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三知三动”,守护社区安宁

对于温少辉来说,群众的事儿再小都是大事儿,从入户走访到化解矛盾纠纷。本着对辖区群众高度负责的信念、凭借精心钻研、不懈探索的韧劲,温少辉在长期的社区特殊人群帮扶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公安工作方法,即“三知三动”。“三知”是指知人、知事、知病情——摸清辖区病患底数、了解病患实时动态、实时掌握病患发病苗头。“三动”是指主动、带动、促联动——主动上门帮扶、带动家庭关爱、促进社会各方开展点对点联动帮扶。这一方法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效避免了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有力保障了社区治安环境的稳定。

广东温少辉(温少辉巾帼不让须眉)(1)

辖区帮扶对象薄某,精神状态不好,需长期服药,家庭负担较重。温少辉在担任社区民警以来,经常上门关心其病情和家里情况,与他拉家常解闷。在不懈的努力下,薄某逐渐卸下重重戒备,走出封锁的心理围城,将自己苦痛的内心世界一层层剥开,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了温少辉。在温少辉这位“知己”的帮助下,薄某开始接纳生活,并主动学习陶笛演奏,在音乐中寻觅到了内心的一方净土。从此,卫河社区少了一个不安定因素,多了袅袅不绝的陶笛乐声。

广东温少辉(温少辉巾帼不让须眉)(2)

温少辉日复一日的积极帮扶助力卫河社区精神病患管理工作步入正轨、逐年迈进。社区实现了病患肇事肇祸安全事故零发生,这一成果赢得了家属们对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由于社区工作的优异表现,卫河社区在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验收工作时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专家的肯定。温少辉的工作做法也受到河南省委政法委官微中原盾和河南法制报等官方媒体争相报道。

积极投身防疫,做最美逆行者

疫情就是警情。作为社区民警,温少辉闻令而动,挺身而出,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加班加点,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全民核酸采样和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为构筑社区的“防疫网”贡献公安力量。

广东温少辉(温少辉巾帼不让须眉)(3)

全民核酸检测期间,温少辉在辖区采样点安保,平均每日为6000多名市民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对于未能到场、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等群体,温少辉和医护人员一起上门进行核酸采集,本着“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的原则,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通过排查筛选,温少辉共管控来自重点地区“四包一”人员共计273名,发现率100%,管控率100%,为防止出现辖区内的重点对象有意外情况出现,她还挨家挨户走访慰问,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并送去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在走访时,她还积极进行反诈骗宣传工作,大大提升反诈教育的触及率和影响力。“嘴勤、腿勤、多办事儿”才是秘诀,温少辉这样说。

开展反诈宣讲,打造信任社区

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频发势头,针对此类犯罪的特点,濮阳市公安局华龙区分局充分利用“一村(格)一警”优势,创新采用反诈“宣讲团”、反诈“生活区”、反诈“警民群”等宣传手段,在辖区内全面展开宣传态势,从根本出发,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

广东温少辉(温少辉巾帼不让须眉)(4)

为进一步加固校园防诈骗宣传阵地,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及家长的识骗、防骗能力,温少辉作为华龙区反诈宣讲团主讲人,2021年以来,分别走进外国语高中、濮阳市职业技术学院、市人民医院、市移动公司、颐和社区、中原银行、华龙区财政局等学校单位社区,向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重点讲解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方法。除此之外,温少辉还积极参与反电诈宣讲团的各项活动,包括制作宣传图版、发放宣传页、签订承诺书等。在温少辉等同志的努力下,反诈宣讲团共制作宣传展板5块、发放宣传页8100余份,受教师生群众20000余人,真正做到了让反诈教育成为一门直击内心的必修课。

近年来,电信诈骗的“魔爪”早已延伸至生活的各个角落,不少群众深受其害。为了营造更加幸福、信任的社区环境,温少辉一方面投身社区,深入到家家户户,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楼道、楼梯墙面、宣传栏等“焦点”版面,进行积极的线下反诈教育;另一方面,她每天还会在朋友圈、微信群中转发反诈宣传和相关案例,向群众曝光“网络刷单”、“网络交友”、“冒充公检法”等多种电信网络诈骗的新老套路,并在微信群中组织大家展开讨论,实现了反诈教育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使反诈宣传入脑入心,提高了社区居民群众对常见诈骗手法的知晓率,以及对相应应对方法的掌握率。

这一系列的反诈宣传活动,得到了辖区内群众的一致好评,大家的识骗、防骗能力显著提高。可以说,在温少辉的努力下,黄河路派出所与辖区群众共同筑起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高地。

在单位是“温警官”,走进社区里,大家却喜欢叫她“小温”“妮儿”“闺女”“小警花”“小棉袄”——温少辉真正地做到了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用无私的奉献精神,挺起了实干担当的脊梁,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和“爱红妆更爱藏青蓝”的执着演绎着最美警花的别样风采。(田维群)

来源: 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