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铁皮盒一样的三轮车;
一个三十多岁、不修边幅的女人;
两个衣不蔽体、“失语”的孩子。
移动的“铁皮盒”
这是出现在某住宅区的一幕。
母亲余晓芳怀揣着嫁给有钱人的梦想,毅然带着两个女儿四处流浪。
小女儿嘟嘟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三轮车上,她喜欢在车上爬来爬去,常常掉到地上。
每当女儿摔到头,痛得嚎哭时,余晓芳只是习惯性地把她拎回车厢,没有心疼,没有安慰。
大女儿帆帆六岁了,经常在不远处独自玩耍,头发乱蓬蓬地打着结,发量稀疏,下身赤裸,光着脚在街头打转。
一位路过的阿婆跟帆帆打招呼,才发现这个半裸女孩竟然不会说话。
好心人费尽心思帮助帆帆找到一家幼儿园,可入园第一天,这个已经六岁的孩子,又在教室脱掉了裤子,光着脚到处乱跑。
街头长大的她,已经习惯了想要排泄就直接蹲下,也根本不知道厕所和衣服意味着什么。
母女三人坐在地上吃路人送的快餐
老师意识到这个孩子的教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与余晓芳沟通后才知道,孩子是“后天性失语”。
这么多年,身为母亲的余晓芳,竟然从未与她们正常沟通交流过。
老师希望身为妈妈的余晓芳,可以跟老师一起好好教育孩子,余晓芳却坚持要让孩子退园,甚至理直气壮地说:
“孩子长大了不会没工作,可以和我一起卖废品,再不济可以给人代Y。”
于是,帆帆又重新回到了三轮车上,每天珍视着崭新的蓝色铅笔盒,还有里面排列整齐的铅笔。
即便,这些笔将会永远失去意义。
半年多后,七岁的帆帆到了义务教育年龄,常常梳不开的打结的长发被剪去,她她的裤子还是一如既往褪到屁股以下。
嘟嘟已经学会走路,只是依然不会说话。
四岁的帆帆坐在街头
两个孩子的处境,让人又心疼又惋惜!
在这个妈妈的眼里,两个年幼的女儿就是她的私人物品。没有自尊,没有思想,也根本不值得她花心思去保护、爱惜。
可以预见的是,这样毫无尊严的教育,永远无法养出一个拥有自尊的孩子。
这样下去,她们终其一生只能陷在生活的泥淖,活不出光明的未来。
1
越是无知的父母
越是不把孩子的尊严当回事儿
曾看过一则新闻,河源一位爸爸当街暴打11岁的女儿。
图片来源:经济科教
爸爸揪住女儿的头发,把她往大街上拽,不顾女儿的大声呼救,一路拳脚相加,不停辱骂。
女儿连连尖声大叫:“救我……!”
见到人多了,爸爸竟然开始脱女儿的衣服。
原来,女儿叛逆,夜不归宿。
于是,这位爸爸企图用让孩子“丢脸”的方式羞辱孩子。
此时此刻,孩子的“尊严”在爸爸眼里只是他们相互“对弈“的筹码!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教育专家孙云晓
尊重,不应该被冠冕堂皇、正义凛然的理由剥夺。
孩子的自尊,更是不应成为父母用来制裁孩子武器。
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
还记得那个被母亲掌掴而跳楼的14岁男孩吗?
仅仅是因为孩子在课堂上打扑克,妈妈就在众目睽睽的走廊里扇他巴掌,甚至掐他脖子。
正是妈妈的打骂和羞辱,把这个花季少年的自尊踩在脚下蹂躏得稀碎,使他最终克服对死亡的恐惧,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父母摧毁你的自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有位网友回答说:“感觉自己真的一无是处,什么都不是,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是啊。
就像作家毕淑敏说的:
“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的瞳孔中确认自己的存在。如果连最亲的人,都不顾你的尊严,否定你的价值,那么孩子是无法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深以为然。
扼杀孩子的尊严,无异于折断他们高飞的翅膀。
而那些被父母亲手撕碎的尊严,都会一点一滴汇聚成孩子内心挥之不去的梦魇。
2
被尊重的孩子
才会努力变得更好
著名作家席慕蓉,小时候有次考试只考了35名,害怕妈妈批评,于是自己偷偷改了成绩单。
因为改动痕迹明显,席慕容将成绩单交给妈妈时心里很忐忑。
没想到,妈妈看了后微微一笑,说:
“老师怎么这么不小心,把成绩单弄得这么脏,都有些看不清了。你明天问一下老师,再把成绩告诉妈妈,好吗?”
