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人生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

——培根(英国思想家)

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马云(全球互联网巨头马云)(1)

互联网巨头马云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达2383.32亿美元。至此,刚过完50岁生日的马云,身家达到212.12亿美元,一跃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12月12日,马云更是以286亿美元的身家超过李嘉诚,成为亚洲新首富。

眼下,绝大多数的国人,只要一提到马云,马上就会想到他所拥有的巨额财富和显赫的社会地位,像什么阿里巴巴集团、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等等,等等。的确如此。他是中国大陆首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曾当选世界经济论坛未来领袖,近日又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权力人物(排名第30位)。可以说,如今的马云,成天被镁光灯、鲜花、红毯和掌声所包围。可是,绝大多数的人只能看到他光鲜亮眼的一面,不了解他曾经并不平坦、风光的过去,尤其是他高中时代最落魄的那一段时光。

1982年。中国浙江。杭州火车站。一个瘦弱的年轻小伙子,蹲缩在一个角落里,几乎一口气读完《收获》上的一部中篇小说《人生》。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就是18岁的马云。他的梦想是能进入北大,可是高考成绩揭晓,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自然名落孙山。此时,马云刚刚从一名蹬三轮车的临时工“升职”为收发邮件的临时工。被路遥的《人生》等文学作品鼓舞着的马云,认真复习以备战第二年的“千人万人过独木桥”;1983年第二次高考,他的数学得了19分。一个高复班怕影响升学率,拒绝“收留”他;从小梦想当兵的马云,身高、体重均不达标;考警校,同样被拒绝;与一大群小伙伴去肯德基面试,结果20多个人都被录取了,只有马云——再次被人拒绝。

凭着自己一股永不服输的拼劲、韧劲,1984年的第三次高考,马云的数学终于考出89分的好成绩,从而成功撞开了杭州师范学院的大门。从该校英语系毕业后,马云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学院,担任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

1995年初,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到了美国,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同年4月,马云夫妇和一位朋友共同凑了两万块钱下海经商,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杭州海博网络公司”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它是国内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不到三年时间,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500万元。

创业之路是艰难的,一路上充满令人无法预知的风雨、坎坷和荆棘。夸张一点讲,它甚至与开国领袖们在缔造一个新的独立的国家、一个自由、有尊严的民族是一样的:要经过“雪山草地”,经历内忧外患,经历市场冲击,经历对手排挤……

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马云(全球互联网巨头马云)(2)

创业初期的马云,当然也不另外。他曾骑着自行车,敲遍半个杭州市企业的大门——拉广告,绝大部分的人都把他当疯子、当骗子;初创阿里巴巴时,为了淘办公桌椅,为5块钱的运费,他能与人讨价还价半个小时;当他决定创办“淘宝”的时候,他身边的朋友几乎一致持反对意见——谁会从虚拟的网上买东西?自信的马云坚定地回击说,我们是不会,但是我们等到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的时候,我们就成功了。

1999年3月,马云正式辞去公职,带领他的团队从北京杀回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马云以"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球的大市场"经营管理理念,迅速招揽国际人才,全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培育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为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迎接"入世"挑战,构建了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不懈的努力,马云与他的伙伴们,为大众创造了一千万个创业机会,每天有超过一亿人登录消费,帮助众多亚洲企业走上全球化之路。是他,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零售业,改造着现代物流业……

温家宝曾这样评价马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有云:惟思将来者,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作为演说家的马云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一个人不为未来作准备,就很难做好今天。为自己负责,才能为别人负责”。

前一段时间,马云在对话新华社记者时如此回答:“我这样的人能成功,中国80%的人都能成功。我们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而不会为自己的成功找方向”。

当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天生活在物质里,生活在嫉妒中。他们非常渴望所谓的成功,又不想付出太多,更没有勇气去冒险;他们梦想着富可敌国,却每日过着安逸清闲的日子。我们暂且不说创业路上的艰辛和面临的巨大风险,单从大学讲师的岗位上辞职,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早已没有了马云的那份勇气和魄力!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部厚重的大书。每个人都是一段不朽的传奇。每个人都是主宰自己命运的上帝;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精彩的《人生》;每个人都是把握自己未来的精灵。它们绝不是什么所谓的“成功人士”才拥有的专利。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从而遗憾地)看不到后天的太阳!”这是马云经典语录中的一句话。我认为它很好地表达了二个意思。一是成功来之不易;二是坚持的可贵。

2014年,正是马云“知天命”的年龄。从马云一路跌跌撞撞、摸着石头过河,但却从容不迫、沉着应对的奋斗史来看,我们更加坚信了一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草根百姓。正如那首老歌所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往期精彩阅读:名人故事 | 著名作家铁凝的成功之路:从知青到中国作协“掌门人” 名人故事|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的演艺生涯和旷世情缘 情感故事|一个“变性”女孩的情愁:她背后的故事令人肝肠寸断 情感故事 | 为血脉真情,我愿出售五年婚期 赵薇为啥被“封杀”?她的故事,远比你想象的更恶劣 情感故事|初次未落红我的爱泪雨纷飞:这桩婚姻还能维持下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