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影视剧中这些离谱的医学常识,可不要太当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银手镯会中毒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银手镯会中毒吗(银镯试毒反中毒)

银手镯会中毒吗

导读

影视剧中这些离谱的医学常识,可不要太当真!

来源:医脉通

作者:晗寒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众所周知,影视剧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毕竟在影视剧的世界里,不符合科学的场景频频出现。

这些离谱的医学剧情让人啼笑皆非,医务工作者更是看得直咋舌。

作为一个有着“强迫症”的医学工作者真的想说,编剧你可以抽出十分钟来了解一下医学常识吗?毕竟如果医学知识错了,那可是关乎性命的大事啊!

比如最近的“银镯试毒”火上热搜。

图源:微博截图

这不就是宫廷剧、武侠剧里常见的“银针试毒”嘛!

图源:网页截图

有人说了,凭什么古人能用银针试毒,堂堂一个银镯子却试不了毒?是镯子太假,还是蘑菇太毒?

银器验毒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早在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就有银针验尸的记载。时至今日,依然存在着银器验毒的观念。

但是,古人所指的毒,主要是剧毒砒霜,大名“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传说中的“鹤顶红”。

砒霜本身是不会让银变黑的。但由于条件限制,技术实在落后,古时生产的砒霜纯度不高,往往在药中掺杂着硫或硫化物。

实际上是这些东西对银有腐蚀作用,一旦与银接触,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在银表面产生一层黑色的“硫银”。

其他毒性很强的亚硝酸盐、农药、氰化物中并不含有硫,即使扎百八十根银针,或者“把银镯扔到里面”,稳定性极强的银都不会有丝毫反应。

另外以现在的生产技术来说,砒霜里也不会含有硫化物这种杂质了。

也就是说,银针试毒这一方法,只有在古代,针对“砒霜”才有用。大家看看就好,作为验毒工具可是万万不可。

除了“银针试毒”名场面,影视剧中其他令人啼笑皆非的“医学常识”也比比皆是。

古有滴血认清,现有亲属输血,这些大家肯定耳熟能详,闭着眼睛都能数出好几部电视剧。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为什么电视剧都这么喜欢这种场景?

图源:视频截图

所谓“滴血认亲”,实际上包括合血法和滴骨法两种方法。

明代左右出现的合血法大家都很熟悉,就是看两个人的血液是否融合,来判断是否存在亲缘关系。

理论上来说,血液滴入清水后,红细胞会吸水胀破,慢慢稀释散开,无论血型是否相同,看起来都是融合的!

那如果是直接把两个人的血滴在一起呢?

两个人的血液相遇之后,能不能融在一起取决于他们的血型。

如果两人血型完全相同,就不会有任何凝集反应,融合在一起。

因此,“滴血认亲”真不靠谱,有亲缘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没有亲缘关系的血也有可能融合。

就是说,你想认亲也别把血滴在水里,直接把两个人的血滴在一起,没准还能找到同一血型的伙伴。

当代,化验DNA才是最靠谱的亲子鉴定。

好在,现在已经有电视剧开始“反向套路”

图源:视频截图

大概是“血浓于水”的观念太过深入人心,很多人都顺理成章地默认亲缘关系可以直接输血。

图源:视频截图

虽然很感动,可是看到这种场面,只想冲进屏幕大喊一声:“别争了!直系亲属是不能直接输血的!”

现代医学证明,直系亲属间输血可能会导致一种严重的输血反应,也叫“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直系亲属之间有部分相似的遗传基因,在受血者免疫系统低下的情况下,很难识别供血者的免疫细胞。可是献血者的淋巴细胞很有可能对受血者展开攻击,攻击范围包括肾脏、肠胃、肝脏、造血系统等等。

尽管在普通“献血-输血”环节中,这种疾病的发生率很低,但在直系亲属间发生率可能会提高10~20倍。

由于其死亡率极高,甚至高于90%,一旦发生几乎无法挽救。

当然,直系亲属间输血也不是绝对禁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辐照技术,在输血前通过放射线杀灭供者血液中的免疫细胞,这样的条件下再输血,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

除了不建议直系亲属输血,也不建议丈夫给未孕或者正处于妊娠中的妻子输血。

如果妻子接受了丈夫的血液,很有可能产生针对丈夫血型抗原的抗体。如果还未怀孕但有生育需求,怀孕时这种抗体可能就会通过胎盘攻击遗传了丈夫基因的胎儿,从而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等等十分危险的疾病。

所以说,血液可不是你想输就能输的。

按照规定,血站采集血液后,必须经过检测、制备、分离等一系列流程进入库存,再由血站统一向医院配送。

但是,也有些剧情是确实有依据的!比如前几天的“夹竹桃中毒事件”。

图源:微博截图

你可能不认识夹竹桃,但夹竹桃有毒,《甄嬛传》中的安陵容可是有详细科普过的!

图源:网页截图

有网友感慨:

图源:微博截图

影视剧毕竟还是以剧情为主,涉及的医学知识难免会有所偏差,大家看看就好,可不要太当真了!

责编|晗寒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