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泰国而言,最矛盾的地方或许就在于:
明明是左右逢源的区位,却从未在现实生活中游刃有余。
而之所以出现如此尴尬的情况,和泰国夹缝求存的历史轨迹及军政撕裂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话说2022年,那是一个夏天,美国总统拜登和东盟各国领导人齐聚华盛顿,共同参加为期两天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
在这次举世瞩目的会议期间,某些好事的美国媒体精心罗列了东盟各国的外交倾向,比如菲律宾新总统“亲中”但民众“亲美”,新加坡与美国关系“强大且深刻”,越南是“美国事实上的战略伙伴”,印度尼西亚视中美为威胁,马来西亚对中国不满,缅甸不得不“亲中”并开始“亲俄”,柬埔寨、老挝、文莱“亲中”也“亲日”,泰国与美国不温不火等。
虽然充满着唯恐天下不乱的煽风点火味道,但不得不说,东盟各国的心态和外交政策总结,并非捕风捉影、空穴来风。
而对泰国的定义,则似乎显得更加贴切。
但问题在于,泰国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在东南亚的盟友,当年美国组建亚太版的“北约”,即“东南亚条约组织”,泰国就和美国的“亲儿子”菲律宾携手并肩深度参与其中,美泰关系之亲密可见一斑。
然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跌宕起伏后,尤其是在东盟与美国关系持续火热,美泰关系本来应该“齐心协力跨世纪”的大背景下,泰国与美国的关系却不温不火了,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不过从泰国所处的境况来看,这种选择似乎也不足为奇,因为泰国本身就是一个左右逢源的国家,有着源远流长的“中立”传统。
一般认为,泰国文明起源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极盛一时的南诏将势力范围延伸到湄公河中游后,更是对泰国文明起到了加速推进的作用。
不过,在强敌林立的中南半岛,起源较晚的泰国并不强势,1238年建立的素可泰王朝作为泰国建国之始,是中南半岛名副其实的小角色。
虽然摆脱了柬埔寨前身真腊王朝的压制,但东边号称“南霸天”的越南和西边武德充沛的缅甸,让泰国的处境相当艰难,即便大城王朝改国号为暹罗也依旧如故。
1767年,缅甸侵略暹罗并颠大城王朝,随后广东潮汕人郑信趁缅甸深陷清缅战争时在暹罗东部招兵买马并将缅甸人赶出国土,紧接着陆续平定各方割据势力一统江山,由于郑信将都城迁往吞武里,于是后世称这一时期为吞武里王朝。
和清朝奠定现代中国的版图一样,吞武里王朝也基本奠定了今日泰国的版图,而郑信作为历史上首位在海外当皇帝的华人,作为泰国人心目中的“郑皇”也成为中泰友好的最好纽带。
郑信去世后,查库里将军将都城迁往曼谷并建立查库里王朝,泰国由此进入曼谷王朝时代。
经过几百年的跌宕起伏,泰国也不断壮大,并在越南和缅甸之间成功自保。然而,就当缅甸国势如日中天时,英法殖民者却纷至沓来并将缅甸和越南分别拿下,泰国再度成为大国之间的风箱老鼠。
面对欲壑难填的英法列强,泰国一方面加强与西方国家的联系,拼命吸收西方经验并大力推行经济和社会改革以增强国力,一方面“主动出击”,利用“中间人”的身份促使利益大体一致的英法相互妥协,代价是向西将掸邦高原割让给英属缅甸,向东将老挝拱手献给法国。
泰国的左右逢源,虽然难免丧权失地,但却也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成绩,泰国也由此成为亚洲为数不多的能在帝国主义瓜分全球浪潮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鉴于左右逢源的结果如此令人欣慰,所以泰国也走上了左右逢源的“不归路”。
二战爆发后,法国光速躺平,日本趁机替纳粹德国接收了法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即印度支那。
眼看日军铁蹄近在眼前,孤立无援的泰国心一横,与日本签订了《日泰攻守同盟条约》,成为日本屠戮东南亚的帮凶,并在1942年1月向英美等国宣战。
泰国的“识时务者为俊杰”,深深感动了穷凶极恶的鬼子,于是它们也心一横,将此前野蛮夺取的部分缅甸领土和马来西亚半岛北部划给了泰国。
