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头条的写作培训,要求写一篇明清时期的主题文字,前不久刚写完乾隆皇帝的玉缘情节连载和明清玉器的投资分析,今天还是延续我的辟邪文字,说说明清时期的辟邪神器吧。
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扳指
扳指的前身叫做韘(shè音:射)。《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
韘初见于商代,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
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扳指最早出现的形式是实用器,几千年来,随着冷兵器时代的逐步结束,到明清时期,扳指的功能已经从实用器逐步演变为观赏器,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式。我在过去的公众号里面也专门写过此类的文章,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和说明“扳指”为什么在明清时期会成为当时人手一枚的“辟邪”神器?
最早的“韘”是实用器
过去,我们通常都把“扳指”作为八旗纨绔子弟的身份标配,殊不知,炫耀身份只是后来的一个演变,小小的扳指其中还有许多的功能和寓意。
我们都知道,满清也是游牧民族的后裔,取得天下以后,刀马弓箭就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为了不忘记自己是从刀枪剑雨中打下江山的祖训,帝王定期还会去狩猎和围场,而民间的将士和子女却要牢记祖先曾经的戎马生涯,于是便在配饰物上,甄选了这枚“扳指”作为佩戴和传承之物,一方面是让后人牢记江山的取得是靠残酷的战争夺取的,另一方面,过去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手的箭术往往是这个团队的最强形象代言人,一个优秀的弓箭手和团队就是胜利的有效保证和信心的强大来源。
根据《史记》和《淮南子》其中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神箭手“养由基”,具有百步穿杨的神奇箭法。有一次,当楚王命令他用箭射一只狡猾的猿猴时,养由基只是刚拿起弓箭,瞄了猿猴一眼,这只猿猴就抱着树木,大声的哀嚎了。
在《战国策》中记载,魏国将士“更赢”也是射箭高手,他只要拉拉弓箭,不必真的把箭射出去,天上的飞鸟就会应声吓破胆掉了下来。
所以扳指在那个年代是具备有通天地神力,辟邪的魔力的一件工具。
清宫画中的扳指使用
到了满清时期,射箭的功能已经逐步退化了,但是,扳指的寓意却增添了许多文化的色彩。戴于指上,有后来的戒指之义;按戒指的说法,就含有警戒之告示,一个是警告天地之间的妖魔鬼怪,神器在手,不可靠近。另一个功能是在其上镌有“戒烟”、“戒酒”、“戒色”之字样。凡劝人戒烟戒酒戒色者,聚资为之镌一戒指赠之。八旗子弟最普通之戒指,多镌有自己的姓名,此风历久不混。
扳指成为明清时期王公贵族追捧的第一佩戴神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御赐扳指。对于很多各地高级官员、附属国进贡或宫廷在江南定做的扳指,皇帝往往不是自己戴,而是赏赐给高官、宠臣、皇室宗亲,比如乾隆皇帝就会把此类扳指儿赏赐给在平定回部和大小金川等战役中得胜回朝的将领。
《清史稿》中记载,乾隆年间,宁夏副都统哈宁阿,从将军兆惠袭击巴雅尔:“功最。赐玉韘,荷包,鼻烟壶”。再如四川总督桂林,用兵大小金川,先时颇有斩获,“上嘉其功,赐御用玉韘”。
可见用玉所制作的扳指,主要并不是做为战阵骑射所用,而是彰显功勋和奖赏的荣耀。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韘
在我们看见的许多影视剧中,清朝八旗子弟争相以贵重材质制作扳指,当着护身法器,相互攀比炫耀。
似乎扳指成为他们身份的一个象征,最终,形成了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蒙各旗子弟,以及附庸风雅的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的风气。
扳指儿虽小,却也受到森严等级的制约。翡翠、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作的扳指儿,非王公贵族,一般人是不能随意佩戴的。汉族贵族扳指儿以翡翠材料制作者为首选,其色泽澄浑不一,而且花饰斑纹各异,比率而清澈如水者价值连城,非皇室贵胄不敢轻易佩戴。普通人佩戴的扳指儿以象牙、瓷质为多。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儿,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这种种分别,在当年是判定等级身份的标志,在如今则是衡量市场价格和收藏价值的尺度。
战国时期玉韘
扳指儿的大小厚薄,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夺,武扳指儿多素面,文扳指儿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
既然等级森严,那么,扳指儿中的极品,自然是皇帝的御用之物。从多尔衮进关到顺治皇帝初步立足中原,再到康雍乾三朝,皇帝御用的扳指儿都是有着严格的惯例和规定。清宫造办处先是依皇帝谕旨让玉作、牙作等专业机构按照皇帝的意愿和喜好做出上用纹样,再经皇帝本人修改确认后方可制作。
清代双龙金扳指
清代宫廷对扳指的制造也是精益求精,具清宫档案记载:为制造一个合用的扳指,乾隆皇帝可以在外出避暑之时,连续七次来回传递命令以及扳指实物,要求工匠修改。御用扳指儿上面,经常有御题诗、诗意画和宫廷专用纹饰等带有浓厚人文气象的雕刻。这类扳指儿是当时技艺最高工匠的倾心之作,也是当时宫廷文化和皇帝本人气质爱好、文化理想和审美品位的集中表现。不过,这一类的扳指儿儿数量十分有限。
清宫珍藏的扳指
除了御用和御赐扳指外,扳指儿中的"探花"要数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皇家宗室为自己定做的,其上往往会刻有宗室本人的私印。亲王赏赐家奴、下属或馈赠亲友的扳指,也属此等之列。
清代等级极其森严,即便是亲王也不能逾制,所以也就很少在上面题诗刻画,其工艺和材质也不敢擅越皇帝的喜好,价值自然也就略逊一筹。接下来,则依次是大将军王、抚远大将军及其同僚下属诸将军扳指、贺寿用扳指、嫁妆扳指、纪念或占卜扳指、商用扳指等等。
清代琥珀扳指
满族人入关后,大量贵族子弟不再习武,却仍然佩戴扳指,这个原因前面已经解释,做为护身佑体的法器,早期大家都会误解是由于炫富的需要,到了后来,这种炫富的风气逐步取代了原来佩戴扳指的警示和辟邪的作用,慢慢成为身份炫耀的用品了,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鹿角、发展为犀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等名贵滑润的原料。
清代鹿角扳指
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贵族扳指以翡翠质者为上选,其色浑澄不一且花斑各异,碧绿而清澈如水者价值连城,非贵胄而不敢轻易佩带。以其大小厚薄论,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后汉族人士亦多效此风。
博物馆里珍藏的扳指
后来,民国和出库创汇时期,我们的工艺美术品厂将民间收集过来的扳指进行了再加工和创造,在扳指的内部加膛,做成文房的水注和小陈设用品,这个时期的扳指,已经从最早的实用器,经过装饰用品和随身的佩戴物逐步演变成为了一件观赏器。
扳指也从一件叱诧风云的辟邪神器变成一件可有可无的摆设。
清代和田玉扳指改银调味罐一对
好了,这一期,明清时期的辟邪神器“扳指”就说到这里,有兴趣经常看到这样的文字,就点击关注吧!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