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马尚田(时事评论员)

评价马尚田(马尚田谁敢小瞧二舅)(1)

二舅火了,相关探讨也挺让人上火。二舅是个好故事,也是个好话题。如何面对苦难?

二舅给出的答案是,庄敬自强,自求多福。即使挣扎,即使一瘸一拐,也要活出生命的尊严。

有经济学者聂辉华站出来,唱反调,二舅的故事并非“完美”,二舅的故事也治愈不了当代人的“精神内耗”。“苦难不是辉煌,消灭苦难才是”。还说什么,如果我不谈制度,光谈人品,那我一个制度经济学者和拍小视频的有什么区别。

评价马尚田(马尚田谁敢小瞧二舅)(2)

评价马尚田(马尚田谁敢小瞧二舅)(3)

我很惊讶,这位所谓制度经济学者,这种自信从何而来,他这种睥睨众生的勇气,又是谁给他的?

太高看自己的影响力了吧。但尴尬的是,当他看不起拍小视频的,却还在蹭二舅这个小视频的流量,才超过10万 。而平时,他的文章,基本就是几千的点击量。

我还想出一个事实,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不可或缺之处,如果真论社会贡献和社会影响力,经济学者未必赶得上拍小视频的。我就见过很多学者,自诩为学者,却为利益集团代言,说着鬼见愁的话。这样的经济学者,还真的赶不上某些拍小视频的,同样,也未必赶得上二舅。

在二舅所生活的乡村,几百位老人有了困难,都在找二舅帮忙,二舅不仅是木匠,还会修电灯,水龙头,微波炉,等等等等,他不仅照顾了自己,也照顾到了全村。在二舅所生活的乡村,可以没有经济学者,但不能没有二舅。很多经济学者动手能力赶不上二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赶不上二舅,这也是事实。

老实说,奢谈如何消灭二舅的苦难,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就是把二舅当成问题,而自己自居为解决问题的专家。二舅的人生,并非苦难的人生,至少他自己并不认为。二舅既不需要怜悯,也不需要别人的捐赠,人家靠的是自己,靠他的聪明勤奋任劳任怨解决生活困难,没给任何人添麻烦,反而帮助周围人解决了很多麻烦。

不知道我们的学者,有什么资格敢摆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把别人看成问题,而自己就成了解决问题的专家。我就见过一些学者,奔着给别人解决问题,而给别人制造了很多麻烦。这种姿态,要么是自视甚高,要么是骄傲无知。

他说,自己是一个制度经济学者。在制度经济学领域,很多经济学家用历史和理论雄辩地证明: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诺斯(North)和托马斯(Thomas)通过《西方世界的兴起》这本书告诉大家,荷兰与英国等西欧国家的崛起,主要是依靠“有效率的经济组织”。而“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就是保护产权和契约实施的好制度。

评价马尚田(马尚田谁敢小瞧二舅)(4)

抱歉!你说错了,大错特错。西方世界的崛起,恰恰不是因为制度,至少第一桶金不是。由此可见,我们某些位制度学者,西化现象有多么严重,西方学者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吗?

所谓西方世界的兴起,是指自18世纪以来欧洲率先发展出了工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体系,凭借强大的经济基础与军事实力,西方在世界各地进行海外贸易与殖民扩张。

这一过程,几乎就是一部血腥的战争史和掠夺史。就说说欧美的发家史好了。最丧心病狂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对印第安人的大规模屠杀。上千万印第安人被杀戮,美国无偿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

而英国呢,仅凭两场鸦片战争,从中国拿到的赔偿,足以给当时的英格兰建一个完整的养老系统。他们通过掠夺发了大量的战争财。

学者张维为这样评价,西方国家崛起的时候,这种侵略和掠夺之血腥,贫富差距之大,社会公正之少,贪污腐败之严重,可以说是令人发指的。

你看,西方世界的崛起,恰恰不是因为保护产权和契约,而是在剥夺别人的产权和契约。现在,某些人夸大西方的产权和契约,实则在否认这种掠夺和殖民的历史,为战争和殖民所暴力取得的财富合法化。

所以,学者啊,当你引经据典,说到国外某学者某本书的时候,我希望你不要照本宣科,鹦鹉学舌,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拿着一套自以为先进的假思想假学说,反过来高谈阔论地指导中国的实践。

我想说,再宏大的制度叙事也不能够抹杀小人物的庄敬自强,再辉煌的历史也离不开小人物的书写。

正如伟人所说,“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他还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