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艾弗森这个名字现在已经被很多人淡忘了吧?

但说到垄沟辫、crossover、脚踝终结者、天煞孤星、最矮得分王、总决赛最悲情英雄……除了艾弗森,你还能想到谁呢?

这个从汉普顿出来的穷小子,最终成为一代人的青春偶像,这是一个奇迹。而你将看到的是这个奇迹背后的故事。

——阿伦·艾弗森

1975年6月7日,15岁的安-艾弗森在和死神做了一番声嘶力竭地斗争后,终于得到了解脱。护士抱着一个哭声嘹亮的婴儿放在安的胸前,“是个男孩。”

“长得不赖。”安盯着婴儿的眼睛默默说道。

8个月前,安-艾弗森刚刚经历了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三年前,12岁的安在医院亲眼目睹自己母亲因为医疗事故死去,她平静地面对了事实,甚至来不及滴下哪怕一滴眼泪。

这一次,15岁未满,安-艾弗森拿着医院的检验单,听着医生一字一句告诉她——“小姐,你怀孕了。”

安:“……”

艾弗森橄榄球闪击集锦(艾弗森传连载:汉普顿诞生穷小子)(1)

幼年艾弗森长得很可爱,但艰辛的底层生活今后在他脸上刻下的却是凶悍与嗜血

安的父亲,威廉-艾弗森,一生和四个不同的女人生了17个孩子,安是老大。安继承了父亲的基因,她强壮结实又活泼好动,是学校篮球队的小明星,也是个随时敢和男生干架的刺头。但孩子们喜欢她,因为安热衷于体育,尤其是篮球。

贫穷、脆弱的生活环境并不允许安成为运动员,或者哪怕依靠体育特长拿到奖学金上大学。她生长在弗吉尼亚州小城安普顿的下属市新港。

在大多数孩子还在找妈妈要零花钱的时候,安就必须面对危险的生活,鼻子里嗅得出隐藏在黑街里面的危险味道,在枪声伴奏的午夜,穷街陋巷里铺满白粉和美元纸笔的味道,充满诱惑却也危险异常

“无所谓,我要生下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安依然很平静,她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但也不想随随便便放弃一个孩子。

她的亲人鼓励她,“如果是个男孩,那你至少还有个依靠。”其实,安不过就是想生下这个孩子,就像一般美国人早上必须喝一杯咖啡。

看到婴儿细长的四肢,安的想法是:“哦,我想他可以成为一个篮球手。”

是的,这个长着大眼睛的孩子,长相不赖,手长脚长。而安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该给他取个什么名字?

怀孕的时候,安想过如果生下一个男孩,就取名伊泽尔(Ezail)好了,但孩子一生下来,安却改了主意。她记起那个胡子还没长硬的15岁高中生,就是那个和自己风花雪月的男孩,“就叫他阿伦好了。”安打定了主意,孩子继承亲生父亲的名字,随了母亲的姓氏,伊泽尔就当是middle name好了——阿伦-伊泽尔-艾弗森。

阿伦-布鲁顿(Allen Broughton)就是那个混蛋的名字,另一个身份是汉普顿的小混混。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这个阿伦说自己想过去看看安和儿子,不过后来还是放弃了,理由是“那时候我还不过是个高中生。”

因为这个很没种的理由,布鲁顿从来没有出现在阿伦-艾弗森的生活中哪怕一天。阿伦跟着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母亲一块长大,少了一个懦弱的父亲陪伴,算是因祸得福。

汉普顿,就这样诞生了一个篮球天才。

当汉普顿人谈起自己的家乡,常会形容那里为一个安静的地方。在新港市的巴布里海滩,人们在夏天汇聚到这里休闲取乐,很多孩子无忧无虑的在海滩上玩耍,度过酷暑。很多年以前,一个名叫阿伦-艾弗森的孩子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这个城市是弗吉尼亚半岛的一部分,她还有两座姊妹城市——威廉姆斯堡和新港,准确地说,阿伦-艾弗森的故乡是新港,算是汉普顿的附属小镇。汉普顿是第一批英裔殖民者定居点,也是当地人最引以为豪的历史。

相比历史荣誉,当地人更热衷于另一件事情——体育,尤其是橄榄球。

汉普顿出产过之后进入名人堂的橄榄球星,德怀特-史蒂文森和劳伦斯-泰勒。除此之外,还有数不清的高中体育明星从这个小城走出去,拉里-库里、迈克尔-威克、以及阿伦-艾弗森。

