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无意中看见了这样一组数据:

在中国离婚家庭中,有近半数的夫妻离异,是由于婆媳关系造成的。

有55%的已婚女性认为自己和婆婆相处的不算好,

有41%的已婚男性认为自己家里存在着婆媳矛盾。

我看到这组数据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即转给了我妈,庆幸我们是那幸运的“另一半”。我妈给我回了个表意不明的笑脸,言简意赅的配上了四个字:全靠演技。

印象当中,我妈总是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比如我小时候住在爷爷奶奶家,特别挑食,以至于每天喂饭能喂一个小时。后来我妈听说了,就把我接回家,饿了半天,并美其名曰“孩子挑食都是惯得”,成功治好了我的挑食病。后来我听我外婆说,我妈年轻时说我爸戒不掉烟瘾“都是因为惯得”,于是把他的工资全部没收,硬是戒了十年的烟瘾。

“都是因为惯得”是我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孩子不听话,“都是因为惯得”;老公不回家,“都是因为惯得”;婆媳关系不好,“都是因为惯得”。乍一听没头没脑的这句,细想之下却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你的本性并不坏,我不会纵容你变坏。

在我结婚的前一夜,我妈帮我一起整理房间,突然说了句:“婆婆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归根结底还是个陌生人。你怎么对待陌生人,就怎么伺候婆婆。

现在回想起这句话,我简直要给我妈拍手叫好。大部分的媳妇,在结婚前,跟未来婆婆见面的次数有限,话题的内容都局限于见面寒暄。结婚以后,不仅要改口叫这个“陌生人”妈妈,还要像亲生子女一样去孝敬她,这让很多新媳妇摸不清自己和婆婆的关系。婆婆是亲人?但是没有血缘。婆婆是陌生人?但是你得管她叫“妈”。

如果把婆婆当成了亲妈,掏心掏肺地对她好,“惯着她”,把新房的钥匙的也交给了她,你会发现生活中会突然多了很多“好心的”烦恼。换洗的内衣被洗的干干净净,冰箱里塞满了你不爱吃的大鱼大肉,周末早早的就被叫醒晒被子。这样的婆婆虽然好,但是总让你觉得哪里有些膈应,有些不自在。

但是把婆婆当成最亲密的陌生人,所有的矛盾都有了答案,所有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比如“婆婆为什么总爱挑媳妇的刺”这个千古难题,放在婆婆是最亲密的陌生人这个前提下,就很好理解。婆婆辛苦养大的儿子,如今却要把他的爱分给“陌生的”媳妇,婆婆怎能不生气,不嫉妒?而像是“婆婆应不应该帮媳妇带孩子”,“婆婆进小家要不要先打招呼”这些问题,答案也不言而喻。

(二)

遇上恶婆婆是造了什么孽(家有恶婆婆)(1)

我妈虽然爱说“都是惯得”,但是她对我奶奶却总是恭恭敬敬的。逢年过节总会给我奶奶买衣服包红包,平时也经常打电话问候她。但是我知道她对我奶奶的一些做法是颇有意见的,只是那些连我都不知道的话,她从来只会告诉我爸。

把婆婆当成最亲密的陌生人,有很多话就应该放在心里。有的姑娘心直口快,总是“惯着”自己的嘴儿,憋不住话。我的闺蜜大雁,水灵灵一闺女,做饭家务样样拿手,但就是因为话直,让婆婆又爱又恨。

大雁坐月子的时候,我们去看她,她婆婆笑眯眯地说:“以后常来玩啊,我给你们做好吃的啊!”结果大雁一听,立马急了:“妈,你不是说等宝宝满月就回去了吗?”婆婆被拂了面子,只好自己找台阶下:“那我还得回来看看孙子,不是嘛!”可是大雁又接了一句:“不用啦,您那些老办法都过时咯,孩子还是我自己带吧!”

幸好大雁的婆婆是个随和的人,也没多说什么。这要是碰上个暴脾气的婆婆,还不当场吵起来!沟通是个技术活,一孕傻三年的大雁怕是没法参透这个道理了。

把婆婆当亲妈,“惯着”自己的嘴,什么都说,最后伤害的会是双方的家庭和你的小家。很多话,原本并没有问题,但从媳妇的口中说出来,就变了味。有了建议要是直接提,婆婆会觉得你要求多。想让婆婆帮衬着教导老公两句,婆婆又觉得你爱找事。甚至说个无关紧要的电视情节,敏感的婆婆都会觉得你意有所指。所以,和婆婆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有什么问题,最好经由老公传达,而且务必不能告诉婆婆,这是你的意见。如果小两口闹矛盾,也尽量自己解决,不然很多简单的小摩擦都会上升为家庭矛盾,愈演愈烈。

