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敲门陈叶芝完整版(幸福来敲门)(1)

图为朱汉斌(左)与顾奇志先生合影。

2019年1月,朱汉斌新著《粤创粤新——朱汉斌科技新闻作品选集2012-2018》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以下文章是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广东省华南知识产权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顾奇志为《粤创粤新》撰写的序言,现转发至此,以飨读者。

幸福来敲门

文|顾奇志

汉斌将他的《粤创粤新》书稿发给我,让我写一篇序。我应允了,却迟迟没有动笔。

能够将自己的名字,印到别人的书上,留名百年,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然而,文章千古事,白纸黑字,不容随意,汉斌又是我非常认可的朋友,他的嘱咐,我更当认真对待,于是便有些迟疑,竟一时不知道该写什么好,这也是我迟迟没有能交稿的原因。

汉斌跟我相识应该超过十年了,当初我也曾是某中字号媒体记者,大家干的都是“一支笔管一个省”的驻地记者站的活,打交道的机会很多。一来二去,日渐熟悉,对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后来,我们一起倡导成立了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他当选为副会长,作为工作搭档,我们的来往就更多了。

我眼里的汉斌,是一个幸福的人,拥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基本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汉斌的家庭,是典型的幸福家庭:母慈子孝,夫妻和睦,儿女争气。一个从粤东农村出来的山里娃,在广州这个国际大都市娶妻生子、安居乐业,是一个非常励志的个人成长范例。

“笨人寻找远处的幸福,聪明人在脚下播种幸福。”以我对汉斌的了解,他真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幸福播种者。

汉斌是一个勤勉之人,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无论是自己专职的科学记者也好,也是兼职的社会工作也好,都非常敬业。这一点,从本书《粤创粤新》的出版即可印证,煌煌数十万字,都是他近年来奔走在采访一线写下的新闻作品,从院士到创新创业人物,从实验室到社区,他用大量作品,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为广东科学领域谱写了英雄群英传,一批力作先后获得多个重要的新闻奖项。笔者所在的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近年来逐步为社会所认知和称道,树立了较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形象,并获得“广东省高成长性社会组织”称号,也与汉斌的勤勉努力付出息息相关。

汉斌是一个热心公益之人。他出身于粤东山区陆河县,与发达的珠三角区域相比,属于真正的穷乡僻壤。从我认识他起,就经常看见他为家乡鼓与呼,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带头出钱出力,积极推动着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同时,他还充分整合乡贤资源,不仅为家乡建设所用,还直接推动了众多的公益项目,扶贫济困,解决了许多乡亲的燃眉之急。我经常跟他开玩笑,说他的自媒体《朱汉斌》简直就是一份《陆河报》,使原本没去过陆河的我们,对他的家乡的认知变得清晰和立体。而他的热心和善良,也团结了一大批乡贤跟他一起为家乡打拼。这一点,我真是自愧不如。

汉斌更是一个富有家庭责任感之人。他对家庭充满责任,经常看到他在朋友圈晒女儿跳舞、晒儿子演戏,晒跟老人相处的各种细节。他对儿女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精力,儿女在努力学习各种课外特长的背后,是他长时间寂寞的陪伴。一双儿女茁壮成长,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在他的自媒体文章中,经常可以看到他抒发着自己对亲人的爱和眷恋,尤其是他对父辈的孝心。“百事孝为先”,我一直以为,一个孝顺的人,是非常值得尊敬和交往的。而汉斌,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孝顺美德的好兄弟。

新闻是现在的历史,历史是远去的新闻。我很高兴看到汉斌又一科学新闻作品集面世。但是,作为比他年长几岁的长兄,我又对他寄予更多的希望,希望他能够在工作之余,多写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写出人生百态,成长感悟,将自己的成长经验和对生命的认识呈现出来,让更多的朋友受益。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汉斌的幸福际遇告诉我们,一个平凡人想要获得幸福,其实并不难,那就是做到勤勉工作、热心公益、坚守责任就可以了。当然,还得加上一点点幸运。

是为序。

2018年9月18日于广州

,