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白松露吗?你们知道白松露和黑松露的区别吗?
你试过追着米其林厨师到法国吃大餐吗?
你只知道妈妈和家乡的味道,你的味蕾打开了吗?
……
我猜,朋友圈里上面这三个问题能全部回答“是”的人寥寥无几,毕竟,我的朋友圈还不够高级。
有些朋友可能心里不服,想发火:你怎么知道我的味蕾打开没打开?你怎么知道我不够高级?
出卖你的是吃饭时的“吧唧”声。常吃松露和法国大餐的,一定不会“吧唧”。反之,迷恋妈妈和家乡味道的人,常常会吃的酣畅淋漓,吧唧吧唧。
说到吃饭时发出吧唧声这个不好的习惯,我以前也有。直到有一天,和一位外交部出来的、参与中国入世谈判的人吃饭,她很严肃地跟我说:“四四,吃饭时不可以发出这种声音,太不雅观了。”
我马上面红过耳,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土鳖,低层次,还上不了台面。
其实,在吃这方面,我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比如说雕爷牛腩,比如说金钱豹,比如说央视旋转餐厅,比如说西四环的日料名店,比如说北京宴,比如说钓鱼台国宴,比如说五星级酒店钦点米其林大厨做的菜,比如说国贸顶楼上的神秘美食,我都体验过,还不止一次。
雕爷牛腩有一阵子在北京的确很火,文章开头的灵魂几问就是雕爷牛腩创始人孟醒提的,他的观点是:"没吃过蓝龙虾、白松露,不知道黑松露和白松露的区别,对不起,你别跟我谈味道。屌丝们天天吃盒饭,你们的味蕾都还没打开……"
北京宴的口碑也不错。朋友圈里晒过几波,我有点好奇,就拉上一个土豪兄弟去体验了几次,说实在话,除了“小米沁海参”喝起来味觉清爽外,其他没什么特别印象。
因为工作的关系,也品过中国最好的葡萄酒——桑干酒庄的酒,国外的拉菲,雷司令,解百纳,干白干红,也尝过不少。
也见过牛逼的“吃货”,比如说沈宏非,常在媒体上写美食文章的那位。沈宏非名字富有诗意,见着真人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但想不到,我这样一个走南闯北、上流下流食物都吃过的人,竟然折在了“吧唧”上。后来当然改了过来,其实也不难,全程小心一点,闭着嘴巴慢慢咀嚼就可以了。但这样小心翼翼的饭局,其实吃起来一点意思都没有。
由于在这方面自尊心受到伤害,我后来对“吧唧”声比较上心,总是观察别人的吃相。但搞笑的是,有些百万年薪的高管,有些分管一方的大员,有些县委书记,吃饭时也是吧唧的。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回到我要点赞的正题上来。朋友圈里,有一位姓贾的哥们,是公司的高管,从事的也是一份高雅的工作。但吃饭却喜欢发出“吧唧”的声音,无论大宴小酌,总是碗筷齐飞,甩开腮帮子,撩开后槽牙,吃得比别人香。当然,其副作用就是“吧唧”声连连。
但是不再吧唧的我却很羡慕他,吃得真香。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吃东西不吧唧,在美食圈里顶多算是“好之者”,这哥们以吃为乐,吃嘛嘛香。足见味觉很好,身体很好。
每次和贾总一起吃饭,我总是想,去他的礼仪,去他的吧唧,吃的爽最重要。
在我心中,这位姓贾的哥们,是真正的“快意人生”。一方面,他总是很享受吃,无论粗茶淡饭,还是海鲜美馔,都吃得很香。有时候看他晒出的微博,晚上回家就吃点萝卜干、咸鱼,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但更难得的是,贾总也能将吃放下。他曾经在福建一个小寺庙里轻断食10天,每天打坐观照,只吃点馒头小菜,过午不食,他也坦然泰然。
能繁,亦能简。能丰,亦能俭。能迷恋,也能抽离。这正是我欣赏的人生态度。
欣赏贾总,一字赞之谓“达”。好久没见了,我很想念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