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的钩弋夫人,出现得神奇,死得离奇。看似自己一个人忽然出现,然后又一个人孤零零地死去,赚得了不少观众的眼泪,然而宫廷中的事,又岂会如此简单。

1、钩弋夫人的出场不过是“一场戏”

史书记载,汉武大帝晚年出付出游玩打猎的时候,路过赵国,有“望气者”就跟他说,此地有奇女子。汉武帝便下令寻找,就找来了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很神,不但长得漂亮,而且两个手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是握成拳头的,伸不开。汉武帝好奇啊,结果他这天子这手一上,随便那么一掰,手就被分开了,手里面还握着一只小玉钩,钩弋夫人因此而得名。

汉武帝为什么称钩弋夫人(钩弋夫人进宫这场戏是谁导的)(1)

钩弋夫人画像(网络图片)

因为钩弋夫人无名无姓,只因为是赵地发现的,所以被称为赵氏。

这里面一共有三个疑点:

(1)“望气者”是谁?史书上说是 观天相、占卜吉凶的人,但是为什么”望气者“会说此地有奇女子?

(2)钩弋夫人这双手,一辈子没伸开,汉武帝一来就伸开了,神奇吧?汉武帝原来不是皇帝,而是个隐藏很深的大夫。

(3)钩弋夫人为什么无名无姓,到底在隐藏谁?(当然此处也有一说,钩弋夫人本来就是姓赵的,只是无名,女子无名在汉朝还是很普通的。)后来也确实说知道了钩弋夫人的父亲当时已经去世,曾因犯法被处以宫刑,做了 宦官 ,担任过中黄门 。

如果在当时来说,这出戏还有一定'先进性”。然而,换到现代社会,如果再有这种套路出现,要么是演戏,要么就是智商为负数才会信的吧。

这很明显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的送女进宫的“好戏”。

汉武帝为什么称钩弋夫人(钩弋夫人进宫这场戏是谁导的)(2)

钩弋夫人剧照(网终图片)

女主演:钩弋夫人

第一配角:“望气者”

第二配角:找到钩弋夫人的人。

后来钩弋夫人又出演了另一出戏,十四个月生子刘弗陵,历史上只有传说中的尧帝十四个月出生,汉武帝大为欣喜,钩弋夫人和刘弗陵的身上都充满了神奇色彩。

不过汉武帝好象比较喜欢这种硬推,之前李夫人进宫也是一出套路。(详见一首广告歌曲换来四兄妹的荣华富贵,却成为经典,如今仍广为传唱)那么,钩弋夫人这出戏到底是谁导的呢?让我们来一点点缕。

2、错综复杂的政治势力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即

  1. 长子 戾太子刘据,
  2. 次子 齐怀王刘闳,
  3. 三子 燕剌王刘旦,
  4. 四子 广陵厉王刘胥,
  5. 五子 昌邑哀王刘髆,
  6. 六子 汉昭帝刘弗陵。

汉武帝为什么称钩弋夫人(钩弋夫人进宫这场戏是谁导的)(3)

网络图片

因为汉武帝已步入晚年,每个儿子就是一股势力,如果有机会一朝为帝,拥立者自然也一飞冲天。

长子刘据,一直是铁打的太子,如果没有意外发生,自然皇帝位置就是刘据的。

次子刘闳,18岁就死了,就不提了。

三子刘旦,四子刘胥人品欠佳,并不受武帝喜爱,也没有强大的势力作后盾,也被排除竞争圈。(此后二人都先后有过觊觎帝位而做过激之事,且都因此而死)

而五子刘髆,因为他舅舅贰师将军李广利和李广利的亲家汉室宗亲刘屈氂(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也就是刘彻的亲侄子)的支持,而形成了不小的势力。

然而最后取得胜利的却是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看似很意外,实际上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不断努力的结果。

3、都谁对太子下手了?

为什么太子必须“死”?很简单,没有意外发生,太子刘据位置稳如泰山,无论是汉武帝的喜爱,还是太子的品德都足以让他稳坐太子之位。所以太子必须“死”。那么都谁对太子动手了呢?主要有三:

(1)苏文为首的宦官集团: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纪十四》载:“上益太子宫人满二百人。太子后知之,心衔文。”

“文与小黄门常融、王弼等常微伺太子过,辄增加白之。”

汉武帝为什么称钩弋夫人(钩弋夫人进宫这场戏是谁导的)(4)

苏文剧照(网络图片)

(2)江充:巫蛊之祸(可参考刘据:皇太子不能做太久?我又不想反,你们为什么都逼我?

