来,小余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症,曾做过手术,还有长QT综合征,这天正准备到省医心儿科住院,结果刚下车就失去意识,还好小余的爸爸已经带着他来到医院门口。
而这时,心血管内科孙硕医生刚刚结束一天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下班回家,刚踏出医院门口就听到小余的爸爸高声呼救。
抢救时的现场监控画面
“救人是本能反应。”孙硕医生回忆道。他迅速跑到小余身边,观察生命体征,发现颈动脉搏动微弱,瞳孔有对光反射没有散大。考虑到事发地就在医院对面,孙医生果断和一位心外科规培医生一起抬着小余往急诊赶。到了职工通道时,小余逐渐恢复意识。
这时,心内科刘方舟医生和一名护士也加入进来。所有人默默分工协作,孙医生和刘医生两人评估患儿生命体征、并仔细询问病史;心外科规培医生跑到急诊呼叫院内急救;护士帮忙安抚患儿及家属。约10分钟后,急诊抢救人员赶到,孙医生把患儿情况详细交接给急诊的同事们,并帮忙把患儿抬上车床就默默离开。据悉,目前患儿情况已恢复稳定。
抢救过程的现场监控画面
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这位患儿在医院门口发病,且得到了几位专业医护人员的及时帮助,因此惊险渡过难关。但更多的晕厥和猝死,事发突然,根本来不及救治。”参与急救的刘方舟医生提醒,大家应提高警惕,及时了解心源性晕厥及猝死的知识。
刘方舟介绍:“心源性晕厥是以心排血量突然降低引起的脑缺血缺氧而诱发的晕厥,若无及时救治,极易发展成猝死。且心源性晕厥患者比其他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高6倍。国家心血管中心数据表明,心源性猝死发生率约每10万人中41.8例。粗略计算,即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发病急促、进展迅速、抢救成功率低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而更为可怕的是90%的猝死发生在院外,有关数据显示,仅有3.1%的患者能被‘活着’送达医院,只有0.06%能活着出院。所以,心源性猝死能自救自助的空间极其有限,而我们更多的还是只能探讨如何预警,如何提高他助能力。”
察觉身体不适
应尽快呼救或到人多处被人发现
哪些人容易发生心源性晕厥及猝死?刘方舟介绍,主要有三种:
1.快速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脏停搏等。
2.心脏排血受阻:严重的瓣膜病变、心脏占位病变及肺栓塞等。
3.机械功能障碍: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各种复杂先心病及心肌病等。
对于患病者本人,应该更注重做好个人健康管理(重视家族史、定期健康体检、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过量运动负荷);尤其当察觉到有身体不适,尽可能让身边的人知道或者去人多的地方,以便被人发现。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需要急救者或现场施救者。普及正确的心肺复苏技能,是确切有效的院外急救的关键环节。同时,更广泛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投放点,以及更为清晰的使用指引,也将大大提高急救效率。医生呼吁市民应积极留意主要活动场所附近的AED布点情况。
综合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文字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郝黎 张蓝溪 靳婷
图片 | 医院提供
来源: 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