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1)

建筑大师路易斯康有一句名言“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我浅显地认为,路易斯康所提到的光亮绝非单单光亮,而是暗指:光亮与黑暗并存,因为没有黑暗也就无所谓光亮)。路易斯康的直接了当之中却隐含着对空间设计的真谛,设计多维多层次“光亮”才是空间设计的最高境界......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2)

路易斯康

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黑暗,光明与黑暗如同一对双胞胎兄弟形影不离,在照明技术越来越成熟的今天人们也享受着人造光源所带来的空间感受。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3)

光和影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灵魂,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因为有光的存在。不同的光影效果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光影的变化就像音乐一样有强有弱、有轻有重、有高有低、有急有缓能产生出充满美感的韵律给人带来活力。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4)

在一些办公室内设计中,把阳光引入室内不仅可以减少人造光使用,节约能源,还创造了轻松自然的办公环境,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在室内设计中,光除了照明的作用外,还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营造室内空间的气氛。在室内照明设计的时候,我们既要考虑整体照明,又要考虑局部的重点照明,在商业空间如品牌餐厅、艺术馆、书店、酒店等要有独特的光影气氛,室内家居也要有符合人生活的温馨舒适的家庭照明设计。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5)

建筑大师詹姆斯·特瑞尔、安藤忠雄、路易斯康等都是光影艺术的狂热主义者,这三位始终影响着我,并一直指引着我从事建筑设计行业,苦追他们多年以及疯狂的崇敬,只要一聊到他们,我就能按捺不住的侃侃而谈,不过篇幅有限,今天我主要聊一下大神一样的存在的——詹姆斯·特瑞尔。

感兴趣的小伙伴,请关注我下一期的更新,以更好地理解光影在建筑中的灵魂作用。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6)

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

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

他在一次采访中说:“The history of art is the history of depicting light”,翻译过来就是“艺术的历史就是在描述光”。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7)

詹姆斯·特瑞尔对光的兴趣是从小就显现出来了,他提到在他小时候住的地方,窗户都被黑色的窗帘挡着,它就在窗帘上戳了好多小洞洞营造出满天繁星的感觉,这是孩童时期的詹姆斯·特瑞尔和光的第一次对话。在美国南加州独有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成长在那里的詹姆斯·特瑞尔沉浸在不同的光影体验中,一望无际的土地,充满阳光的加州,天空与海连成一片,这些耳濡目染的观察和体验让詹姆斯·特瑞尔对空间有了深刻的体会,而他想让我们在他创造的空间里也体验到他对光的感悟。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8)

一望无际的土地,充满阳光的加州,天空与海连成一片

光到底是什么?除开它是粒子是波长,除开它是照射地球的日光,照亮我们床头的台灯,它与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印度教里照亮世界的光孕育了众神之神,佛教里光是一种智慧对思想的启发,犹太教将光与黑暗寓意为善和恶,基督教里圣经新约用光表示知识、真相和神圣。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9)

佛教里光是一种智慧对思想的启发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10)

基督教里圣经新约用光表示知识、真相和神圣。

光的宗教性在特瑞尔的Meeting系列作品里,也有着灵感和经历的启发,她父母都是贵格会(Quaker)的成员,他自己也是其教派的终身会员,这个教派的教堂与我们以往看到基督教、天主教等华美宏大的空间有很大的不同,贵格会教的教堂保留了空间最原本的样貌,唯一的装饰便是能透进自然光亮的窗户和罗列整齐的椅子。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11)

贵格会的教堂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12)

贵格会的教堂

贵格会极简、朴素甚至有些禁欲的空间以及对光的精神感悟,都深刻影响了特瑞尔的日后创作,它摒弃一切刻意的设计,将感知本身归还给照亮一切事物的光。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13)

贵格会的教堂

一:Roden Crater(罗登火山口)和侃爷(kanye west)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14)

Roden Crater(罗登火山口)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15)

侃爷(kanye west)