(3)刘屈氂:这个史书里没有明说,但是一个重要线索是,江充陷害刘据而被刘据杀死了,刘据并没有找汉武帝请罪,而是直接杀进了丞相府。如果刘屈氂没有参与陷害太子的话,这个就不太现实了。而且刘屈氂陷害太子也很好理解,毕竟他是支持昌邑王刘髆的,太子不倒,刘髆是没有机会的,而太子如果倒了,刘髆将是第一受益人。应该说当时李广利和刘屈氂并没有将刘弗陵放在眼里,毕竟那时刘弗陵刚出生不是很久。

汉武帝为什么称钩弋夫人(钩弋夫人进宫这场戏是谁导的)(5)

刘屈氂剧照(网络图片)

4、钩弋夫人的背后力量是谁?

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1)有能力、有机会导演钩弋夫人这场戏;

(2)直接或间接向太子下手;

(3)刘弗陵即位后可直接获利。

汉武帝为什么称钩弋夫人(钩弋夫人进宫这场戏是谁导的)(6)

刘弗陵剧照(网络图片)

一、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向太子下手的三组势力,宦官集团、江充为首的酷吏集团、李广利刘屈氂为首的外戚集团。

而很明显的李广利、刘屈氂是支持刘髆的,转向刘弗陵并不会有什么好处。

二、然而江充的酷吏集团并不具备导演钩弋夫人这场戏的条件。

相比江充而言,宦官集团更了解汉武帝的喜好,对李夫人当初的上位经过自然也更熟悉,知道汉武帝好这口,后来十四个月出生这种套路更是为了迎合汉武帝的心意;而且宦官集团也更容易联合“望气者”和主动找到钩弋夫人。

而江充等酷吏更多的像是被利用了。

汉武帝为什么称钩弋夫人(钩弋夫人进宫这场戏是谁导的)(7)

网络图片

江充的人设是正直、严苛,所以得罪人非常广,上到公卿大臣,下到太监宫女,无不畏惧。这种人设只能通过不停地打击异已才能得到体现。而这与太子的仁德人设正好是冲突的,所以他对太子下手,更多的是人设的不同导致的。只是稍加引导和配合,江充把战火烧到太子身上只是早晚的事,而宦官集团正是那个催化剂,太子宫中找到的木人偶有极大可能是宦官集团配合率先放好的。

三、为什么宦官集团会因刘弗陵上位而获利?

首先,钩弋夫人的父亲前文所说,曾经就是个宦官,这是属于集团内部的开发和利用;

其次,钩弋夫人并没有什么外戚势力,历史记载中并没有任何亲属因为钩弋夫人受宠而得到升官的记载,可见钩弋夫人很大可能是独女,没有兄弟姐妹等等。这就给了宦官集团很大的机会掌控权力。

最后,钩弋夫人也需要宦官集团来帮助她实现政治需要。

5、汉武大帝亡羊补牢

历史的发展是,江充对太子下手了,太子反手就把江充杀了,却放走了苏文、刘屈氂。最后也在刘屈氂的绞杀下,逃亡后自杀。正当李广利、刘屈氂等人觉得大获全胜,打算推出刘髆为太子之时,内者令郭穰出来告密,导致刘屈氂被腰斩、李广利投降匈奴而家族被灭。

内者令是个什么官职呢? 内者令是负责掌管官中帷帐及诸衣物的少府属官。换句话说,与宦官集团往来密切,之前的合作者背后一刀直接KO了刘屈氂、李广利。

现在唯一能竞争太子之位的便只剩下了钩弋子刘弗陵。

汉武帝为什么称钩弋夫人(钩弋夫人进宫这场戏是谁导的)(8)

此时的汉武大帝终于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思子(刘据)之情难以言表,唯有向前看才能力挽狂澜。所以幡然悔悟的汉武大帝连续出了几计重拳:

(1)夷了江充的三族;

(2)活活烧死苏文,打击宦官势力;

(3)临死之前,逼死钩弋夫人;

(4)安排四个辅政大臣: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

到了此时此刻,汉武帝才敢真正的把刘弗陵立为太子,把庞大的汉帝国将到幼子的手里,他也深信幼子会在霍光等辅政大臣的照顾之下,平稳度过危险期。

至于钩弋夫人为什么必须死呢?自然和她背后所做的一切脱不了干系。“防患女主乱政”,并不单单是把希望扼杀在摇篮里,而是确实有很大可能。所以以“主少母壮”为由“立子杀母”是绝对正确的决定。

汉武帝为什么称钩弋夫人(钩弋夫人进宫这场戏是谁导的)(9)

钩弋夫人剧照(网络图片)

不过,汉武大帝虽然避免了宦官专权,却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外戚的势力,后来,西汉的帝国最终还是被外戚所取代了,而光复大汉的东汉帝国却不停地徘徊在外戚专权和宦官乱政中直至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