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的走低让SSD成为人们PC的标配,低门槛似乎没有太多讨论的必要,可在QLC颗粒大行其道的今天,你担心过自己硬盘的寿命和性能吗?

挤压HDD生存空间的QLC SSD

近年来,存储行业一直深陷于忽高忽低的价格旋涡之中,以致于许多人在选购存储产品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前怕虎、后怕狼”的恐惧,生怕一不小心在错误的时间节点买到了高价产品而追悔莫及。

可随着搭载着QLC闪存颗粒的固态产品,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后,可以说这种恐惧感也就显得“多此一举”了,低价和大容量渐渐成为SSD产品的标签时,选择也没有那么困难了。

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1)

算上早期的SLC和MLC颗粒,SSD颗粒这些年其实进步蛮明显的,不断的产品更迭,也让越来越多消费者对颗粒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SLC(单层式存储)、 MLC(双层式存储)、 TLC(三层式存储)以及QLC(四层式存储),根据电子结构的层数不同,其写入时产生的电压变化也就逐级递增,同时产生的电子干扰也会成量级的倍增;当然了,其写入寿命和读写次数也就逐级降低。

可相对应的,电子结构层数的增加,其存储容量却能够实现倍增,同时制造成本也随着技术的革新成倍的降低。尤其是随着三星开创的V- NAND技术的成熟和量产,固态存储产品在容量设计上,能够比肩市面上的普通机械存储产品了。

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2)

就像从MLC过渡到TLC那时一样,虽然在性能、寿命等因素方面QLC与TLC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在价格走低,相关工艺和技术等方面成熟后,QLC便会像当初TLC那样成为大势所趋。

在上下游场上的携手推动下,QLC硬盘的普及速度是相当快的,以美光为参考对象。就像从MLC过渡到TLC那时一样,虽然在性能、寿命等因素方面QLC与TLC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在价格走低,相关工艺和技术等方面成熟后,QLC便会像当初TLC那样成为大势所趋。

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3)

作为目前主要的3D QLC闪存供应商,美光不仅将这些闪存用于自家民用级和服务器NVMe/SATA固态硬盘和microSD存储卡等产品,并且也向其他固态硬盘生产商供应3D QLC闪存颗粒。

与TLC和MLC相比,3D QLC的价格非常具有竞争力,所以相关产品的价格也非常便宜,例如采用QLC颗粒的英特尔660P 2TB版最近的报价一直在1100元左右,折合每GB价格仅为0.5元到0.6元。这使得他们对然在性能和寿命方面无法与其他产品相比,但是目前也受到了许多客户的青睐。考虑到这些方面,美光用于固态硬盘的3D QLC闪存在上季度出货量增长75%也就不足为奇了。

性能比想象的美好

由于技术原理所致,QLC闪存确实存在先天性的可靠性降低问题,具体到指标上就是P/E擦写次数不断下降,SLC闪存的P/E寿命高达1万到10万次,MLC闪存之前也有5000~1万次的寿命。到了TLC时代就剩下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4)3000次左右,QLC更差,是500~1000次,所以大家就会认为QLC的可靠性很差了。

正常来说性能&可靠性是SLC>MLC>TLC>QLC,价格的话则是反过来QLC最便宜,SLC闪存是最贵的,所以目前SLC闪存基本上消失了,不论消费级还是企业级应用中都少见SLC闪存了。

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5)

实际上对于P/E次数,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P/E次数并不是固定的,随着技术的提升及NAND闪存的改进,P/E次数是会变化的,而且是往好的方面提升,寿命是会增加的。QLC闪存500次的说法最早源于前几年东芝QLC试验中的数据,不过去年美光发布企业级QLC硬盘时,给出的P/E次数是1000次。

退一步说,即便QLC闪存真的只有500次P/E寿命,以1TB容量的硬盘为例,每天日常使用的写入量大概是20GB,再夸大一点算作50GB,写入放大率也往大了算,算作2.0,那么1TB容量的QLC硬盘可以使用的时间=500x1000/(2x50x365)=13.7年。

当寿命问题不再成为问题的时候,QLC SSD性能就成为人们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6)关注的焦点,可有意思的是随着QLC SSD产品进入消费者手中,其性能也开始被大众了解。日本PCwatch网站的编辑就在PS4主机上使用了三星的860 QVO硬盘,后者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QLC闪存硬盘之一。

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7)

安装之后先跑了下CDM的性能测试,下面第一张图是SATA接口的,第二张图是USB外接的,后者的延迟会更快一些,所以4K性能有所下降,速度也损失了100MB/s左右,不过外接扩展的话这都不是事儿。

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8)

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9)

换用硬盘对游戏影响的主要就是载入时间了,原文测试了《死亡搁浅》、《怪物猎人》《荒野大镖客2》、《王牌空战7》等游戏,分为游戏从界面载入、游戏内场景载入两个部分,具体如下:

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10)

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11)

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12)

测试的结果很明显——HDD硬盘被SSD秒杀,那怕是USB接口、QLC闪存的硬盘,载入时间少则缩短1倍,快的话是HDD硬盘的2-3倍,当然也有王牌空战这样差距不是特别大的游戏。

总之,结论是很简单的,再渣的SSD硬盘性能也要秒杀HDD硬盘,这实际上还只是涉及连续读写速度的,随机性能其实更是质的差别,只不过在这里没体现出来而已。

这些QLC SSD足以替代HDD

说实话,单从容量看,SSD即使在QLC的帮助下,要完全干掉HDD还是很难的,目前2TB的HDD硬盘也就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13)300元上下,而8TB的HDD硬盘也不到千元,在这种容量下,SSD想要完全逆袭恐怕还是一句口号。

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14)

当然,其实如果你不是骨灰级游戏玩家或者高清玩家,大部分1TB左右容量的SSD完全能够独立满足你日常应用需求了,从这个角度看,大容量SSD在主流消费市场的替代完全是成立的。

光威 悍将 SATA3

1.5TB/669元

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15)

光威悍将SATA3 2.5英寸固态硬盘,1.5TB容量,采用慧荣SM2258H主控,连续读取500MB/秒,连续写入400MB/秒,颗粒不明,只表明采用intel、镁光、海力士、东芝等品牌,支持TRIM、拥有全局磨损平衡算法、支持动态电源管理,五年质保承诺也能让人们安心使用了。

雷克沙 NS100系列 SATA3

1TB/579元

玩游戏的选什么机械硬盘好(这类硬盘被吐槽成渣)(16)

雷克沙NS100固态硬盘读取速度可达520MB/s,SATA3接口,3D NAND闪存颗粒,1TB容量,对于入门级消费者而言,这款硬盘也值得考虑。

其实,当下SSD真的蛮便宜的,NVMe的售价也很大众化了,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兴趣考虑下……(文/小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