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读书,专注读书成长@太白读书

昨天平常的过完生日,也是本命年的生日。生日这天我没有外出、没有呼朋唤友,只是和家人一起动手做了一顿家常饭。媳妇买了生日蛋糕,还有浪漫的买了一大束鲜花。有物质的口福,有精神的花香,足矣。

自我认知的阶段(认知觉醒写在生日之后)(1)

虽然中间还有一段不愉快的小插曲,最终还是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生活不就是这样吗,一帆风顺的时刻总是少的,磕磕碰碰才是生活的常态。

人到中年,既是油腻大叔也是一家之主,上有老下有小,堪称家庭的脊梁。这样年龄的压力虽然不小,但幸福也时常可见,可谓痛并快乐着。

自我认知的阶段(认知觉醒写在生日之后)(2)

假如“人生七十古来稀”,我现在可算是过完一半。回首过去的岁月,平凡且平淡,平常且平庸,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已。相比一些人混的风生水起、事业有成、轰轰烈烈,自己只能“呵呵一笑”。

也许没有去年的疫情,自己真的就这样如和尚撞钟般,得过且过了。所幸,在看似不幸的因疫情赋闲在家,让我开始了读书的新生活。

自我认知的阶段(认知觉醒写在生日之后)(3)

从刚开始只是为消磨时间,乃至想借读书输出,获得一份“外快”的目的,自己反而走上了一条“认知觉醒”之路。读书,就像一道明亮的光,照亮了本已前途暗淡的人生,让我再次看到了前进的希望。

去年看过一本《认知觉醒》的书,作者写了他从三十六岁开始认知觉醒的心得体会。这本书对自己有很大的触动。因为当时作者觉醒的方式,比如早起读书、冥想、跑步、写作、反省等,正是当时我都在做的。

自我认知的阶段(认知觉醒写在生日之后)(4)

原来,失败者各有失败的理由,成功者的选择大都是相似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就是一个相信并实践,一个连相信都不愿相信。

那时我每天早晨五点半左右起床开始读书,冥想十到十五分钟,晚上九点以后开始5公里晚跑,还在周末及晚上的时间抽空写作、更新头条号、公众号,同时还开始视频号的短视频更新之路。这样的时光真的是充实且满足,也感受到了自我价值。

在读书中,自己的许多认识和想法也开始改变。开始写成功日记、开始写每天反思、开始记录日常的时间、开始做利他之事、开始参加网上培训、开始制定计划等等,总之,我做起了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自我认知的阶段(认知觉醒写在生日之后)(5)

在因读书迈出自己的小圈子后,我开始认识外面不同的世界。这个如果不是我读书,可能这一生也不会触碰到的世界。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优秀的人,那么多优秀且还努力的人。与之相比,井底之蛙来形容自己,再合适不过。

自我认知的阶段(认知觉醒写在生日之后)(6)

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以为自己的世界很大,却不知外面的世界是无穷大。虽然你与外面世界可能就隔着一层窗户纸,看着薄薄的,但没有戳破就是天壤之别。不幸的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得而入,徘徊在窗户外。

每个人的认知都不一样,不同的认知会让人看到不同的世界,也会让人错过很多人生的精彩。就像人们登山看风景一样,山脚的人永远不能理解或想象不到,登到山顶的人看到“一览众山小”壮丽风景的心情。

自我认知的阶段(认知觉醒写在生日之后)(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认知觉醒,就是为你打开一个以前完全不能认识和理解的世界。比如,你出生就没人告诉有个地方叫“北京”,那你的认知里就没有“北京”。认知觉醒,就是告诉你北京在哪,甚至带你去亲身游玩一番。

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但很多人的认知往往是一个短暂的动态过程,因为他到了某一个阶段,就停滞、甚至固化了。我们常说一个人“冥顽不灵”,其实就是说他的认知停滞不前。

自我认知的阶段(认知觉醒写在生日之后)(8)

我们还说某些人突然“开窍了”,这个“开窍了”就是“认知觉醒”的一种表现。但人的认知觉醒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有一个沉淀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里的听者肯定不是一个无所事事者,他一定是有着自我想法和追求积累的人。

看到这,有的人会问你说的“认知觉醒”这么厉害,那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认知觉醒呢?

自我认知的阶段(认知觉醒写在生日之后)(9)

我的回答是,一是多走出去看看,遇见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遇见多了,你的认识就开阔了、就丰富了,也就慢慢觉醒了;或者你可以多去读不同的书、更多的书,从书中发现不同的认知,丰富自己认知,你的认知自然就慢慢觉醒了。

于我而言,读书,就是我的认知觉醒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