或许正因詹姆斯·特瑞尔对光的感悟与应用里带有一定的宗教情怀,所以说唱歌手“侃爷”2019年发行的福音专辑“Jesus is king”(耶稣是国王)全程取景就在詹姆斯·特瑞尔的设计作品“罗登火山口”里。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16)

“侃爷”2019年发行的福音专辑“Jesus is king”(耶稣是国王)

而詹姆斯·特瑞尔对于光的运用,也为这张专辑里想表达的一种近乎神性的大爱提供了一种视觉化的氛围和升华,“罗登火山口”里对光的体验与感知以及对天空、宇宙的仰望,已经到了一种纯粹的极致,将物质简化到光是存在和感官的载体,是精神世界的点亮。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17)

“罗登火山口”里对光的体验与感知以及对天空、宇宙的仰望

“罗登火山口”的选址本身就有一种接近神性的宗教式浪漫,不会再喷发的火山,一望无际的沙漠,仿佛这里是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回归于自然的荒凉和寂静,把天空和宇宙的深邃拉进在特瑞尔的空间里,通过光便可触手可及。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18)

“罗登火山口”的选址卫星图

在詹姆斯·特瑞尔的沉浸式空间和福音音乐碰撞出的感染效果里,伴随着“侃爷”专辑里“Selah”这首歌,电影开头以上帝视角,旋转拉进“罗登火山口”,背景里定音鼓和贝斯制造亢奋的节奏,合唱团一齐高声喊唱哈利路亚........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19)

“罗登火山口”的选址卫星图

后来随着镜头的缓缓推进,让人错觉自己似乎慢慢从天空坠向地心,随后镜头转向了alpha (east) tunnel(阿尔法隧道),悠远的女声合唱响起,蓝色的灯光不断地从那两边滑过,似乎这个阿尔法隧道是无尽无限的,而这个声音从光亮的地方悠悠传来,像是在教堂里听到的空灵凌厉的音乐如同上帝在召唤你。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20)

alpha (east) tunnel(阿尔法隧道)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21)

East portal(东入口),地面的楼梯连接着椭圆形天窗

穿过阿尔法隧道之后就来到East portal(东入口),地面的楼梯连接着椭圆形天窗,拉近了人与天空的距离,天空泛白的蓝光过渡到空间墙面,墙上接近荧光的紫色使得整个空间呈现出一种超现实般神圣的庄严感,当教堂音乐配合着他们喊出“Jesus is king”(耶稣是国王)时,油然而生的肃穆将空间的神性也带到了顶点。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22)

East portal(东入口),地面的楼梯连接着椭圆形天窗

后面的镜头基本上就停留在Crater`s eye(火山口的眼睛)这个空间里面了,仅有的圆形天窗设计,简化了整个空间元素在不同时段的光亮在墙壁上留下的剪影,都随着太阳的运动在不断地转化位置。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23)

Crater`s eye(火山口的眼睛)

Count Your Blessings作为侃爷带领的福音合唱团Sunday Service Choir的专辑里的第一首歌,深情的合唱不仅歌颂了关于上帝神性的赐福,也迎合了光里隐藏的宗教感。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24)

福音合唱团

詹姆斯·特瑞尔对光巧妙极简的运用,让整个空间升华到宗教性的纯粹与热忱里,宏大的地理环境与光和天空的直接接触,我想这也是侃爷为什么要在这里拍摄的原因了。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25)

福音合唱团

二:Roden Crater(罗登火山口)的建造

70年代,詹姆斯·特瑞尔驾驶飞机路过亚利桑那州的罗登火山时,就决定要在这里建造属于他的光的世界,他在1979年前后买下了这座火山,开始打造这座火山口上的大型艺术空间装置,项目是一个洞穴式的建筑,很大一部分是在地下,在罗登火山口的整个规划和建设中,詹姆斯·特瑞尔咨询了著名的天文学家打造出了一个巨大的肉眼观测台,用于观测天体和天文事件。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26)

