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候,庐州(现在的安徽省)合肥有一家姓包的有钱人家。公元九百九十九年,包公降生在这个家庭的时候,这个家已经接近没落了。

包公断鸡蛋的故事(包公断家案)(1)

包公有两个哥哥,两个嫂子。

大哥大嫂忠厚老实,从不惹是生非,在家里孝敬父母,和睦兄弟。在外面,待人诚恳,常常帮助穷苦人渡过难关。

二哥和二嫂呢?唉,麻线拴豆腐——就甭提了。

夫妻俩一肚子坏心眼儿,尽琢磨着发财害人。在家里,他们称王称霸,挑拨是非;在外边,蒙坑拐骗,欺负邻居,大伙都指着脊梁骨骂他们:—根藤上结俩没法吃的瓜——一对儿坏家伙!

包公还没从娘肚子里生下来,二哥二嫂就嘀咕上了.

二哥眨了眨小眼睛,说:

“咱家的财产已经不多了。要没有老三,咱爹娘死后,咱们和大哥二一舔作五,各分一半。可现在呢?哼,又要生了个老三了,如果是个男的,将来家产要分成三份。倒霉倒霉!

二嫂的眼睛也不大,也眨巴眨巴挤了挤一拍大腿说。活人还能让尿憋死。现在婆婆难产。你去告诉你娘,生下来的准不是好东西。

老二把这话学给他爹听,他爹半信半疑,心里像压上了一块石头,很不高兴。

包拯降生了

小包拯哇哇直哭,接生婆出来向全家道喜说。恭喜您家又添了一位公子。

小包公生下来就胖乎乎的,圆脸,高鼻梁,大眼睛可好玩了。他伸胳膊踹腿,好像要给那些不讲理的人来几家伙似的。嘴张得大大的,哇哇哭着,仿佛在喊着我不怕,我不怕。

唯独一样小包工长得特别黑,尤其那黑乎乎的小脸上。就像涂了一层墨似的,与众不同,老二这下可找到借口了。把老爹叫到一旁,悄悄的说。

爹,我看生下来这孩子准是个怪物,这可不得了,如果咱家养活了他,将来都得跟着倒霉。官府知道了也会怪罪咱家,以我的主意,干脆把它扔掉算了。

大哥,大嫂听了都不赞成,老大老实不敢说话,大嫂忍无可忍,说:“使不得!小兄弟各处都好,就是黑一点,怎么能是什么怪物呢?要扔了,可伤天害理呀!”

包公断鸡蛋的故事(包公断家案)(2)

老二眼睛一瞪,话横着就蹦了出来:

“我们家的事,你管得着吗?”

在他的怂恿撺掇下,爹娘抹着眼泪,忍痛把小包公用小棉被包裹上,扔到了村外老树林中。

黑夜,满天的乌云遮住了星星和月亮。北风轻吹,树林里发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那呼啸的林涛声中,夹杂着一个微弱的婴儿的啼哭声,那嗓子已经哭哑了,哭声断断续续的。啊,可怜的孩子!

下雪啦!雪花随着狂风,纷纷扬扬,不一会,就给大地盖上了一床银白色的棉被。雪花落在小包公的脸上,飞到他的嘴里。他抿了抿嘴唇,望着那漆黑的夜,不哭了。

突然,从树林外,跌跌撞撞走来一个人。狂风擦起雪花,摔打在他的脸上。他低下头喘了口气,踏着深雪,艰难地在树林里寻找着什么。往前,再往前,借着雪光他看到了棉被裹着小包公。扑逼一下,他跪了下来,用手拂去小包公身上的雪,抱起小包公,紧紧搂在怀里,站起身来,踉踉跄跄地奔出了这恐怖的树林。这个人原来是包公的大哥。他抱着小包公悄悄回到家里,推开卧室的房门,对正等着他归来的妻子

说:“依你的主意,把小兄弟抱回来了——”

大嫂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用手擦了擦,自言自语

说:“唉,可怜的孩子!快,给我——”

她从大哥手中接过小包公,急忙暖在自己怀里。

大嫂前不久刚生了自己的孩子,起名包勉,这时正躺在炕上。小包勉听到了动静,惊醒了,哇哇哭起来。

包公断鸡蛋的故事(包公断家案)(3)

大嫂对包公的大哥说:

“你抱抱勉儿,我先让小兄弟吃口奶——”

大嫂不顾自己的儿子啼哭,抱着小包公,喂他奶吃。小包公紧紧偎依在嫂子怀中,香甜地吮吸着奶汁

慢慢地闭上眼睛睡着了。

大哥皱皱眉头,问大嫂:

“抱回小弟弟,一个大活人,怎么瞒得住爹娘和二弟呢?”

