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将食物做的色香味俱全,既健康又有营养成为了每个家庭十分注重的事。如今随着食物的做法越来越多,各种调味料的出现和组合就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就有一种家庭常用的调味料——豆豉。

豆豉是我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约创制于春秋、战国之际。《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根据注释大苦即为豆豉。《史记.货殖列传》始见豆豉记述。《齐民要术》载有制作豆豉的技法。东汉开始用作药物。以后历代食籍、药籍均有关于豆豉的记述。

豆豉,古代称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明代杨慎 《丹铅杂录·解字之妙》:“盖豉本豆也,以盐配之,幽闭於瓮盎中所成,故曰幽菽。”

豆豉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一个不可小觑的调味料)(1)

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

而说到药用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诗人王勃。在我国唐朝上元二年,都督阎公因为完成了滕王阁的重修工作,便在重阳节那天大宴宾客表达自己的欣喜,而这天恰好“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路过附近,便受邀而来同各大学士为滕王阁做序,他一气呵成的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让众多人士都拍案称绝。

阎都督欣赏他的文采,就连着好几日专门设宴款待他,然而在宴请过后,阎都督浑身发冷,骨节酸痛,出现了一系列的病症。于是请来了当时十多位名医诊治,众医都主张以麻黄为要药。但阎都督却说:“麻黄峻利之药,我已年迈,汗出津少,用发汗之药,就同釜底抽薪,不可!”大夫一听都愁眉不展,不知道怎么有效的解决病症。

就在这个时候,王勃来向其辞行,听说了这件事后就想起了另一件事。他有一天在河边看见一个老翁在岸边翻晒大豆,他觉得十分奇怪便问道:“这个大豆晒后能做什么吗?”老翁指着门前的两个大缸说“做菜”。

豆豉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一个不可小觑的调味料)(2)

他好奇的向前走去,发现缸里面是药汁,因为他曾跟着名医学过一段时间的草药,就指出了那几味草药,老翁一听就知道也是个识药的人,便指着另一个缸说:“这是麻黄浓煎取汁。两缸药汁相混,用以浸泡大豆,再煮熟发酵,做成豆豉,便可以做小菜。”他抓了几粒放在口中咀嚼,觉得是上好的美味,于是掏出银钱买了一大包。

他想起了这件事之后,又想到都督不愿意用麻黄,但麻黄的疗效却必不可少,而前人用大黄豆卷代之称为‘过桥麻黄’,我何不用豆豉呢?于是他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但却遭到了众人的反对,他觉得可以一试,便说服了都督让其先吃三天试一试。

都督在吃了三天过后,发现症状得到了缓解,汗出喘止,胸闷顿减,能安然入睡,又吃了几天竟然痊愈了。在病好之后,又专门为他践行,并取重金感谢他,但是他拒绝了,并说道:“都督若要谢我,何不扩大作坊,使其不至失传。”阎都督含笑点头。

豆豉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一个不可小觑的调味料)(3)

豆豉如今一直广泛使用于烹调之中,可用作助餐小菜;也可以烹制菜肴,同时也可以作为药用。豆豉按原料分有“黑豆豆豉”和“黄豆豆豉”两种。以黑褐色或黄褐色、鲜美可口、咸淡适中、回甜化渣、具豆豉特有豉香气者为佳。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25%),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上讲,豆豉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可以改善胃肠道菌群,常吃豆豉还可帮助消化、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强脑力、降低血压、消除疲劳、预防癌症和提高肝脏解毒(包括酒精毒)功能;从我国的传统医学上讲,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头痛、胸闷烦呕、伤寒寒热及食物中毒等病症。

豆豉多会入药使用,因炮制不同,功效作用也不同。用青蒿、桑叶同制的药性偏寒;用藿香、佩兰、苏叶、麻黄同制的,则药性偏温;未用其他药物同制者,其透发力很弱,若要发挥作用还需依靠麻黄、苏叶。

豆豉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一个不可小觑的调味料)(4)

豆豉的疗效在我国众多的医学典籍中均有记述,比如《纲目》有言: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署,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

《药性论》: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

豆豉除了作为调味品,又是一味中药,风寒感冒,腹痛吐泻;胸膈满闷,心中烦躁的人都宜食用,同时豆豉性味平和,诸无所忌。所以把它仅仅当做是调味品,就不太恰当了,它带来的除了美味的菜品,还有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