詹姆斯·特瑞尔咨询著名的天文学家

詹姆斯·特瑞尔充分地利用了大地和天空的关系,建造出不同的体验和冥想的空间,这些地表下的空间就像是一个个暗房,让天体的灿烂照进火山内部 。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27)

詹姆斯·特瑞尔的确是很有野心的,整个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耗时了40多年,完成了六个大型空间,开放时间现在是推迟到2024年,正如火山之巅连接宇宙的艺术装置一样,光芒本身也创造了无可替代的感官体验,就像特瑞尔自己说的那样。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28)

三:地中美术馆Ganzfeld(甘兹菲尔德)系列

我第一次真正认识詹姆斯·特瑞尔,是刷资料刷到了他在日本直岛的地中美术馆展出的Open Field(旷场实验),当时就把我震撼到了,当你站在展品外面的时候,整个空间是一个镶嵌在墙上的蓝色的平面,甚至和外面黑色笨重的楼梯不成比例。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29)

日本直岛的地中美术馆展出的Open Field(旷场实验)

当你缓缓走上这些台阶,那片蓝在你的感知中渐渐放大,终于你被它淹没,那是一种近乎刺眼的蓝,它充斥着你所有的感官,你看不见自己的影子、看不见墙体、看不到尽头,瞳孔尽力收缩,看到的也只有充满整个空间的最纯粹的光。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30)

日本直岛的地中美术馆展出的Open Field(旷场实验)

地面是微微向下倾斜的,当你回过头看你来的地方时,地面马上就变成了橘黄色的长方形悬在空中,当感知里的所有空间失去肉眼可以辨认的维度,那一瞬间我仿佛去到了现实之外的某个宇宙。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31)

日本直岛的地中美术馆展出的Open Field(旷场实验)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32)

那种感受真的太强烈,他真的就是强大到影响你整个感官,并且改变你对空间的认知的,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来“Light and Space”(艺术运动)的东西,那一下就把我震撼到了,以至于改变了我的整个学习和择业方向。

四:Sky Space(天空)系列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33)

Sky Space(天空)系列

影响我空间认知的,还有另外一个他的Sky Space(天空)系列,这个让我安安静静看着天空的作品,詹姆斯·特瑞尔和天空是很有渊源的,他的父亲是航空工程师,而詹姆斯·特瑞尔在16岁就考取了飞行员驾照,在云中穿行,在蓝天里感受空间的无尽,他在二战期间还违背过军令飞到西藏,他说他在那里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要去那里飞行,可以说特瑞尔是一个相当浪漫的人了。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34)

詹姆斯·特瑞尔

Sky Space(天空)在一个看过去平平无奇的小房间门后面,开门之后就真的感受到詹姆斯·特瑞尔的魅力,当坐进去之后你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感官被刷新了,或者说就是思绪被清零了。空间的四周是木制的座椅紧贴每一堵墙,座椅自带后仰倾斜角度,是一个适合舒服地靠着然后可以抬头看得这么一个座位,剩余的墙体和顶都是白墙,中间中空就像是在白色的画布里剪了一个洞,墙上淡淡扫着黄色的光真的有让天更蓝一些,因为它的挖空设计使得天和墙这个画布严丝合缝地贴合在了一起,所以遥远的天空一下子就被抓过来了的感觉。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35)

Sky Space(天空)系列

还有一个地方特别地触动我,就这个空间的声音感受,因为真的是全开的天窗,你可以听到外面的汽笛声和街上熙熙攘攘的人声,就像给那块小小动态图像窗口,配了专门属于它的声音,这一刻你感受到的它不再是那一个小方块的天空,你坐在室内跟外面的世界也建立起了联系。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36)