和自己的母亲一样,小艾弗森的生活环境可谓极度糟糕。在大概5,6岁之前,阿伦-艾弗森和他的外祖母、母亲以及表兄妹们住在一个寒酸的房子里,那间小房子大概容纳了14个人。

回忆起艾弗森的家,邻居的记忆里是经常断电、断水。艾弗森曾回忆自己住的房子因为下水管爆裂而没钱修理,一家人只能在齐膝深的污水中度日。他的母亲安·艾弗森只能日复一日的告诉孩子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一个女人,不足以撑起一个贫穷的家。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安遇到了自己的新男朋友,迈克尔-弗里曼。不管怎么说,他至少比那个叫阿伦·布鲁顿的男人可靠一些。

就这样,迈克尔成了阿伦-艾弗森的新爸爸,一个不苟言笑也不那么好接近的“父亲”。

艾弗森橄榄球闪击集锦(艾弗森传连载:汉普顿诞生穷小子)(2)

母亲曾是阿伦-艾弗森的全部

艾弗森橄榄球闪击集锦(艾弗森传连载:汉普顿诞生穷小子)(3)

往后,艾弗森就是他母亲的全部

安和迈克尔的夫妻生活并不平静,他们更像一对冤家,成天推搡吵闹,剩下的时间,迈克尔出去贩毒或者偷窃来挣钱,安则去打字、洗衣服、修电路……只要能做的工作,她都来者不拒。奇妙的是,两人还生下两个女儿。可谓精力充沛。

就这样在灰色地带游走着,安一遍遍重复“一切都会好的”,然后把食物端上餐桌,孩子们不至于饿肚子。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迈克尔-弗里曼算不上一个称职的父亲,他捞钱的方法几乎全部依靠犯罪。在一次偷窃被送上法庭之后,弗里曼翻开自己空空如也的荷包,对法官说,我只是想弄点钱养家。

至少,安从来没想过向命运低头,她不屑于去找阿伦-艾弗森的生父以寻求帮助,她也没想过让孩子随波逐流,走上贩毒或者帮派之路。她不断对阿伦-艾弗森说:“你要自食其力,你一定会有所作为。”日后艾弗森这个名字响彻寰宇,他依然把胸口上的纹身留给了母亲的头像,他说:“我不崇拜任何明星,我只崇拜我的母亲,我庆幸我是她的儿子。”

是的,在那个政府、亲人甚至上帝都不怎么可靠的岁月中,艾弗森和母亲相依为命,撑了下来。接下来安和小阿伦必须思考,靠什么改变命运?

答案是体育——没用什么比这个东西更能改变穷困黑人的命运。

艾弗森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开始就钟情于篮球,他更喜欢在橄榄球场上面对各种巨人,然后将他们扛在肩上一个个撞翻。对于艾弗森来说,这是他挑战世界的第一步。

对于篮球,艾弗森的感觉是“太娘们”,那种搔痒级别的冲撞与防守趣味索然,根本不带劲。但是艾弗森的妈妈并不这样想,他的母亲经常从橄榄球场上把艾弗森擒下来,然后把哭丧着脸的小阿伦推进篮球馆。安一字一句地告诉他:“你必须参加篮球训练。”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李娜承认自己花了15年才喜欢上网球,更多时候她只当那是一份职业。艾弗森也是一样,少年时代他对篮球的理解是,如果橄榄球行不通,至少还有篮球可以试试。

艾弗森的养父迈克尔-弗里曼,成为他的第一个“教练”。他会从与小阿伦的一对一中获得快感,每次得分后都得意洋洋地大吼——他们不是血亲,弗里曼可不会有丝毫怜悯……母亲的期盼,继父的怒吼,生存的压力以及天生荷尔蒙的释放,这一切源于艰苦和贫困的动因,都成了艾弗森成长过程中的营养,那可是比汉堡牛肉牛奶更棒的营养剂。

next Tuesday you will see:

所有人都觉得艾弗森会成为汉普顿最伟大橄榄球明星的时候,安-艾弗森却坚决把哭泣的儿子拖进了篮球馆。他注定只能成为篮球明星,不是因为他篮球打得更好,而是因为贫穷让他们明白,篮球挣钱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