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面食比吃米饭的多,尤其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兰州拉面、延边冷面、山西刀削面等等被评为中国十大面食。元宵、芝麻圆、粘豆包、面包、馒头、花卷、包子等等也是面食吃法,面食吃法非常丰富。粘豆包在众多面食中算是后起之秀,是满族人首创。满族原先居住以东北为主,1644年入关建立大一统清朝,满族饮食随之流传各地,像满族火锅,萨其马、粘豆包丰富了人们味蕾,被广大民众喜欢。

由于东北地区过去非常寒冷,满族人喜欢粘性食品萨其马和粘豆包。萨其马在北京和全国各地都有畅销,粘豆包和萨其马相比毫不逊色,我在此讲讲粘豆包故事。

努尔哈赤打了一辈子仗,军粮是大问题,据说拿破仑争战时发明了罐头,粘豆包也成为努尔哈赤部队的军粮。粘豆包是做熟了的食品,食用方便,有火源时就吃热乎吃,没火源时,直接吃也可以。当时,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走几十里甚至几百里不见人烟,就地取食非常困难,粘豆包携带方便。粘豆包在努尔哈赤打天下过程中贡献非常大,吃粘豆包获得了乾坤。

东北地区习惯称粘豆包为年豆包,粘豆包通常在每年春节前做。进入腊月,天气逐渐寒冷,是农闲季节,家家户户一年收成有了结果,忙着淘米和面做粘豆包,吃上热乎可口的粘豆包,也算一年辛苦有了回报。

做粘豆包经过几道工序。

一、“淘米”。粘豆包的做法是先把大黄米弄干净了,泡上半日,然后再挑选一遍,淘净沙子杂物,一定保证大黄米干净,这个过程叫“淘米”,之后晾大半干,磨成面。以前岁月磨面非常费时间,一家一户的排队磨面,家家都磨许多面,用的是毛驴拉的磨面磙子,有的人家甚至磨面要几天时间。现在机械化了,磨面快许多。磨好面,将玉米面和黄米面按一定比例混合,再用冷水和面,像做白面馒头那样进行“发酵”。待发出酸味,开始用手揉面。这一步非常重要,关系着整个粘豆包制作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口味和色泽。东北农村地面房子都有大炕,通常将要发酵的面在炕上发酵。也有小黄米面、江米面粘豆包。

二、是制馅。将红小豆或大芸豆煮熟(不可煮破皮),捣成豆沙酱,放入细沙糖,也有放糖精的,攥成核头大的馅团,备用。这一步掌握煮豆的水分和火候至关重要,如果干了或者稀了,都意味着馅料的失败。需要费时调好。糖量最好少一些,防止口味不同。粘豆包面和豆馅直接影响着口感。

三、是用揉好的黄米面将豆馅团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做好很美观。粘豆包做成一般比元宵大比豆沙包小。现在市场也出现元宵一般大小粘豆包。

四、蒸粘豆包。东北农村用大锅做饭,一锅能蒸很多粘豆包。把粘豆包放入铺有苏子叶或苞米叶的屉中大火蒸二十分钟,即可出锅。屉中也可不放苏子叶或苞米叶,改垫其他东西,只要能捡起来豆包即可。

五、粘豆包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一户做粘豆包通常左邻右舍都来帮忙,炕上坐满人,有说有笑包着粘豆包;地上也站着人,帮忙取蒸熟的粘豆包和送包好要蒸的粘豆包;家里男人烧火,屋里热气腾腾,炕烧的很热。呈现一片忙碌祥和气氛。蒸出锅后放在盖帘上在外面室温冻上一个夜晚。蒸熟冻完后的粘豆包成型不散,再吃时在锅里热透了就可以了。一般每户基本把全年的粘豆包一次性做完,做出的数量非常大,存放外面温度低的大缸里,整个正月都吃不完。现在条件好了,家家都有冰箱,放在冰箱里吃的时间更长了。