Sky Space(天空)系列

冬天那个开口还能带进来外面凌厉的空气,使之与场馆内的暖气在体感上也割裂开来,就符合了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对于室内空间的理解“Sensory Design”(感官设计),室内体验不单单是视线所及之处,更是要调动了各个感官的,我在听、我在看、皮肤也在感受、我也会闻到室外的空气。可以说光就是詹姆斯·特瑞尔的容器,他融入的不止是光,我觉得他真正做到了重新定义空间和室内感受,调动了观众的五感。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37)

Sky Space(天空)系列

五;延伸:詹姆斯·特瑞尔对空间的理解

就像詹姆斯·特瑞尔所说的:“我感兴趣的是知觉本身,当物体不存在,焦点不存在,还剩下些什么”?詹姆斯·特瑞尔打破了我们对空间传统的认知,他对建筑空间的观点我很喜欢,他说:“建造出来的结构最终是消失了的结构,这个结构服务于空间里人们的体验,而墙作为结构是不应该被觉察到的,被觉察到的应该是墙之间的空间以及空间里的光和空气”。

Wedgeworks(楔形工厂)这个系列作品中,他就试图用光来呈现界限,运用全息投影的技术在这里光取代了墙并分割了空间。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38)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39)

而另一个我特别喜欢他的早期作品1974年的Virga-Veils(维尔佳面纱)里,光变成了一个融进时间的光帘,自然的光和室内人工的光结合在一起,光线细微的变化里是缓缓的时间。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40)

不论是他的Wedgeworks(楔形工厂)还是Virga-Veils(维尔佳面纱)都刷新了室内里的元素,用灯光建立了一堵墙一道帘子,谁说这些必须是实际存在的呢?就像地中美术馆Ganzfeld(甘兹菲尔德)系列聊到的运用white-out(涂白)来展现和无限延伸空间,在视觉上是一个平面,走进以后会形成不同的景深。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41)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42)

这个概念也有被很多舞美所借鉴,虽然不见得是同样的效果,举一个最近很火爆的例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里面就有这样的舞台运用。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43)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44)

詹姆斯·特瑞尔说:“每个孩子都曾对光着迷,而我从来没有走出过这样的着迷”

作为一个创作者,我被他的热爱点燃,她浪漫而自由,喜欢光就追着光,喜欢天空就花费半生在沙漠里建造天文观景台,把对自然、时间和光的感悟倾注于此,詹姆斯·特瑞尔在追寻热爱道路上的诚恳和坚定也启发了我很多,尽管他出生在完全对艺术不感冒的家庭里,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45)

詹姆斯·特瑞尔

直到研究生时才开始艺术创作,然而这些都没有阻碍他的热爱,反而成就了他独特的创作手法,在本科期间他学习了感知心理学、天文学、数学,而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对光进行研究和创作的时候有了不同的维度,比如说Ganzfeld(甘兹菲尔德)这个系列作品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46)

Ganzfeld(甘兹菲尔德)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47)

Ganzfeld(甘兹菲尔德)

就体现了她感知心理学的学习,再比如在本科期间学习天文学时他,不会想到40多年后在沙漠里建造一个肉眼天文观景台,让来访的人们感受光、天空和天文现象。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48)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49)

回顾他的作品,其中蕴含的不仅是光的美,也融进了他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哲思。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我们所想的大部分是去改变现实,来容纳我们的渴望和希望,而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是去理解它”。

全球极简主义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篇把光玩到极致的光之艺术家(50)

在詹姆斯·特瑞尔的作品中,人们体验着纯粹的知觉本身,或静静看着天空、或沉浸在光的海洋里,或等待18.6年一次的月球停变期。人的主观意念被抽离,不需要去控制,不需要去改变,只需要沉浸在其中,也许每个人都在其中感受到了新的东西,也许感受到自然纯粹的美,也许意识到人类在苍穹下的渺小,也许体验到了我们与宇宙的连结,也许会在片刻中体会到永恒,也许在下一刻明白我们是在时间长河里的一瞬。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作者创作、整理不易,麻烦关注、收藏、转发。关注我持续更新,谢谢。

(以上部分图片、部分选段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