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认为自己说的语言是粤语吗(语言粤语和普通话)(1)

1997年,香港主权由英国移交至中国时,仅有四分之一的香港人会说普通话。如今,二十年后,这一数字几乎翻了一番。

然而,即使香港人能越来越熟练地用普通话交流,但仍有一部分香港人对说普通话提不起兴趣,甚至彻底排斥说普通话。

香港人认为自己说的语言是粤语吗(语言粤语和普通话)(2)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陈瑞端(Chan Shui-duen)教授表示,在她的学生中,说普通几乎是一个禁忌。“尤其是在年轻人中,他们整体普通话水平在不断提高,"陈瑞端说。"不过,一部分年轻人只是单纯地排斥普通话。”

对很多年轻人而言,排斥普通话是因为他们认为普通话暗示着香港正在不断被“内地化”,这正是他们不乐见的。

对普通话的社会排斥心理来源于香港人对其中国身份的疑虑,这一现象令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十分警惕。

2016年6月,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的一项年度调查显示,仅有31%的香港人对其中国国民身份感到自豪,较2015年相比,大幅下降,创造了自1997年该项调查首次发布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香港人认为自己说的语言是粤语吗(语言粤语和普通话)(3)

普通话:能向成功的语言?

即便香港人对普通话的愤恨不满不断加深,却也不得不咬牙承认一个事实:全世界说普通话的人数接近10亿。在香港,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许是通往财富和成功之路的关键。

在香港,最受欢迎的学校不是用英语教学,就是用普通话教学,没有一所学校用粤语教学。可是,粤语几乎是所有香港人的第一语言。

更令人震惊的是,香港顶尖学校教育咨询机构创始人鲁思·本尼(Ruth Benny)表示,99%的客户,包括香港本地及海外客户,都更偏向普通话。

鲁思·本尼说:“我认为正规教育不大重视粤语。” 她表示,粤语家庭乐于自家孩子在社交中能说流利的粤语,但是,他们更希望孩子学习用标准普通话书面语书写的中国文学作品。

在香港主权由英国移交至中国二十年后,教育领域对普通话的青睐威胁了粤语的地位,这激起了港民的愤怒和焦虑。港民们担心香特的文化和身份认同最终会被中国内地同化,甚至一些人质疑粤语以及与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香港是否会消失。

语言之争

在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前,香港大多数学校官方认定英语为教学语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使用粤语授课。

普通话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香港学校,但直到1998年才成为课程大纲的一个核心部分。

香港人认为自己说的语言是粤语吗(语言粤语和普通话)(4)

粤语VS普通话:谁先出现?

据说粤语源于公元220年汉朝灭亡之后,彼时北方长期战乱导致难民南逃,与他们随之南下的还有当时的汉语。

有关普通话的记录出现时间则晚得多,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的元朝。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普通话才在中国普及起来。

香港大学教育学教授谢立文(Brian Tse)说道:“正如当时很多人预料的那样,香港回归后,普通话会享有特权地位,从而在香港流行起来”。

1999年,香港教育局就公布了一项长期目标,宣布中文课采取普通话授课方式,取消粤语授课。不过,教育局并未公布达成这一目标的具体时间。大约10年后,作为政府咨询机构的语言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宣布计划拨款2600万美元(合约1.76亿人民币)将汉语课程转为普通话授课的转换工作。该委员会称,四年时间里,多达160所学校参与这一计划。

一些关注粤语团体估计,目前香港70%的小学和25%的中学用普通话教授中文。

香港人认为自己说的语言是粤语吗(语言粤语和普通话)(5)

政府偏袒?

香港政府推行“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鼓励学生使用中文和英文书写,使用英语、粤语及普通话交流。

不过,任职于多所香港大学的粤语专家罗伯特 ·鲍尔(Robert Bauer)表示,语言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和教育局实质上是在“收买”学校,用普通话替换粤语作为中文课程的教学指导语言。“他们执行的是中央政府的命令。”他说道。“粤语使香港和大陆分隔开,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都不乐见这一点。”

支持罗伯特 ·鲍尔观点的一些人列举了香港教育局曾在2014年发表的不妥言论。该教育局官方网站详细地介绍了香港的语言政策,其中指出粤语只是一种“汉语方言,不能算作官方语言”。这激起了香港居民的愤怒;他们认为虽然粤语是汉语的一种形式,但粤语绝不仅是一种方言。教育局被迫道歉并从其网站删除了以上言论。

语言学专家刘择明(Lau Chaak-ming)认为,在这种背景下,粤语不仅是存活下来了,而且以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发展壮大。

大约10年前起,除了标准汉语书面语,粤语白话也开始出现在广告中,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刘择明表示,在过去四年里,这一趋势迅速形成。他自豪地说道:“我们现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填写表格了”。

香港人认为自己说的语言是粤语吗(语言粤语和普通话)(6)

此前,广告和报纸只使用标准的汉语书面语,这方便了会书写汉语读者的理解,然而不会说粤语的读者要理解粤语书面语就要费一番功夫了。

刘择明认为,粤语书面语的兴起源于香港人对自己港人身份认同感的提升,并以此抵制更宽泛的中国人身份认同。

刘择明和若干志愿者正在编纂一部在线粤语字典,以记录粤语的演化发展。与此同时,粤语专家鲍尔不久将出版一部粤英字典,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

粤语正在消失?

根据这些语言专家的观点,粤语并没有消失。至少现在不会。刘择明说:“从语言学观点来看,粤语完全没有消失的危险。在中国范围内,相比其它方言,粤语发展势头很强劲。”

不过,他和另外一些人担心的是,随着普通话在香港的兴起,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学校热衷于把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的情况下,长此以往,粤语的发展空间会受限。“现在说粤语、写粤语成为一种政治行为。”罗伯特·鲍尔说道,“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未来香港儿童走在路上就不会用粤语交流了,到时粤语就危险了。”

罗伯特·鲍尔引用了粤语在广东省的发展历史,他认为普通话在广东省的普及非常成功,那里的孩子现在甚至都不使用粤语了。

陈瑞端对此则更为乐观。她表示,与之前预测的结果相反,香港主权移交后,粤语保持甚至扩大了其在政治及法律领域的主导地位。

她还表示,粤语从地位低下的方言演变成地位较高且能够完整发挥一门标准语言作用的语言形式——在汉语中,这是非常独特且前所未有的。

粤语也许不能完全享有一种民族语言的“威风”,但是,它对生活工作在香港的人们而言,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作者:Juliana Liu

编译:

审校:

编辑:翻吧君

英文来源:BBC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翻吧的立场无关。

翻吧·与你一起学翻译

translationtips

香港人认为自己说的语言是粤语吗(语言粤语和普通话)(7)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