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作为一种多年生宿根植物,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期以来,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其生长特性和价值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因此,以莲为载体的莲文化慢慢吸引着人们,随着历史的发展,莲文化所透露出来的内涵意义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推崇。毫无疑问,经过漫长历史演变的莲文化成为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珍奇瑰宝。

一、我国古代莲的栽培历史演变

(一)先秦至汉朝时期——初步发展

在几千年前,环境恶劣的地球上生长着少部分富有极高生命力的植物,其中就包含了莲。据相关文献记载,莲生长在长江、黄河等流域,人们为了生活的需要采摘野果充饥,偶然之间发现了莲子和藕。随着历史的变迁,原始的农耕文化已经出现,人们为了生活和种植的需要,通常生活在离水域比较近的地方,择水而居,这个时候人们和莲有了亲密的接触,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诗经》和《楚辞》中经常描绘“莲”这一意象,但大多都是以野生植物的角色而出现,很少有关于莲的栽培记录和栽培历史,这也就反映了最初的莲只是用来充饥满足饱腹之欲的。根据史籍资料证明,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首次将将莲花当作观赏植物引进到池塘栽种,在他的宫殿为爱妃西施赏荷而修建“玩花池”。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修建花池栽培莲的实例,自此之后,莲的栽培种植之风兴起,影响深远。

荷芰风轻帘幕香(激荡的莲)(1)

到了汉代,关于莲的栽培种植已经有了更多的记载。由于我国的官私营商业得到快速发展,丰富了各地域之间的商品种类,对于莲花的广泛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三辅黄图》可知,汉武帝修建宫殿,建造“太液池”,模仿江南采莲,生动地再现了人工水景中荡舟赏莲的美妙画面。同时期还有张衡的《京都赋》,《拾遗记》等著名古典文献记载,莲的栽培技术进一步革新和提高,莲的品种也不断丰富,莲的栽培地域面积也不断地扩大。自此,人们开始纷纷用莲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感情,让莲文化的具体内涵意蕴得到进一步扩展,使得人们采莲,栽培种植莲的风俗进入寻常百姓家,莲的栽培种植一时兴盛,让莲的栽培历史得到初步发展。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快速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王羲之《柬书堂帖》记载:“敝宇今岁植得千叶者数盆”可知,几千年前的盆栽莲技术已经被人们所熟悉掌握,把我国莲的种植技术大大向前推进。西晋时期以后,在掌握栽培技术的前提下,莲发生了变异,品种更加丰富,种类纷繁复杂,据当时的文献得知,晋代时期的莲将近有六种颜色,大致具有半重瓣和重瓣两种类型,莲呈现出来的千姿百态和不同形式的展现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当时人们对莲花种植的兴趣和热情。

荷芰风轻帘幕香(激荡的莲)(2)

到了六朝时期,我国古代插花技术空前繁荣。由于深受佛家思想的熏陶和感染,佛家将莲视作为圣花,因此人们的插花即是莲花。由此可知,作为佛家珍奇之花,插花在兴起繁荣之时就已经和莲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对莲引起更大程度上的重视,进而不断地推动了当时栽培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为后代莲的栽培种植技术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隋唐至明清时期——繁荣发展

隋唐时期,莲被广泛运用于庭院水景布置中,在池塘,水缸,水盆中都能够捕捉到莲的影子,莲凭借它自身的风姿绰约进入了园林,构成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是一个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综合繁荣的盛世时代,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故莲的栽培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代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尤其是在经过贞观之治之后,莲的应用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在饮食方面,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食品;在装饰方面,莲逐渐被绘制于丝织品上;在诗词方面,莲成为了文人骚客们笔下的常见意象…几乎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场景,莲在这个时期尤其被人们所看重,所以人们也在不断的更新莲的栽培种植技术,让莲成为人们心中宝贵的一个载体。

到了宋代,我国的园艺作物发展到了黄金时期。莲作为一种代表性的植物,当然也是发展到了繁荣阶段。比如,地方官员将莲种植于道路两侧,用于布置街景,这又是园林花艺中的又一大创举。据《花史》记载,以瓦盆别种分列水底,时易心者,以为美观。将盆栽莲花置于水底,沉水造景,这能够足以说明当时莲的盆栽技术以及对莲的欣赏水平有着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潮州,苏州,杭州一带盛产大量的莲花,品种丰富,颜色各异,出现了很多名贵的莲,周敦颐的《爱莲说》成为了历史经典,涤荡了诸多读者的心。随着隋唐时期莲栽种技术的影响,宋代时期莲的种植技术水平又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荷芰风轻帘幕香(激荡的莲)(3)

元朝时期,虽然种莲赏莲的活动没有前朝那么丰富多姿,但是,由于前朝的影响,大部分地区还是种满了莲,尤其是保定的古莲花池,至今保存尚好,许多诗人纷纷题词作诗,来描绘当时池塘的美景。根据历史演变的规律,莲在元朝时期并没有过多的栽种,而是沿袭前朝,栽培种植历史稍微停滞。