(三)

遇上恶婆婆是造了什么孽(家有恶婆婆)(2)

母子关系要远比婆媳关系好处理,所以婆媳关系的好坏,最终还是取决于儿子是否能从中调解。男人经常说女人是被娇惯的“小公主”,但殊不知,男人要是“惯起来”,能比女人还骄纵。

很多男人在婚后,不能及时转变自己的身份,虽然是个好儿子,却不算是“好丈夫”。他们沿袭了做儿子时的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惯着自己,成了什么也不做的甩手掌柜,让老婆任劳任怨,还不愿挑起小家的责任。家里大事小事,都要先问问婆婆的意见。婆媳间要是有了摩擦,只会在中间传话,把问题越弄越糟。

俗话说的好,会做的两头瞒,不会做的两头传。我估摸着我妈向我爸吐过的槽,大概有一大半都进了我爸的肚子里,另外一小半,也让我爸想法解决了。我小时候一直是我妈带着的,有段时间她特别忙,我奶奶就想来帮忙。但是我妈怕请佛容易送佛难,所以就差我爸去拒绝。于是我爸果断把我送去了小饭桌,还给我奶奶报了个旅行团,啥也没说,就把这事解决了。男人在婆媳矛盾中,与其做和事佬,不如直接把婆婆和媳妇分开,减少交集。婆媳之所以有矛盾,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在养育孩子、做家务、生活习惯等方面有不同的理念和方法。这些理念和方法并不是一句对错就能评判的,不管男人支持哪一方,另一方都会觉得他有所偏袒,疏离了家人的感情,反而会激化家庭矛盾。

聪明的男人不会愚孝,做个唯妈是从的“妈宝男”,也不会偏袒老婆,做个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大公鸡”。他应该是婆媳关系中的润滑剂,传好话,解矛盾,孝敬长辈的同时又能关爱保护老婆。

(四)

遇上恶婆婆是造了什么孽(家有恶婆婆)(3)

其实婆媳关系不和,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女人毕竟比男人敏感些,在国外,也有婆媳关系不和的案例,美国普渡大学还做过家庭关系方面的调查,最后的结果显示,婆媳关系在母婿、翁婿(岳父和女婿)、公媳、婆媳四种关系中是最不和谐的。

不过,国外的家庭一般都分开居住,婆媳虽然不和,并不会导致家庭问题。而且国外的家庭里,财产问题一般划分的非常明确,即使是亲生子女,组建家庭以后,如果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只能向父母借款。而在中国,从我爸妈那个年代开始,一般父母都会为儿子买房,给闺女儿添嫁妆,成为小家庭最初的经济支持。

在我爸年轻的时候,努力赚点钱,买套房子并不算困难。所以,我爷爷奶奶虽然给我爸妈攒了房子,但是最后我爸妈还是把钱一点一点还给了我爷爷奶奶。我妈说,父母不图儿女的回报,但拿人家的毕竟手软,以后要遇到点金钱方面的问题,决定权还是在父母,心里总是会不痛快的

可惜在今天,房价飞涨,能经济独立的小家庭实在太少。从结婚的婚礼开始,买房、装修、生养,哪件事不需要巨额的开销?所以很多小家庭在经济上都“惯着”自己,总是依赖着父母的经济支持。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男方家庭出钱买房,如果公公婆婆要求同住,小夫妻有什么底气去拒绝?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绝对是大部分婆媳矛盾的导火索。

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早上小夫妻出去上班,婆婆包揽了一家的家务。到晚上,媳妇上了一天班,婆婆也忙碌了一天,两个劳累的人坐在饭桌上吃饭,随便聊两句,还要小心措辞,防止说错了话,伤害了对方的感情。周末想睡懒觉,婆婆一早就起来烧早饭了,你说你还敢睡吗?小两口开开心心去逛街,买了新衣服新鞋子回家,婆婆还在家洗洗刷刷,婆婆心里能开心吗?

解决婆媳问题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把小家与大家分开。“一碗热汤的距离”最为理想,这样既能相互照顾,又避免了共处时的不便。除了空间上的分离,经济上的分离也十分重要。小家的经济独立了,在很多家庭事务上才有自己的话语权。

婆媳本是世界上毫不相关的两个女人,因为爱着同一个男人,才结成了亲密而陌生的同盟。婆媳关系并不只靠婆婆与媳妇的维系,还需要小家里的两个人齐心协力。相处中总有摩擦,收起你的纵容,去沟通,去理解,不要再惯着自己,惯着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