原先满族人喜欢养猪,东北农村家家也都养猪,春节杀猪过年改善生活。吃上粘豆包和杀猪菜,可能是最幸福的生活了,仿佛什么都可以忘记,什么都可以不想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三省,大量掠夺东北资源,不让中国人吃大米,粘豆包救了不少饥饿的人。以前,欧洲挨饿时候,大家吃土豆,都把土豆叫“地下苹果”了。粘豆包也发挥欧洲土豆作用。

我再讲一个有关粘豆包的真实故事。是我妻子的奶奶亲口讲述的:粘豆包救活了一名受伤的抗联战士。

这件事情大概发生在1932年的年初,当时我妻子的大姑奶家是经商的,比较富有,在市里比较偏僻城东有一个院落,这个院落由二十多间房子组成。由于兵荒马乱的年代,所雇的民工都离开回家了。我妻子的爷爷和我妻子的奶奶住在院落里帮助照看房子。在一个北风呼啸,大雪纷纷晚间,我妻子奶奶出去倒煤灰,看见雪地里倒着一个人,头发很长,有些遮住了脸,我妻子奶奶赶紧回家跟我妻子爷爷说了。我妻子奶奶信佛,心地善良,被人称为“活菩萨”,我妻子爷爷是闯关东后代,一米八多大个,耿直、仗义,愿意帮助别人。所以,两人就急忙来到这个人身边,一摸还有活气,就把这个人抬回屋里,点着洋油灯,给这个人喂了白开水,这个人睁开了眼睛,苏醒过来,是一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当时日本统治东北,老百姓生活非常困难,时常地面出现挨饿倒毙的僵尸。

这个院落当时留有非常多的粘豆包,这也是应付动乱年代度日准备的。我妻子的爷爷和奶奶每天喂伤者粘豆包,渐渐地伤者脸色有了红晕,体力逐渐恢复了。大约过了一个星期,伤者说要走了。临走时跟我爷爷奶奶说了实话,老家是河北昌黎县的,是一位大学生,姓曹,叫曹什么名字我妻子的奶奶记不清楚了,参加了抗联,进行抗日救国活动,日本人要抓抗联志士,他们分散隐蔽躲藏,他挨饿昏倒在地,多亏相求。他和我妻子爷爷奶奶认亲戚了,说以后还来回来探望。临走时,我妻子爷爷奶奶又给送给他很多粘豆包,留他路上充饥。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米、白面成了家常便饭,粘豆包有一段时间减少了,后来又逐渐增多了。吃惯了大米白面的人们又喜欢吃粗粮了。粘豆包是属于粗粮细作的典范,含有多种粗纤维、营养素,既能满足人们饱腹感,也能治疗调理人们生理机能,有利于减肥,身体健康,毫不夸张地说:粘豆包浑身全是宝。如今,粘豆包越做越精,粘豆包面和豆馅样式多样化、精致化。有大黄米面、小黄米面、江米面、糯米面等其它面料粘豆包;有黄色、白色等其它颜色粘豆包;豆馅有芸豆、红小豆、豇豆馅等其它馅的粘豆包;粘豆包吃法也增多了,还可以煎炸食用。粘豆包包装越来越讲究,不仅有散装,还有盒装,而且,大盒小盒设计美观,图案花样多,携带方便。是逢年过节馈赠亲友老人的理想食品。商店、超市一年四季都有出售的粘豆包。粘豆包是非常健康好吃的面食,越来越受欢迎。

粘豆包的故事大全(漫谈粘豆包的故事)(1)

粘豆包的故事大全(漫谈粘豆包的故事)(2)

粘豆包的故事大全(漫谈粘豆包的故事)(3)

粘豆包的故事大全(漫谈粘豆包的故事)(4)

粘豆包的故事大全(漫谈粘豆包的故事)(5)

粘豆包的故事大全(漫谈粘豆包的故事)(6)

粘豆包的故事大全(漫谈粘豆包的故事)(7)

粘豆包的故事大全(漫谈粘豆包的故事)(8)

粘豆包的故事大全(漫谈粘豆包的故事)(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