不过“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就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泰国随即在16日“华丽转身”,一再表示自己做了一个长达3年的噩梦,意识不由自主地被神秘力量控制。现在好了,梦醒了,我们还是坚定不移的抗日先锋。
眼看泰国见风使舵的本领比意大利还炉火纯青,再加上泰国抗日武装一直在斗争,比“自由法国”还拼命,且主动归还了日本“赠予”的脏财,誓与鬼子不共戴天的决心如此坚定。于是美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再度心一横,把泰国当成屁给放了。
不过,虽然躲过了清算,但泰国却始终逃不过夹缝求存的尴尬命运。对于泰国而言,保持“中立”是最有性价比的选择,但几百年来,泰国从未真正“中立”过。
要知道,虽然靠左右逢源异军突起,甚至在大国博弈中保全了社稷,但泰国面临的,早就不是中南半岛的一亩三分地。想要在中美俄等大国的群雄逐鹿中安身立命,保持中立远远不够。
在静夜史看来,在这个世界上,中立是一个浑身充满矛盾的词汇。毕竟,有实力的国家基本都有野心,不可能甘心做一个人畜无害的小可爱。而如果是中美俄这样的一线强国,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和其它一线强国鹿死谁手,就更不可能和“中立”有瓜葛了。
而从当前世界7个永久中立国的情况来看,面积最大的土库曼斯坦也不过才49万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小国”。这说明“中立”不是约束自己横冲直撞的“紧箍咒”,而是保护自己不被卷入纷争的“护身符”,名副其实的防御属性。
而想要成功自卫,靠的从来不是自身的实力,毕竟有实力谁去“中立”去,而是其他国家尤其是大国的承认。而如果大国不予承认,比如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横扫卢森堡,那么所谓的“中立”就不过是一纸空文。
所以为了“捍卫”自己“中立”的权利,中立国反而要主动迎合大国为虎作伥,比如瑞士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
所以,在实力不足以和一线强国抗衡的情况下,泰国想要保持中立站位,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只能在大国的针锋相对中找到自己的靠山。
而战后的泰国,选择的是美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亚太局势在美苏两极争霸的背景下再度发生根本性改变。1953年美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败涂地后,旋即“转进”中南半岛,在法国卷铺盖滚蛋后掀起了更加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将中南半岛作为美国反华反苏的新战场,并通过轰炸老挝和柬埔寨,将战火再度烧到泰国身边。
虽然感恩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战后的“高抬贵手”,战后的泰国积极参加美国主导的国际组织,尤其是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并成为该组织总部所在地。但近在咫尺的战火,再加上西部缅甸的动荡不安,让泰国急于在二战形成民族意识的基础上,强化泰国的民族认同。
然而,虽然千百年来和中原王朝关系密切,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中国人郑信更是泰国人的偶像,但泰国华裔占总人口比例不过10%,虽然掌握大量财富但根本起不到整合其它族裔的作用,其它族裔尤其是泰族则因为比例同样偏低起不到“压舱石”的作用。
面对这种尴尬局面,泰国社会曾试图效仿“大印度教”主义立国的操作,以佛教整合泰国社会。但问题是,佛教强势不足但包容有余,且门派五花八门。更要命的是,对于缺乏政教合一土壤的泰国而言,佛教势力的强化必然和披着“君主立宪”外衣的王权针锋相对。
于是最终的结果是,泰国的王权和军权联合,民选政府则和广大民众“结盟”,泰国社会更加撕裂。
在这样的情况下,泰国王室决心引入美国势力整合国内力量,但此时社会主义风潮席卷东南亚,尽管王室坚持一路向西,并指使军方强力镇压民众抗议,但为了获得美国等国际社会的认同,最终不得不选择妥协并推动泰国的民主化。