听完妈妈的话,她知道其实妈妈是在装糊涂,于是第二天就向妈妈坦白了这件事情。
她特别感激妈妈保护了她的自尊,从此下定决心好好读书。
孩子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一直用错误的方法去教育。
如果父母在给孩子留足面子的前提下,用温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孩子会因为父母的爱护,而感觉到尊重,想要去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知乎上曾有网友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她是个女孩,她的妈妈中规中矩,不喜欢露背的衣服,不喜欢太短的裙子,喜欢读书、弹琴,非常有涵养。
可她独立前卫、性格张扬,初中暑假就跑去纹身店在手臂上纹了个小图案。
因为害怕妈妈不理解,所以她一直瞒着。
直到有一天,大家庭聚餐时,一位阿姨在厕所无意中发现了她的小秘密。
回到饭桌上,阿姨带着鄙夷的眼光,讽刺她的举动不是一个好女孩该有的行为。
她一向温柔的妈妈听了,立即大声反驳道:
“我当妈的还在这呢,这是你一个当姨的该说的话吗?”
那是她印象中妈妈说话声音最大的一次,也是记忆里最凶的一次。
晚饭在尴尬的气氛中度过,她一直很忐忑,以为回家后妈妈会打她骂她。
没想到,妈妈只是拉过她的手,温柔地跟她说:
“虽然妈妈不理解,但是你的选择我会尊重和支持,可妈妈不希望你后悔,你现在才十几岁,如果你真的喜欢,20岁以后才去纹好吗?”
她答应了妈妈。
她说那是她这辈子最幸福的一天
从那以后,她和妈妈成了闺蜜。那个小小的纹身,也在几年后悄悄洗掉了。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孩子是他们自己,尊重孩子,才是父母最温暖的教育。
——纪伯伦
有远见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都懂得悉心呵护他们脆弱的自尊心,给足孩子时间去试错,把他们当成年人一样去沟通。
因为他们懂得,管教孩子远没有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来得重要。
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孩子才能感受到爱和价值感,从而更加自信,也终会赢得想要的人生。
3
保护孩子的自尊
是为人父母的使命
每个人都有尊严,孩子更是如此。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自尊水平。
那么,如何才能呵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呢?
- 不给孩子贴标签
绘本《你很特别》讲述了一群小木头人的故事。
在微美克村,小木头人相互贴贴纸。
被贴了太多的星星贴纸的小木头人,最后都自恃过高;被贴满灰点贴纸的小木头人,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只有一个叫露西亚的小木头人,她的身上没有任何标签,每天生活得坦然自在。
因为,她只相信他的创造者——木匠伊莱的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往往就是这些贴纸,它们会成为一种心理暗示,被孩子错当成对自己的认知。
最终,那些我们亲手贴上的标签,就真的成了禁锢孩子一生的桎梏,永远无法摆脱。
- 不在人前拆孩子的台
医生看见患抑郁症的孩子正在看书,便表扬他用功。
谁知孩子妈妈一听,却下意识地泼孩子冷水,说他假用功。
医生辛辛苦苦修补孩子内心的伤痕,父母一句无心的“否定”,却又把孩子推向了无尽深渊。
对大人来说,这是谦虚;
对孩子来说,这就是打击。
当着孩子的面拆孩子的台,要不了几次,孩子的自尊心就会被摧毁。
- 关起门来教育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七步,其中之一就是「让孩子当众出丑」。
无论什么情况,父母都不要在人前让孩子失了面子。
孩子犯了错误,管教是必须的,但是比起孩子的自尊心,管教孩子并没有那么刻不容缓。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父母尊重孩子,他就有自尊。愿所有的父母,用保有尊严的教育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