大嫂也为难了,不知如何是好.是啊,家里多出一个人来,一天两天还行,天长日久,人家就会怀疑了。

这可怎么办呢?大嫂苦思冥想,忽然,她咬了呀牙,对大哥说:

“这样吧,村东孟二嫂刚生的小娃娃前几天死了,咱把咱的包勉送到她那里,让她拉扯长大,咱们抚养小兄弟。等他长大了,证明不是妖怪,再告诉爹娘。你看,这样办行不行?”

大哥听了,虽然有点舍不得自己的儿子,但是,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点了点头,说:

“好吧。我现在就把包勉抱给孟二嫂——”

就这样,包公的嫂子抚养包公,起名包拯,一直到他长大成人。后来送他到合肥兴化寺读书,非常用功,不久,就考中了进士,被举荐为定远县知县。

包公快要上任做官的时候,他嫂子担心他年轻,没有经验,坐堂审不了案子;又怕他不能公正断案,

冤枉了好人。她越想越不放心……

“唔,有了。我先试他一试。审得公正,就出去做官;审得糊涂,冤枉了好人,那就干脆别去做官”嫂子想。

包公断鸡蛋的故事(包公断家案)(4)

七月七日这一天,嫂子煮了十个鸡蛋,放在桌子上,然后叫来了家里的丫环春香,悄悄对她说:

“春香,包拯兄弟要外出做官,我要试他一试,

看他能不能判明是非。这里有十个鸡蛋,你吃一个。

你要沉住气,不露声色,看他如何破案。”

春香笑了,点了点头,说:

“我明白了。”

说完,她吃了一个鸡蛋,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中午,嫂子叫来了包公,脸上装着不高兴的样子,说:“兄弟,我上午煮了十个鸡蛋,放在桌上,倒中午一看,少了一个,不知是谁偷去吃了。你来想想办法,审出是谁偷的。不过,可要当个清官,可不能冤枉了好人!”

包公听了嫂子讲的话,心想,偷吃鸡蛋,事情并不大,但是事情无论大小,爱情不论轻重,做官的都应严肃认真的对待,不可马虎从事,以勿施害人。偷鸡蛋吃的人应该受到教育,判明罪犯也可减去同伴之间的怀疑。那么是谁偷吃了嫂子的鸡蛋呢?

推理、分析、比较,包公觉得做案人可能是常常在嫂子房里出出进进的那些丫环们。可是家中有好几个丫环,到底是哪一个呢……

包公在院子里摆上桌椅,坐起堂来了.

他先在桌子上摆了两个碗,一个碗盛满清水,一个碗空着。嫂子纳闷儿,问道:

水,又摆碗,这是干什么呀?”

“兄弟,我让你审出是谁偷吃了鸡蛋,你又倒水又摆碗,这是干什么呀?

包公坐在椅子上,说:

“嫂子不必多问,只请把几个丫环都给叫来——”

家伙们都来了,排成了一队,站在桌子面前,包公看了看每个人的神色说

“你们不必紧张害怕。大家按次序,每人喝上一口清水,漱一漱口,不准咽到肚里去,把漱口水吐到这

只空碗之中。大家都听明白没有?”

“明白啦!”大家回答。

丫环们按着次序,照着包公说的,一个个都漱了口,然后把漱口水吐到那只空碗中。

包公一个个仔细观察每个人吐出的漱口水。别人吐的漱口水都很干净,只有春香吐的漱口水,里面带有蛋白蛋黄的细细的渣子……

包公回头对嫂子悄悄说:

“嫂子,看见了吧?是春香偷吃了鸡蛋!”

大嫂看到包公破案有方,心中暗暗高兴。不过,还要试一试,看他能不能秉公断案、廉洁公正……

大嫂笑了笑,小声求情道:

“兄弟,春香是嫂嫂喜欢的人,看在嫂子的面上,就只当没有发现,饶了她这一回吧!”

包公断鸡蛋的故事(包公断家案)(5)

包公一听,皱起了眉头,坚持说:

“那怎么成啊?错就是错,对就是对,小葱拌豆腐,应该一清二白。案子虽小,兄弟我也不应该看嫂嫂情面,徇私枉法——”

大嫂听了,点头称是,说:

“兄弟说得有理!你尽管凭理断案。”

包公转过身来,提起笔写了判决书:“审得春香盗蛋,本当按律治罪,姑念案属初犯,从宽发落,今后汲取教训。其它丫环人等,一概无关,免究!”

案子审完,包公宣布退堂。其他丫环退去,只有

春香和嫂子留下,掩嘴而笑。

包公莫名其妙,说:

“笑什么?莫非春香不服?还是我断案不公?”

春香急忙说道:

“老爷断案有方,丝毫不差,春香我心服口服。”

嫂嫂说:

“兄弟,让你审春香,是我事先安排的,想试试你判案能不能清廉公正,不冤枉好人。今日一试,嫂子我放心了。”

说完,嫂子和春香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包公这才恍然大悟,他理解嫂子的用心,说道:

“请嫂嫂放心。兄弟永远记住您的嘱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