在这种情况下,民选政府尽管始终无法与王权 军方的联盟抗衡,尤其是王权随时可以支持军方发动政变并在政局稳定后“还政于民”,但泰国也得以在社会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民选政府寻找一种新的可能。
说白了,掌握大权的泰国王室,在几百年如一日的左右逢源中,早已做好了两头下注的准备。在一头是美国的情况下,另一头似乎不言而喻。
是的,战后的中南半岛,虽然逃不过美苏争霸的背景,但主要是中美交锋的阵地。在美国坚持不懈地给中南半岛包括泰国带来灾难时,新中国则始终对泰国“恩重如山”。
除了抗美援越、抗美援老等一系列战争最终将美国赶出中南半岛,越南统一后重建所谓的“印度支那联邦”,并试图称霸中南半岛的野心,最终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也用了十多年时间被新中国来回摩擦,并在最终放弃称霸野心的同时,将苏联也带入了分崩离析的万丈深渊。
对越战争期间的1983年,解放军总参谋部在泰国访华时公开表态:如果越南胆敢侵略泰国,中国绝不会坐视不理。
想想当年一句“‘联合国军’胆敢越过三八线,新中国绝不会坐视不理”带来的“恐怖后果”,越南相当识趣,于是中泰关系迅速升温。
1996年,泰国海军巡逻队遭到印度尼西亚海军袭击后,中泰两国随即签订了《中泰友好舰船销售协议》并迅速武装泰国海军。
随后,中国“协助”泰国在攀牙和宋卡开发了面积为500平方公里的港区,其中攀牙控制安达曼海并监视马六甲海峡,宋卡则在泰国湾遥望印尼,中国海军则以“协助训练”泰国海军为名公开进驻两个港口。
在中泰友好的背景下,泰国购买大量中国武器装备,尤其是印尼在东南亚不断膨胀后,中泰合作更为频繁。1998年印尼排华浪潮爆发,中国海军随即增兵攀牙,与印尼的分离势力亚齐遥相呼应。
对于泰国而言,中国的存在是中南半岛保持平衡的决定性力量,更是泰国自立自强的重要保证。相比之下,美国虽为超级大国但绝不会为了中南半岛各国的安全背书。相反,美国还会不失时机地将东南亚各国当韭菜,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美国对泰铢的打击尤其凶狠,整个东南亚甚至日韩都深受其害。
在汹涌的金融风暴下,中国坚决打赢了香港阻击战,帮助泰国最终稳定了局面。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横空出世后,泰国更是找到了一鸣惊人的历史契机。尤其是中老铁路的通车,让泰国从此和中国“天堑变通途”。
那么,泰国会和巴基斯坦一样,成为中国在东南亚的“泰铁”吗?静夜史认为言之过早。
要知道,巴基斯坦之所以能成为巴铁,除了印度无时不刻的巨大威胁,更有“中巴经济走廊”联通印度洋的战略地位。
而在中国的不懈努力下,无论曾经的小霸王越南还是试图独霸一方的印尼,都已经偃旗息鼓,泰国周边并无威胁其生存的强大力量。虽然克拉地峡具备打破马六甲海峡困局的战略地位,但在美国依然横行亚太的情况下,克拉地峡的战略价值基本无从发挥。
在静夜史看来,无论泰国愿不愿意承认,其定位都是“中南半岛上的土耳其”,即靠左右逢源安身立命。
虽然1977年“东南亚条约组织”解散后,美国和泰国的关系也再也回不到从前。但美国为反华而构筑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即东盟,则始终在发挥着于中美之间左右逢源的作用,而泰国作为东盟成员国,自然愿意参与其中。
毕竟,美国虽然不可能为了东盟利益两肋插刀,甚至关键时刻还插两刀。但作为综合国力鹤立鸡群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依然有在泰国以及东盟煽风点火的可能,泰国如果完全倒向中国,不仅与自身的独立自主定位背道而驰,更容易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众矢之的。
相反,如果利用自身遥望马六甲海峡且隔离中南半岛东西等地理特点,效仿土耳其“挟土耳其海峡以自重”的套路,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则能争取利益的最大化且不会有国土安全的担忧。
而当美国盛极而衰并最终退出西太平洋,相信泰国会做出新的正确选择。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