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统计,中国新一代年轻男女的结婚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特别在中国的农村,部分男女不到法定年龄、没领结婚证,就先结婚生子。近日媒体曝光1名34岁的妇女已经当上了奶奶,就此,早婚早育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焦点问题。

早婚早育好还是晚婚好(早婚早育VS晚婚晚育)(1)

早婚早育的好处?

在中国部分农村,人们仍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认为“早生贵子,早得福”。有人打比喻道:“早生总比晚生好。就像考试,第一个交卷跟最后一个交卷相比,谁也不能肯定第一个的成绩一定是比最后一个的成绩好,但是,第一个交卷的人,就是这种感觉。”

事实上,由于早育爸妈们的身体发育并不成熟,这必然会导致生育子女的质量出现问题;再者,早婚早育会使早婚者背负家庭重担,早婚者本身的文化素质低,哪来的能力教育好下一代呢?

如果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上,早婚早育加快了中国人口的再生产速度,势必会增加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总体来说,早婚早育不利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健康发展。

晚婚晚育的好处?

根据中国的婚姻法,女性年满二十周岁,男性年满二十二周岁,方可结婚。法定结婚年龄再往后推迟三周,即女二十三周岁、男二十五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

晚婚晚育的合理性,不只是理论上,也是实践上得到了证实。首先,中国青年男女一般要到23-25周岁才能完全成熟。根据遗传优生的原则,要想生育健康聪明的孩子,必须选择最佳怀孕生育时机。据统计,妇女24—29周岁顺产率最高,出生的健康婴儿数也最多。

其次,20岁的人正值青春年少的好时光,无论精力还是求知欲,都是最旺盛的时期,我们应该把精力花在学习和工作上,为将来成家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者,为了下一代,适度晚育很有必要!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为103,而24~28岁期间生育者达到109.29,但29岁以上所生者又低于105。故专家认为,24~28岁期间为育龄女子最佳生育期。至于父亲,则以30岁左右为优。

最后,晚婚晚育有利于社会、国家的发展,有助于控制人口,减轻人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幸福度。

晚婚晚育≠高龄生产

据临床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女性越是“晚婚晚育”。专家表示,“晚婚晚育”的女性年龄超过30岁,属于高龄初产。由于高龄怀孕,卵子受环境和污染的影响就会越多,卵细胞质量下降,容易发生卵子染色体异常,从而生育畸形儿、傻仔,比如24-29岁生育,生先天愚儿的概率为1/1500;而在35-39岁生育,生先天愚儿的概率上升至1/250;40岁以上则为1/60,45岁时已高达1/40。这也是为什么大于35岁怀孕称为高龄妊娠的缘故。所以,“晚婚晚育”一定要适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