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生自古谁无死,人这一辈子无论生时取得多么大的成就,或是犯下多么大的罪恶,到最后还是走向一个相同的结果——死亡。我国现在作为一个拥有十四亿的人口的大国,据统计,每年大约唯有900万人告别人世,意味着每年在全中国要举办近千万场葬礼。

我们知道中国传承几千年,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是非常注重礼仪的,丧葬文化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尽管现在火葬越来越普遍,可是在许多地方,人们仍然是遵循着各自传统的丧葬方式,比如土葬、水葬、天葬等。

虽然丧葬习俗不同,但中国的丧葬文化还是体现着一个“孝”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个与孝相关的丧葬习俗——“摔瓦盆”。

出殡的时候为什么要摔瓦(古代出殡时要让长子)(1)

什么是“摔瓦盆”

“摔瓦盆”这个习俗,主要是伴随着我们传统的土葬进行的,也就是在死者出殡之前,要有家里的长子来进行一个摔盆的流程,事实上这里摔的并不一定非要是个盆,也可以是碗或者是瓦,只要是瓷器之类的,能摔碎就行。

而且关于“摔瓦盆”有个规矩,那就是要摔得越碎越好,之后死者才能算正式出殡。那么古代出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流传至今,背后有什么意义,摔碗盆的规矩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出殡的时候为什么要摔瓦(古代出殡时要让长子)(2)

“摔瓦盆”的由来

摔瓦盆的习俗由来已久,关于它的起源也有着很多种说法。一种是和古代神话传说相关,相传,人死后会进入阴间,而阴间和阳间并不相通,所以需要摔碎一个碗或者是盆,随着死者去到阴间,这会成为死者在阴间的用具,是阴间和阳间沟通的桥梁。

因此在死者离世时,后人要将瓦盆摔碎,送到另一个世界给死者作为吃饭的工具,烧纸钱、供祭品也是通过这个来送到那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就成为丧葬礼仪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流程,延续了下来。

出殡的时候为什么要摔瓦(古代出殡时要让长子)(3)

第二个说法,则是和我国先秦时期的范蠡有关,范蠡被誉为商圣,在当时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范蠡在自己富有之后,也没有忘记帮助他人,他看到百姓生活疾苦,便将自己绝妙的烧陶技术传授给了大家,帮助百姓走出了困境。

到了晚年,范蠡在想,将自己的一生所学和财产传给谁,这时候就有人说“人在物在,人去物去”,范蠡一定绝对有道理,便许可了。在范蠡去世后,他的继承人将范蠡留下的一个老盆摔碎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范蠡也开始效仿,这个习俗也就开始了。

出殡的时候为什么要摔瓦(古代出殡时要让长子)(4)

“摔瓦盆”的规矩和寓意

在中国的古代观念中,嫡长子一直是首选的继承人,首次观念,负责摔瓦摔盆的人,通常都是长子,如果长子不在,哪也必须由家中与死者关系最亲近的人来摔。

摔碗者的意义不仅仅是传承习俗,也就意味着家族继承人的选择,往往摔碗者会继承死者的所有遗产。

出殡的时候为什么要摔瓦(古代出殡时要让长子)(5)

摔碗盆一定要摔得越碎越好,如果第一次没有摔碎也不能摔第二次,那样是不吉利的。第一次没有摔碎,就由抬棺的人去把他踩碎。

在北方则还有一个左右之分,男左女右,父亲去世用左手摔,母亲去世用右手摔。摔瓦盆不仅仅是一个习俗,也有着它的意义。

比如在南方,摔碎瓦盆有“岁岁平安”之意,所以要摔得越碎越好,摔得越碎,到了九泉之下的死者才能更好的盆可以用。

出殡的时候为什么要摔瓦(古代出殡时要让长子)(6)

事实上,不仅仅对于摔瓦盆的人有规矩,对于盆也是十分讲究的,很多地方的盆地都会有空洞,其中以气孔最为常见,而这一规矩则与诸葛亮有关。

相传在周瑜去世之时,诸葛亮前来吊唁,当时东吴很多人就想趁机除掉诸葛亮,提前在烧纸钱的盆里挖了七个孔,在盆底安装了炸药,一旦诸葛亮烧纸钱就会被炸死,而气孔则予以北斗七星,意味着借星辰之力。

但诸葛亮神机妙算,提前有所防备,躲过了一劫。之后在摔的盆底下弄上七个孔,也有祈福之意。

出殡的时候为什么要摔瓦(古代出殡时要让长子)(7)

总结

丧葬习俗中虽然包含了很多封建的观念,但其实这些都是后世悼念死者的一种方式。长子摔瓦盆的习俗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时至今日也有很多人还在使用,之所以中国的葬礼有很多繁琐的习俗,其实是因为我们对死者的敬重。

不仅仅是摔瓦盆,还有很多的丧葬习俗都是我们对于儒家孝道的崇尚,正是因为中国人重视传统,我们才能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没有中断的文明。当然,传统习俗中也有很多落后的、封建的,我们要剔除掉,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