到了明清时期,南北各地种莲,栽莲、赏莲蔚然成风。著名的景点有杭州的“曲院风荷”、河南许昌的“西湖莲舫”、福建泉州星湖的“星湖荷香”、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香远溢清”、“澄波叠翠”、“冷香亭”等等。清嘉庆时期,杨仲宝的《缸荷谱》问世,这是我国第一部莲花专著,它记载了几十个莲花种类,第一次提出了荷花品种分类的标准,并总结了江浙民间盆荷栽培技术,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于是,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莲花栽种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

荷芰风轻帘幕香(激荡的莲)(4)

综上所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国莲的种植和栽培经历了初步发展时期,快速发展和繁荣发展时期。我国莲的栽培种植技术和相关种植经验在借鉴先人和前朝之后不断地更新,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并在全国进行推广传播,为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莲的饮食价值

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莲由最开始的野生状态逐渐走向了田间池塘,私人庭院。随着不断的种植和栽培,人们也发现莲几乎全身都是宝。古代农书也将莲归结到蔬菜或水果类,对于莲的制作饮食有着具体的记载。作为最早被发现可食用作物,莲的食用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随着莲的种植栽培范围扩大,莲当然也就成为了人们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比如,《齐民要术》中提到的蒸藕法,食用藕非常讲究。通过炸,炒,烹,炖,焖,煮等等好几道工序,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比如花香藕丝,藕粉玛瑙等。莲叶也是作美食的好材料,人们在食物中添加莲叶的清香,使得整个饭菜喷香可口,更加美味。莲子自古以来也是被视作珍贵的食物原料,可以做成别具风味的美食,比如银耳莲子汤,桂花莲子等。另外,由于古代人民聪明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也借助莲这一材料创制了许多莲类的食品点心,比如藕的蜜饯,莲子糕,莲子月饼,莲蓉酥等等,这些既可以当做休闲食品也可以当作饭桌上的主餐,具有非常浓厚的民间特色和地域风格。可想而知,莲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食物,不仅能够高度的反映我国古代人们智慧结晶,更能够展现出莲在我国饮食文化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成为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莲自从被发现具有饮食价值之后,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也赋予了莲一种精神内涵,演变成了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结合的社会文化现象。

荷芰风轻帘幕香(激荡的莲)(5)

三、莲的药用价值

自药学古籍《神农百草经》的问世,就已经向世人揭晓了莲可以被作为药来治病,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莲作为一味药,时常出现在一张张药方上,从此与人们的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并不断投身于实践,最终著成了《本草纲目》,这本书向我们诠释了莲几乎全身都可入药,贡献很大。比如,藕是地下根筋,性寒,具有清热散瘀,健脾开胃的疗效;藕节性甘,涩,有止血散瘀的功能;莲叶蒂性苦,涩,具有清热解暑,止血止泻等功能;莲花性甘,温,有活血去血,祛湿消风等作用;莲子性甘,涩,有补脾,固精,安肾,滋养等作用等等。这些对于莲的记载无不说明莲的医药功效广泛,也表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莲的药用价值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荷芰风轻帘幕香(激荡的莲)(6)

四、莲的观赏价值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莲的生动写照,“香远益清”是对莲的高度赞赏,“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欣赏莲的高贵气质。从古至今,莲广泛栽种于各个地区,非常壮观,因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故其一直是观赏文化中的佼佼者。我国园林中的赏莲景点一般曲子。自然之精华,灵活运用山,水,石,亭,台,楼,阁等等,构成了极其诗意生动的画面感。人们挖湖建塘,依山傍水,修建独具魅力的建筑,植入莲这一元素,构成了一种天人合一,动中有静美学效果。比如苏州的拙政园,常州的近园等无不展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让原本单调的莲借助于自然的各个因子变得丰富多彩,异彩纷呈,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舒适和惬意,感受到自然的无穷魅力,感受到了浓厚的美学。所以说,作为传统的植物,莲具有极高的审美和观赏价值,无不让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荷芰风轻帘幕香(激荡的莲)(7)

五、莲的精神内核演变

莲作为我国古代的精神文化载体,具有其精神内核。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由平俗到优雅,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最初,人们首先发掘的是莲的观赏价值,饮食价值和药用价值。用莲呈现出来的外在美感来比喻美人或美好的事物,并根据莲生殖能力强的特点用来表达人们对于多子多福的美好追求。到了魏晋时期,人们逐渐接受并吸收了宗教文化,道教和佛教都利用莲的精神气质表达宗教精神,人们广泛推崇。随着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的兴起,理学家周敦颐著有代表作《爱莲说》,表现了他的气节,借莲这一形象来喻指头君子,使莲的精神内核完成了一个转变,从平俗到优雅。在他的影响下,莲典雅形象和高洁的气质已经潜移默化地和我国的文学艺术、建筑园林、饮食医用、宗教信仰、服饰打扮等等各个领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莲文化。

荷芰风轻帘幕香(激荡的莲)(8)

结语:莲,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莲文化超越了其原本单调的植物性,成为了人们精神上面的满足和寄托。莲文化在中国文化的深深熏陶下,其精神内涵将会不断被深挖,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